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观现状调查分析
[摘要]生命教育在当下备受关注。本文对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观的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了解当下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观的现状,包括对生命的教育观、死亡的教育观、对生命教育活动的教育观。研究发现,生命教育存在重视不足、死亡教育缺失、生命教育活动理念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从而提出四方并重生命教育、职前职后共建科学健全生命教育观、多方合作促使生命教育观落地扎根等改进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观;生命教育活动
一、问题提出
在肺炎疫情出现后,教育工作者高声呼吁:“有必要通过这场‘战疫’,让受教育者对生命有更为深刻的认识、更为虔敬的尊重和更为真切的成长。”[1]幼儿园生命教育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帮助幼儿认识生命的意义,认识死亡的必然,并能够主动关心他人、他物,实现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达到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和珍惜生命的目标,最终提升生命品质的一种教育活动。在幼儿园阶段进行生命教育,对塑造幼儿正确的生命态度和积极的人生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要求。同时,生命教育要求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生命意识,拥有尊重和热爱生命的态度,更要具备积极乐观的生命教育观。[2]生命教育观是指教育者有关生命教育的看法和态度。左雯霞从生命教育观、生存教育观、死亡教育观三个方面研究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观的现状,将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观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传统儿童观“成人本位”、传统死亡观“重生忌死”、英雄主义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幼儿园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幼儿园教师的人性观等方面。[3]陈艺丰研究S市幼儿园教师生命态度与生命教育态度的现状,指出教师对待生命的态度与进行生命教育的态度相关联。[4]综上可知,教师的生命教育观将对幼儿的生命观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研究期望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疫情背景下幼儿园教师的生命教育观现状。本研究将生命教育观分为生命的教育观、死亡的教育观、生命教育活动的教育观三个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建议,从而提升幼儿园教师的生命教育理念,最终促进幼儿园生命教育质量的提升。
二、研究方法
本问卷以了解当前幼儿园教师的生命教育观为研究目的,以X市幼儿园教师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基本信息部分,二是主体部分,包括幼儿园教师生命的教育观(认识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观)、死亡的教育观(认识死亡、死亡态度的教育观)、生命教育活动的教育观(对生命教育活动内容、途径、反思的教育观)三个方面。该问卷编制完成后,经过有关专家的讨论、建议,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并于2020年6月通过问卷星随机发放119份,回收119份,有效问卷119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问卷结果采用百分比的计算方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关于生命的教育观1.认识生命的教育观在关于对生命教育重要价值的认识调查中,面对“您认为幼儿生命教育最重要的是”的问题时,47.06%的幼儿园教师选择“让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27.73%幼儿园教师选择“培养幼儿乐观自信的态度”,25.21%的幼儿园教师选择“了解、认识、尊重生命”。由此可见,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知,还只是停留在对幼儿身体健康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上,缺少对尊重生命的深层次的理解。在关于生命起源问题的认识调查中,面对“如果孩子问您,他/她是从哪儿来的,您会怎样回答”的问题时,其中84.03%的幼儿园教师选择“告诉孩子人是怎样诞生的”,10.08%的幼儿园教师选择“讲述地球以及生物的起源”,5.88%的幼儿园教师选择“告诉孩子有关的传说或神话故事”。由此看出,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认识生命的教育观是非常积极的,能够正面回答幼儿,其中有5.88%的幼儿园教师选择从神话的角度回答,这类回答缺少帮助幼儿认识生命的客观引领。2.珍惜生命的教育观在关于珍惜生命的教育的调查中,面对“当向孩子讲述疫情时期英雄牺牲的故事时,你会告诉他们……”问题时,43.7%的幼儿园教师认为“为集体利益牺牲生命是光荣的传统,应发扬光大”,31.09%的幼儿园教师认为“生命比财富重要,疫情当前,应先保护生命”,25.21%的幼儿园教师认为“生命最重要,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将自己的生命放在首位”。由此看出,当自己的生命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43.7%的幼儿园教师认为能够为集体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而25.21%的幼儿园教师选择将自己的生命放在首位。
