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摘要]文章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探索本校物流管理专业与布达拉文化旅游文化产业进行产教融合的路径,建立产教融合运营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配套的实验实训基地,以此为产教融合的落地做出有益的研究,以便培养出更多适应西藏本土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关键词]物流管理;西藏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布达拉文化旅游产业
1前言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发办〔2017〕95号),明确提出深化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改革,逐步提高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程度,健全多元化办学体制,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用10年左右时间,总体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健全完善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解决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重大结构性矛盾,显著增强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贡献。可以说,产教融合成为近年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培养市场需求的创新型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一项重要方针。产教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是高职院校提高办学质量、推进内涵建设的必由之路。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号召,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文章立足于西藏自治区本地市场经济背景下,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以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为依托,以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校外物流生产实训基地为产教融合实践实训硬件保障,对西藏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及实践进行探索。以此为产教融合的落地做出有益的研究,以便培养出更多适应西藏本土企业所需的高技能人才。
2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现状
2.1深化产教融合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
学校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政策,建立了校企合作机构,与西藏的各大物流行业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但跟传统的校企合作没有多大区别,并没有达到国家提出的产教融合将要达到目标。目前,行业并没有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也不知学校培养的人才是否适应企业的需求,多元化办学机制不健全,没有推行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总之,学校提出的产教融合目前还只是个空壳。
2.2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处于试探索阶段
虽然自治区政府很重视职业教育与企业合作办学的问题,提倡高职院校要深化校企合作、加快产教融合,而且也出台了一些鼓励校企合作的政策,但是推进本地区深度产教融合有效的制度体系并没有形成。国家层面也没有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学校、企业、学生三方面的权力与义务。由于西藏本地方维稳工作的重要性,再加上没有国家制度层面上的保障,深化产教融合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培养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多元化的,不仅是学校单方面的,还有家庭、社会、国家的职责。而企业是纯粹的经济人,以创造更大更多的利润为原则,企业招聘学校的人才是为了创造更大的利润,创造更多的财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还要承担育人的风险,如果达不到企业获得更多利润的目的,大多企业是不愿意的,因此企业参与校企深度合作不积极的原因就在于此了。因近年的扩招,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师生比例远超过师生比1∶18的红线。因西藏地区的特殊性,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教师大多双兼挑,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每届两个班,每届80人,专业老师4人,其中两人兼有行政工作,平时上课都得依靠外聘,老师们精力有限,能把日常的行政、教学工作协调开来已是不易,若要实行校企深度合作,教师们没有太多精力投入其中,这也是产教融合能否深度开展的问题所在。
2.3促进产教融合深度发展的相应配套设施设备没有健全
企业愿与学校协同育人,关键在于学校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正能量,带来多大的财富。企业若能利用学校的资源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那么大多企业会积极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如学校的实训条件,特别是能满足企业自己发展的生产性实验实训条件,院校是否具备。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校外生产实训基地虽在2016年已经建成,至今为止还是一所空厂房,生产性物流实训基地并没有完全建成,不仅导致资源闲置浪费,还制约着校企合作的深度发展。
3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产教融合路径
3.1前期与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进行产教融合的试运行
