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艺术教育实践体系研究
一、高职艺术院校“学演结合”的基本状态
(一)对“学演结合”这一定义的不认可
以传统教学方式的的眼光看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是表演艺术家的共识,这也表明表演实践在艺术培养中的重要性。实践教学在职业艺术教育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在近些年的学演结合教学实践当中,却发现了或多或少的问题亟待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一些传统的人士认为,职业教育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实践性会强一些,对学生的实践性和专业训练在中等教育学校中就应该已经培养到位了,高校中再培养这种能力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学演结合”这种模式并不是在艺术职业教育中应该重点发展的对象。针对这种思维模式,有这样思想的人主要是忽略了工学结合对系统性、高度等性的要求,狭隘地将浅显的课堂表演课实践与“学演结合”混为一谈,也忽略了“学演结合”的重要作用。2、另外一些人认为,艺术类院校不适用“学演结合”这种教学模式。他们认为其具有强烈的行业特征,比如制造业,服务业,建筑行业等这类第一产业的基础职业教育比较适合,而对于属于第三产业的表演艺术属于精神层面的艺术,用物质层面的时间教学不适用,会打乱原有的正常的授课秩序,这种观点也是错误的。
(二)“学演结合”实践中表现出的突出问题
高职艺术院校对艺术实践的强调很重视,但如果我们对其进行仔细的研究和审视,也不难发现其中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将其主要归纳为四点:①“学演结合”存在着计划性上的不足。②“学演结合”存在着系统性上的不足。③“学演结合”存在着自觉性不足问题。④“学演结合”存在综合性不足的问题。
二、“学演结合”的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一)“学演结合”的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设计
高职艺术教育集职业技能教育和表演艺术教育为一体,这样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将这一特殊性融入到课堂教育中来,不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从高职教育的视角来看,高职教学质量的提升刻不容缓,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吸收国外职业教育的优点,融入到我国的职业教育中来。其次,从艺术教育的视角来看,还要将艺术的规律性探索当作提升艺术教育水平的手段。在其他层面来讲,职业艺术院校的职业性实践培养应该作为教学的基础,使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在教学的开展中既保证要独具特色,还要保证其符合职业教育的相关规范,不断开拓新方法,探索新模式,积极响应国家高校改革,结合艺术院校的特点科学有效地选取合适的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专业艺术素养,丰富教学过程中所需的艺术资源。
(二)项目情景化
根据特定的艺术项目要求进行艺术创作与演出,突出教学实用性目前,以项目带动教学和学生培养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艺术类高职院校尤其应该如此。2007年,山西戏曲职业技术学院采取了与新组建的太原市文广集团合作,进行《归途――龙城之声大型山西民歌演唱会》的项目运作。文广集团有宣传优势和资金优势,而学院有人才优势和创作优势,双方的优势互补。学院与集团以股份制模式进行创作、生产和运作,共同投资,共担风险。通过项目的运作,一方面可以锻炼老师和学生,提升学校的教学质营;另一方面,这样做也能借助于社会资源,整合学院各方面的优势,扩大学院的知名度,取得两个效益的丰收。其实这种以项目方式协议合作的尝试在很多院校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2006年,江苏省戏剧学校与上海往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张东平文化艺术工作室协议合作童话剧《丑小鸭》的演出。在此次合作中,上海往事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资金和市场运作,张东平文化艺术工作室负责剧本创作设计和导演,学校派出面临毕业实习的影话班学生参加演出,专业教师担任执行导演。三家单位通过童话剧《丑小鸭》这一艺术作品的创作演出,在合作中实现了共赢的局面。河北艺术职业学院经过两年的精心打造,与多家院团合作,创作了河北梆子《孟姜女》,一年中演出50余场,票房100多万元,这种符合新形势下艺术市场运作的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艺术职业院校所采纳。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为了打造学校品牌,进一步做好《一把酸枣》的推广和演出工作,还在北京注册成立了传世中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专门成立了华晋舞蹈团,用以作为连接学校教学与舞剧演出的一块“试验田”。《一把酸枣》除了在国内进行各种商演以外,还走进了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通过这种成功的市场运作模式,不仅为学校艺术实践提供了平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空间,而且其灵活的用人机制,有利于提高学校院团的运作效率。舞剧团的演员和舞美人员同时是学院各系的学生,创作和排导教师以及演职人员同时也是学院各系、各部门的教师,学院培养的人才可以不断补充舞剧团,剧团的实践演出又促进了学院的教学科研,形成了良性的互动机制。
(三)“学演结合”的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构建
如上文所说,高职艺术院校在“学演结合”的构建上存在着许多不足,针对这种不足我们应该采取如下应对方式:①在艺术人才培养的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目标的培养,同时巩固专业艺术素养,将目标融入职业培养当中。②在内容方面,结合目标培养的具体化处理,将艺术实践作为项目实施的驱动力,对教学各方面做出具体调整,使其在实践性方面的功能大大增加。③从保障体系来说,校园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它应该提供足够的安全保障和学习保障,其主要功能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所以,大力组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十分必要,同时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从跟方面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④从管理体系来说,在以实践为主体的高职艺术教育中,建立与之配套的合理的组织系统,并不断构建学生的专业能力测评体系,最终建成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
三、结语
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我们的探索在目前来说还不太成熟,所以更应该进行更多的尝试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为当前形势下的高职艺术发展做出更多贡献,使其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作者:孟秋芬 单位:河北艺术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