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民族器乐教学改革
一、高校器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高校器乐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占主导地位。即主科专业加上器乐选修,但是选修不限定学生怎么选,学生可以任意选,这就意味着有的学生会为了方便而选好学的乐器,而并没有注重自身的全面发展。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授课时,较多注重了专业技术,即基本音乐素能的练习,片面地追求演奏技巧和乐曲的难度,却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演出经验、器乐编配、实践、合作、舞台表演等等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这对于高校器乐教学的长久发展是不利的,也不能体现“中西合璧”“中西融合”的新特点。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里,器乐专业课程的设置基本还是传统教学模式的设置,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新课标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器乐课作为选修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所占的比例不大,并且也没有限定学生要选择不同专业的器乐课程,这一现状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实发展的需要。实践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在完成高校学习的同时必定要走向器乐教学的工作岗位,直接面对学生。但是在大学期间教师往往只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讲授,而不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较少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学生一旦走向工作岗位,往往会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如不会组织学生实践和演出,不会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二、教学改革中的几点建议
高校器乐课程的改革作为一项长远的教学任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平台,原来的单一式的教学转向了师生共同参与的探讨式、实践式教学,目前教学效果良好。我现结合我校学生在改革中的受益情况,就高师器乐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首先,调整教学计划。教学计划能体现课程的基本设置,所以要合理设置教学计划,例如可以设置实践课程、新民乐课程,电子音乐制作课程,从而充分体现中西合璧的教学实践内容,使学生充分理解“中西融合”的精髓。设置的课程如:舞台表演、新民乐、器乐合奏、伴奏课程、实践课程、化妆课程等等,都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综合能力。其次,“中西合璧”的教学模式改革。器乐表演实践教学眼下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便是如何立足并打破单一而传统的器乐实践教学模式,走“洋为中用”“中为洋用”的中西音乐融合之路,从而实现器乐表演多元化的全方位发展,并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挖掘学生的创作本能,培养迎合时代审美需求的大学生表演个体与团体。牡丹江师范学院2012年重新修改了教学计划,增设了一系列的体现“中西合璧”的课程,经过一年的实践,学生得到了很多的实践机会,这充分体现了“中西合璧”教学改革的成功。最后,实践教学,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教学是高校器乐课程改革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分。高校器乐课程的改革要求对艺术实践经验及教学效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创新、敢于标新立异的精神,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艺术鉴赏力,积累前人的经验,拓展创新的思维。所以学校可以让学生多参加社会公益演出、商业演出,还可组织全校的器乐选修课、音乐欣赏课程,进行一些普及性的教学。高校器乐教学课程的改革是一个新的尝试,其本身的内容也是丰富多样、创新开阔的,因此高师器乐教学改革是探索性的、创新性的。在新时期,高校应该结合师资力量积极探索适合本学校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提高整体教学水平,从而培养出知识扎实、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复合型音乐教育人才。我们应该坚信,只有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才能培养出优秀的接班人。
本文初征 工作牡丹江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