(1)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简介。2019年7月,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为加强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补足产业短板,依据自身资源优势、业务方向,经过论证、分析拉萨市及周边地区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状况、城市产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市场需求,同时借鉴参考国内产学研先进经验和管理模式,经拉萨市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同意设立“拉萨产业技术研究院”,研究院总院选址拉萨市柳梧新区。拉萨产业技术研究院立足于布达拉集团未来在旅游文化产业的经济增长定位10%在藏内,90%来自于藏外的战略布局,采用“两头在外,一头在内”(研发和销售在外,生产在内)的方式运营管理。产业技术研究院致力于旅游文化产业和藏医药产业的产学研融合发展,培养旅游文化产业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西藏地区非物质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时也作为布达拉旅游文化产业的科技开发和技术转移工作的部门,发挥布达拉旅游文化的优势,研究院整合全国各地的创新资源,致力于将西藏各类文化资源搭上科技创新的国际列车,走向世界。(2)拉萨布达拉研究院“景区酒店二销项目工作室”。研究院前期重点项目之一“景区酒店二销项目工作室”,主要作为按照西藏每一景区、每一酒店的特点设计客户二次消费的相关项目和产品,工作室由研究院与西藏自治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共同打造,先行从布达拉集团旗下的景区及文化项目开始塑造,结合需求与双创结合,提供创业市场和指导,定向打造创业项目,共赢共生。研究院打造互联网平台,建设“虚拟研究和技术转移平台”和“在线教育平台”,吸引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企业技术中心和专家等智库集中“入驻”。通过重大科技专项、联合基金、合作等模式面向平台内机构招标、协同解决拉萨特色产业升级人才服务及科技发展关键问题。(3)拉萨布达拉研究院与我经济管理学院初步合作方案。研究院项目与拉萨多个产业结合,与当地知名企业和院校共同合作开发相关产品,共建联合实验室和工作室,关于多个相关岗位的产业技术人才需求,可定向培养、委托培养或联合培养。基于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筹建的拉萨产业技术研究院的产业方向,研究院相关领导于2019年7月到经济管理学院调研走访,表达了产教融合共同培养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意向。于2019年8月下旬再次到我经济管理学院四楼会议室就初步合作方案进行商讨洽谈,相关人员与我院教学管理科负责人就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进行讨论,预计9月底之前形成初稿再进行研讨,主要是以“学科共建+产教融合+创业”的合作形式,教学执行方式为“0.5+1+1”的教学模式。
3.2创新办学机制与制度,建立产教融合运营保障
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积极主动与我校物流管理专业达成共同育人的合作意愿,我校应以此为契机,抓住机遇,创新办学机制,探索校企融合的有效方法。以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为依托,以会计、农业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为专业群,与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苏宁、京东、西藏邮政速度物流、西藏物流采购与联合会一道,成立西藏高职院校产教融合研究院,整合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相关资源,打造师资共享、生产基地和实训基地共建、专业服务的平台。为学生跟岗、企业实践、顶岗、就业、创业提供良好的机会,打破传统的闭门造车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专业建设看得更远更深,人才培养思路活跃,办学资源丰富。建立产教融合运行保障机制,目的是保证本次产教融合能顺利开展与运行。制定与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产教融合项目中学校教师适应企业相关规范制度,企业实训教师适应学校的相关规范制度,制定学生适应企业文化运营的管理规范制度;制定学生实训、实习期间相关规范、涉及企业设施设备使用安全规范以及日常运营制度等。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之前的权力与义务,签订多方协议,达成本次项目能够顺利开展的共识。由于涉及与企业的深度产教融合,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物流管理专业更适应该企业末端的仓配作业,那么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大胆突破,应与企业一起研讨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做出周密的培养计划与进行试点后稳步推开。
3.3完善配套的实验实训基地,更好地服务产教融合
西藏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是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首要任务,而实训教学则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关键所在,也是高职专业教育的核心。改进实训室建设方案和专业教学设计内容,完善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训条件和软硬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环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欲将我院校外生产性物流实训基地命名为“学徒制产教融合物流实训基地”,吸引更多的企业积极与校企合作,更好地服务产教融合。根据布达拉旅游文化产业研究院“景区酒店二销项目工作室”项目,该项目由研究院与西藏自治区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共同打造,预计在每一个景点投放无人机无人超市,相应旅游产品的存储与配送是关键,而我院校外生产性物流实训基地满足其要求,因此打造以仓储、配送为主的学徒制产教融合的生产性物流实训基地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基于企业学徒制的产教融合物流实训基地预期达到如下结果:第一,学徒制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优化了适应产业升级的专业群和产教融合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提升了企业学徒制下的专业服务能力。第三,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第四,实训基地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综合实践为抓手,深化教学内涵建设,改革课程体系。第五,提供一种真实可靠的实训场景和学习氛围,改变传统的实践教学手段和方法,促进实验实训改革。第六,校内专业教师定期下企业锻炼,促进师资队伍建设。第七,搭建了新型的企业与职业技术院校、职业培训机构、企业培训中心等校企合作模式的教育机构,增强社会服务与辐射。第八,物流实训基地提供了基于产教融合的职业技能大赛校企合作新平台。第九,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解决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第十,建立了实训装备一流、产学研一体、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产教深度融合的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
参考文献:
[1]陈俊杰.“产教融合,三进三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践[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6).
[2]李虹.产教融合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35).
作者:唐美 单位:西藏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