(二)关于死亡的教育观1.正视死亡的教育观在关于认识死亡的教育的调查中,面对“如果孩子问您什么是‘死亡’,您会怎么做”的问题时,92.44%的幼儿园教师选择“告诉孩子生命终结的意义与必然”,7.56%的幼儿园教师选择“告诉孩子人的死亡是肉体的消失”。由此可见,幼儿园教师对认识死亡的教育态度是非常积极的,其中92.44%的教师能够客观地告诉幼儿死亡是什么,并向幼儿讲述死亡的意义。2.死亡态度的教育观在关于面对死亡态度的教育观的调查中,当问及“面对死亡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您会如何告诉孩子”的问题时,95.8%的幼儿园教师选择“既然死亡是必然的,就要更珍惜生命,让生命活得有价值”,4.2%的幼儿园教师选择“既然死亡是必然的,人活着就要尽情享受”。由此可见,大多数幼儿园教师对死亡态度的教育观还是非常积极的,能够以科学的态度告知幼儿死亡的生命历程,以及如何接受死亡这个现实才会让生命更有价值与意义。
(三)关于生命教育活动的教育观1.生命教育活动内容的教育观在关于可以开展的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内容的调查中,面对“依据活动重要性进行排序”的问题时,根据幼儿园教师进行排序赋值后的数据处理,结果如图1所示。依据数值高低,最终重要性的排序为“教导幼儿保护自己的方法,能够辨识身边的危险”“教导幼儿学会关心、理解他人,学会感恩”“教导幼儿体会父母养育自己的辛劳”“教导幼儿了解自己的过错有时候也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引导幼儿爱护周边的生存环境”“引导幼儿观察动植物的成长与变化,体会生命的可贵”“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团体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引导幼儿爱护身边的小动物,因为它们都是人类的好朋友”“利用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死亡事件(例如宠物死亡等)对幼儿实施死亡教育”。由此可见,幼儿园教师能够将保护生命放在首要位置,但是对死亡教育相对忽视。2.生命教育活动途径的教育观在关于开展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的途径的调查中,让教师依据重要性将实施幼儿园生命教育的途径进行排序,根据幼儿园教师进行排序赋值后的数据处理,结果如图所示2。依据数值高低,最终重要性的排序为“游戏中体验”“生活中迁移”“强身健体的运动”“社会实践中提升”“开展家园共育”。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幼儿园教师认为游戏是开展生命教育活动比较有效的途径,但是大家往往容易忽视家园共育的作用。3.生命教育活动反思的教育观在关于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的反思的调查中,面对“您认为在进行生命教育活动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多选)”的问题时,在119份问卷中,按照选择次数从多到少排序,分别为75.63%的教师选择“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健全”,72.27%的教师选择“生命教育理念不足”,68.91%的教师选择“生命教育的重视度不够”,67.23%的教师选择“生命教育课程资源不足”,57.98%的教师选择“生命教育知识缺乏”,47.9%的教师选择“生命教育家长配合度不高”,42.86%的教师选择“生命教育组织方法不合适”,1.68%的教师选择“其他”。由此可见,幼儿园教师在实施生命教育活动中,从幼儿园的角度看,幼儿园缺少整体的课程建构、资源建设等,幼儿园教师也多能认识到自身在开展生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理念、知识储备等方面的不足。
四、分析与讨论
(一)客观认识生命的教育观,但重视度不足当下,幼儿园教师的生命教育观是客观的,能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将幼儿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的要义。康德将责任分成对自己的责任和对他人的责任,每个人所承担的对自己生命的责任是自己的完全的责任,这一责任对个体生命及其生活是必须承担的。[5]生命首先属于个体,其次才属于社会。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利益而奉献、牺牲的精神是值得尊敬的,但同时也要懂得生命是可贵的。人只有首先对自我生命负责,才能以更大的热情和能力奉献社会。然而,在幼儿园中,对于幼儿的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虽然幼儿园教师的生命教育观是非常积极的,但在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中,当衡量“帮助幼儿认识尊重生命”“培养幼儿自信乐观态度”与“促进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的比重时,幼儿园教师对认识尊重生命的重视程度是最低的。这可能是由于幼儿园教师自身理念、知识的缺乏,导致对该方面的重视不足。
