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三生教育论文 >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分析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实践路径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1-02 23:15:00人气:593

摘要:劳动教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劳动教育,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价值观,提升小学生的劳动创新创造能力。推动小学劳动教育,需要构建以学校为主体、家校协作为推手、社会实践为依托的三位一体的劳动教育实践路径,最大限度发挥小学劳动教育的综合育人价值。

关键词: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路径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提出新时代劳动教育要遵循教育的规律,把握育人导向,体现时代特征,强化综合实施。小学劳动教育的落实,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作。

一、小学加强劳动教育的意义

2018年9月,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通过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劳动教育不仅在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认知、劳动素养,更应在新时展中,努力做到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高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点深入学生心中。

(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早期的发展需要特别重生理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通过劳动促进智育的培养,让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儿童是未来的国之栋梁,应落实学生的劳动教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现实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问题我校关于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现状的调查发现,小学生劳动教育存在不少问题。如有67%的家长对于学生的劳动教育观念落后,超过49%学生缺少真正劳动的机会,15%的学生几乎不会任何劳动生活技能,超过30%的学生希望不劳而获等。针对这些问题,我校积极探索了劳动教育的新路径。

二、开发特色化的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一)学校劳动教育理念作为思想引领劳动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学校在教学理念中渗透劳动教育的内涵,让学生沐浴在劳动教育的文化中崇尚劳动、热爱劳动。比如,我校的校训“给生活以教育”,时时刻刻告诫孩子生活与教育息息相关,劳动与教育、劳动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校歌中歌唱劳动创造的白鹭少年,融入劳动思想,弘扬劳动创造精神,在传唱中无形加强了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中利用感人的劳动事迹,宣传优秀劳动代表人物,评比校园劳动之星,让学生浸润在日常校园劳动教育之中,让劳动教育滋养学生的情感。

(二)构建特色化的校本课程我校毗邻白鹭湾湿地公园,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和文化资源优势,建立了“基于学科整合的综合实践课程开发―――湿地探秘课程实践”的校本课程。每一学期不同年级的学生都会参与不同主题的劳动实践活动,比如,种树、探究湿地生物多样性、亲身体验湿地建设和保护等,在多学科知识整合中学习湿地文化,了解湿地知识,探究湿地的生物多样性,为湿地的保护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学生在参与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把自己的发现、学习的感受、收集整理的资料等填写在劳动记录卡上,记录卡作为开展活动评比的重要依据。湿地课程结束之后,可以通过音乐、美术、信息技术、语文等多门课程呈现自己的收获。校本课程在对学科的整合中,体现不同学科在湿地课程中的劳动教育价值,让学生亲身体验,设置多元的评价方式,引发他们对于劳动的热爱与探索的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三)劳动教育日常化日常劳动是劳动教育最基础的方式。教师安排全班同学每天轮流当班级值日生,做好教室的黑板、讲台和日常用品等的清洁,利用班级评价制度,以自评、同学评、老师评的形式,给予值日生评价,让学生获得劳动体验的幸福感。教师还安排小组轮流打扫卫生,开展劳动教育主题班会等,确保每个人每天参与班级的劳动,及时给予评价。教师从每天的常规劳动教育工作中,让学生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学会与他人合作劳动,体会劳动的光荣,从而促进劳动教育日常化、生活化。

三、家校协作是劳动教育的有力抓手

(一)依托家庭教育,转变家长的劳动教育观点学生的成长除了学校教育,家庭环境影响深远。我们利用学校的家长会、讲座、多媒体技术等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新时代的教育不仅在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促进家长从思想上转变,让家长认识到劳动是一个人生活的基本技能,对于学生的成长、适应未来生活必不可少。家长要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建立劳动的责任意识,改掉不劳而获的想法,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家校共同携手,践行家庭生活劳动教育我们建立多元的家校沟通形式,形成家校共育的有效合力。教师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制订家庭劳动教育清单,录制微课,利用大数据时代下的微信、QQ、家校合作APP等方式推广,具体指导家长对孩子实施劳动教育。通过填写家庭劳动记录卡、班级群打卡、微视频录制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优秀的孩子和家长一起在全校讲述自己的家庭劳动故事,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劳动教育幸福感和认同感。我们设立了不同学段的家庭劳动教育内容。针对低学段学生,教师将整理书包、自己穿衣、收拾桌子等录制成微视频推广到家庭中,帮助家长有条理地指导孩子。其中,特别针对一年级的新生,在每年的新生家访中,老师会将学校劳动教育清单发放给家长,指导家庭进行切实可行的家庭劳动教育,帮助家长做好小一新生的学前适应。对中段学生,则要求完成洗碗、拖地、整理衣橱、打扫餐桌等家务劳动。对高学段学生,要求学会简单的饭菜烹饪、整理自己的房间、简单移植植物等家务劳动。

(三)多元融合,助力家庭劳动教育家长与学校在学生的劳动教育上达成共识,多角度融合,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今年疫情期间,在“停课不停学”的倡导下,我们开展“厨房我当家”主题劳动教育活动,老师、家长、学生共同完成一道菜的制作,从包饺子、做蛋糕到麻辣川菜,通过线上的展示与交流,学生在做中学,通过寓教于乐的形式,拉近老师、学生、家长之间的距离,赢得大家一致赞扬。从单向的输出教育转变成双向的互动与合作,形成劳动教育的合力,促进家长劳动教育意识的改变,转变教师的劳动教育方式,不再拘泥于鼓励孩子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更培养孩子自我参与、自己动手的意识。利用多媒体形式,多角度、线上与线下同时推广家庭劳动教育,助力劳动教育的发展。

四、社会实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阵地

(一)社会实践―――劳动教育的肥沃土壤社会有着方方面面的资源,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给劳动教育提供必要的保障。我们开展“乐学”主题的系列研学活动,学生亲自体验采茶、制茶、品茶,在亲身的实践中感受到劳动的乐趣;在“植物园探秘”社会实践中,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团结一心闯过重重关卡,最终完成探秘闯关;参观川菜博物馆,学生自己动手现场制作川菜。这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采取多种形式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只有自己乐于动手、团结协作、吃苦耐劳,才能着手解决问题,这些精神恰恰是现代社会需要的。只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充分吸收其中的养分,学生才能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社会靠大家”的劳动价值观念。

(二)社会公益―――助推劳动教育的实践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不仅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劳动给别人带去的快乐,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德意识。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开展社会公益活动要符合儿童发展的需要,依据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我们长期在小学低年级开展“校园清洁你我他”的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通过捡拾学校垃圾、树叶,为樱花园拔草等活动,获得了劳动的初步体验;中高段学生主要参加社区公益劳动、植树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活动。学生参与“红领巾―――垃圾分类”活动,通过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亲自动手捡垃圾,策划宣传垃圾分类做法,在社区、街道、公园、绿道等处进行宣传,倡导人们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提倡环保生活。这些社会公益活动,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劳动的平台,帮助其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也给学生带来劳动的快乐,收获自信心与成就感,还培育了学生的劳动态度与意识,磨炼了劳动意志,树立了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劳动教育不再是孤立的教育形式,践行劳动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有特色化的学校劳动教育模式,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高尚、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扎根小学生的心中。

作者:胡SS 单位:成都师范附属小学白鹭溪分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