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中学教育论文 > 研讨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

研讨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5-06 13:27:00人气:695

1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定位

目前,我国现阶段的中学信息技术课 程的开展中,注重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 掌握能力的培养,即如何应用 word 等办公 软件,如何冲浪和编辑网页,这是典型的 工具取向的教育方式。因此,要想改变目 前中学信息教学的方式,就必须对中学信 息技术课程进行准确的定位,以此来提高 学生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课程开展的 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 培养,转变传统的信息技术教授方式,建 立良好的信息技术学习的氛围,通过环境 的熏陶,来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判断力、认 知力和想象力。

2 注重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 了信息技术知识,也不能说是良好的信息 素养,因为素养并不等于技术,但是素养 确实是由技术转化而来的。因此在初中信 息技术课堂中最主要的就是对学生的能 力的培养,在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中,要 将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日常的学习进行有 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个建构信息技术的 环境,通过完成任务的形式,来推动学生 进行信息实践的动力,以此提高学生的应 用能力、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信 息素养。 在中学信息技术的课程中,将信息素 养与教材进行有效的联合,充分利用学校 中的各种资源,将信息技术以一种多样化 的形式体现,以表达出对学生信息技术课 程的要求,对学生搜寻信息的能力进行培 养,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信息素养。在学生 较为熟悉的环境之中,以自身的信息技术 为基础,对遇到的问题发表言论和观点,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提升中学生的信 息素养,消除数字鸿沟。

3 文化底蕴的培养

培养信息素养时要认真注意文化底 蕴的培养。港台学者强调素养分为“素质” 和“修养”,前者是个人能力的体现,后者 是对网络行为的一种调节。在对信息技术 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对信息技术技 能上价值的体现,而且还是对学生精神层 面的发展。在学生的精神层面中,信息技 术和学生的文化内涵之间的联系较为紧 密,文化内涵的高低严重影响着学生学习 的基础。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展过程中, 不只是要对创造能力、创新能力进行进行 强调,而且还需要对文化内涵进行传承, 在传统文化中实现对信息教育的发展,促 进中学生信息素养的提升。

4 学校信息网络建设

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对中学生的信息 素养有着直接的影响,而在校园信息文化 的构建过程中,教学软件、教学资源又占 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和科学技 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信息技术也向着多 媒体、交互式、数字化的方向发展,能够满 足学生多个程度的需要。目前我国学校信息网络建设处于起步阶段,一般而言只有 大学有内容丰富的网络后台资源,中小学 相对薄弱,内容通俗、页面丰富、迎合中小 学生思维风格的学校网站更是少之又少, 反观港台地区,通常各个中小学校都有网 络素养为主题的主题网站社区,通过动漫 卡通等方式寓教于乐。

5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对中学生进行信息素养的培养

注重对中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教 育,提高学生对于信息真伪的鉴别能力, 保证学生能够对信息技术进行正确的评 价 ;提高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使用时的道 德观念,以提高学生对于社会发展的责任 感。在信息技术的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 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比做好对 信息技术的感悟工作,通过信息技术的学 习和应用来养成学生对于生活的积极态 度,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与责 任感。

6 以创新实践为核心培养中学生信息素养

在中学信息素养培养的过程中,要对 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进行培养, 为学生提供能够自主学习的信息技术环 境,让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探究,在信 息技术课堂上,老师只是作为课程的设计 者和引导者出现,学生才是信息技术课堂 的主体,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概 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于 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为学生构 建兴趣浓厚的信息技术课堂,培养学生之 间的团结协作能力,让学生进行自由的探 索,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借助于身边同伴 的帮助,解决困难,提高中学生的信息技 术的批判能力。

7 结语

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不是一蹴而就 的,学校应将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融于平 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 , 这就需要强化师 资力量,通过积极引进信息素养水平较高 的年轻教师群体,将信息素养技术教育从 信息技术课程中延伸出去,各门学科与现 代信息教育技术相互结合,提高课程教育 的可接受和易接受性。如英语教学模式就 可以从强调语法和单词的“哑语式教育” 转向口语和影片的情景教育。通过合理利 用音像图文等各种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不 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水平,更重要的是带动 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设计中,享受和探寻 信息搜索、整合和内化的乐趣,促进学生 形成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创新思维。

作者:张 超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初中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