(二)积极正视死亡的教育观幼儿园教师对死亡的教育观的态度是比较积极、客观的。幼儿阶段是幼儿形成正确死亡观的敏感期和关键期。在此阶段,幼儿的知识结构简单,对客观事物的感知处于发展初期,因此幼儿园教师需要具备积极的死亡教育观,为有效开展死亡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尽管如此,在幼儿园生命教育活动内容中,死亡教育还是相对缺失的。这可能是由于“重生忌死”的死亡观,使得某些幼儿园教师尽可能逃避谈论有关死亡的话题。然而,回避死亡教育只能压抑幼儿对自然生命的探索,从而影响其健康成长。[6]
(三)实施生命教育活动的理念恰当,但落实不到位大部分幼儿园教师具备科学的活动实施理念,能够将生命教育融入游戏、生活、社会实践中。但在生命教育活动的落实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幼儿园课程体系不健全、资源不充足、家园合作不到位等,导致生命教育在幼儿园中还不全面、不完善。这可能是由于幼儿园对这方面还不够重视或者是教育机制在这方面还不够完善,因此,仍需要从多个方面探索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
五、改进对策
(一)四方并重建机制,提高生命教育的重视度贯彻总书记倡导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适当的方式在幼儿园中建构、落实“四方并重”的生命教育机制。对于生命教育,不只需要提升幼儿园教师的重视度,还需要政府、幼儿园和家庭的重视,从而形成政府、幼儿园、幼儿园教师、家庭四方共同重视的教育机制。政府和幼儿园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进一步强调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加强对幼儿园教师、家长的相关教育,将幼儿园生命教育在幼儿园、家庭两个空间中展开,从认识自我与认识生命开始,逐步扩展到与自然、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协助幼儿逐步树立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二)职前职后共培育,树立全面的生命教育观拓宽学习渠道,职前职后相结合可以丰富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的知识体系,提升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的能力。师范院校需要加强职前教育方面的课程建构,或者将生命教育的内容(认识生命、认识死亡、认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融合到学科当中,让学生认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价值,积累生命教育的知识,树立科学、健康的生命教育观,为其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调查中,教师能认识到自身在理念、知识、组织方法等方面存在的不足,70%以上的教师希望通专家讲座、集体教研、资料学习等途径进一步学习。因此,学校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生命教育主题培训,尤其是开展易被教师忽略的死亡认知的培训。幼儿园还可以给教师提供到生命教育课程实施较为成熟的幼儿园观摩的机会,健全幼儿园教师的知识与能力体系,让幼儿园教师树立全面的生命教育观。
(三)多方合作促发展,使生命教育观落地扎根幼儿园要积极与社区、家庭合作,创设生命教育资源库,共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使幼儿园教师的生命教育观在一线工作实践中能够得到发挥和运用。幼儿园应注重积累与生命教育相关的课程资源,并深度挖掘社区周围、家庭中的生命教育要素,建构专门的生命教育资源库。幼儿园可通过幼儿在实践操作中、在游戏体验中不断生成关于生命教育的相关课程,积累、沉淀,逐步形成完善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虞永平教授指出,要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课程之中,让幼儿在行动中感受自然。[7]课程体系可以包括感受自己的生命、认识生命的起源与终结;认识自我、学习保护自我;认识他人、尊重他人的差异;学会互助合作,亲近社会;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动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关爱、善待自然中的万事万物。丰富的课程活动可以培养幼儿对自然世界的兴趣和加深幼儿对自然世界相互联系的理解,使幼儿有兴趣独自探索或与他人一起探索,提高幼儿密切观察的能力,让幼儿愿意冒险,增强他们的自主性和安全感,从而产生对美的欣赏,对生物的关心。[8]这样的课程体系能够促进幼儿健康、乐观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云峰.面对疫情,请上好生命教育课[N].江苏教育报,2020-02-12.
[2]徐兰兰.幼儿园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实施对策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7.
[3]左雯霞.幼儿园教师生命教育观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4]陈艺丰.幼儿园教师生命态度的调查研究―――以S市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6.
[5]崔欣.学校责任教育论纲[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6]韩映虹,孙静妍,梁霄.学前儿童生命认知现状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7]虞永平.在疫情中重新认识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J].学前教育研究,2020(6).
作者:许姗姗 宋琛琛 单位: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