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弘扬诗词文化和职业教育的结合

弘扬诗词文化和职业教育的结合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25 17:05:00人气:862

摘要:近年来,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日益得到重视,为贯彻落实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央视先后推出《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目的是让古代经典诗词以多种形式深入国民大众,让其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基因”。节目一经播出,便引发广泛的讨论,掀起一场场诗词热。近年来,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也亟需改革与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传统诗词文化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如何把弘扬诗词文化和职业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为弘扬传统文化及开展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帮助。

关键词:诗词文化;职业教育;改革策略

传承文化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古诗词是凝聚了中华上下五千年最为精华部分的文明,学习古诗词是我们学习、继承传统文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因而从义务教育到普高教育,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都占有相当重要的分量。从义务教育到普高教育都在加强古诗词的学习,职业教育也不能例外。中职生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让他们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将对他们的人生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一、职业教育诗词文化教育的现状

我们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程标准,对传统文化、古诗词这块的要求相对于小学、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简洁很多,纵观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仅在课程的任务和教学内容两方面涉及到传统文化与古诗词,课程内容提到: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教学内容中要求古代诗文的阅读,应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古诗文阅读中的障碍。再翻看中职的语文课本,五本书中必学的古诗词一共12首,这数量着实不算多。相比较而言,职业教育语文因其特殊性(更注意知识的实用性),对古诗词学习的要求在量和质两方面都不像普高那般严格。

二、弘扬诗词文化和职业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古诗词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文学上极致的美。作为子孙后代,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了解、熟悉、继承、发扬这种美。常听到有人这样调侃:我们现代人看到美景只会反复念叨:“太美了,太美了!”而古人却可作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句来慨叹美景;现代人失恋时发出的蓝瘦香菇的哀叹,一比较古人的“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高下立现。古诗词有许多可称为“人间绝句”的句子,它们穿越历史的风尘,让几千年后的我们读到之时,也不由地拍案叫绝,例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妻鹤子”的林逋,写出此种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诗句来,着实让人们展开了一回心灵的、审美的旅游;“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摩诘给我们描绘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难怪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柳永的这番白描更为离别增添了神伤黯然。所以,无论是从完成教育传承文化这一任务的角度考虑,还是从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角度打算,带动中职生学习古诗词势在必行。另外,古诗词还具有培养良好品德、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孟郊五十多岁时写下的一首诗,每一个诵读这首诗的人都会被其中真挚的情感打动。再比如,辛弃疾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作者满腔的家国情怀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中职生诵读这类诗词,接受积极向上思想的熏陶,接受正气的感染,能使他们免受网络平台上一些歪曲、消极的价值观的荼毒。古诗词能教他们懂善恶、明是非,这和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不谋而合。让中职生在古诗词的沐浴里,慢慢成长、成熟,这远比老师空洞的说教来得有效的多,诗教是最得体的教育方式。再者,中职生还可以从古诗词中汲取精神力量。中职生相较于普高生,缺乏自信、缺乏意志力。当他们读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他们会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应该自信;当他们读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他们会懂得坚持的重要性;当他们读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他们知道了要永远怀揣着希望。古诗词会给他们强大的精神力量,让他们更有自信面对种种困难。学习推广古诗词是使中职生脱离低级趣味、塑造美好性格的不二之选,是职业学校德育的有效方式。

三、如何有力地在职业学校推广古诗词

(一)“读”古诗词自带韵律节奏,相当于古时候的rap,学生多有兴趣朗读。学校可专门开设诗歌欣赏课,让学生欣赏配乐诗朗诵的录像与录音,指导学生的朗读,教学生像古人那般“摇头晃脑”吟诵古诗词,可以自读、小组读,也可以男女比赛读、集体读,让他们享受诵读古诗词。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有些诗词读得多了,其中蕴含的思想情感、伦理道德等自动浮现出来,学生受到耳濡目染,这对他们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益事。甚至可以让他们穿上唐装,加上适当的动作,边吟诵边表演,大声朗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感受豪迈的大唐遗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而骄傲自豪。据了解,各个学校都有各色的社团,古诗词社团必不可少。把爱好诗词的学生汇集到一起,定期交流他们读古诗词的心得体会,一起诵读诗歌,承袭古人“诗友会”的儒雅之风,岂不快哉?

(二)“背”背诵古诗词,在学生间形成竞争的风气,比比谁会背的古诗词更多。班级可以在小组间、男女生间开展诗词背诵竞赛,学校也可组织班级间、年级间的比赛。比赛形式可灵活多样,如限时背、师生背、接龙背等,还可以大胆地进行飞花令,不拘一格,趣味多多。筹划比赛、开展比赛等所有的工作都交给学生自主安排,这对他们学习古诗词、提升沟通能力与组织能力都有益。

(三)“唱”很多古诗词本就是和曲而作,很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如果通过再创作的方式使古诗词以歌曲的形式呈现出来,会很受欢迎,《经典咏流传》就是很好的证明。诗可以唱出来,相信这一新颖的形式也会很受我们学生的青睐。当然,让学生单独去作曲,这对他们来说难度太大,可以鼓舞学生一起合作创作,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还可以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们在课上课下唱着自己创作的“歌曲”,难道不比他们张口只会唱《学猫叫》更有意义吗?

(四)“说”学生在读、背、唱过程中一定会产生一些个性化的感悟,受到古诗词的熏陶,得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体会,把这些感悟、体会说出来,于提升表达能力有帮助,于塑造正确价值观有帮助。鼓励学生把古诗词中蕴含的故事讲述给同学、老师、家人听,或者把学习古诗词过程中的收获表达出来,并在日常生活中身体力行古人的教诲。如能长期如此落实下去,我们何愁不能培养出一大批谦谦君子呢?

(五)“写”读了诗,背了诗,就差写诗了。古人可以观物吟诗,叙事吟诗,赏景吟诗,我们同样也可以,不求能做出流传千古的人间绝句,只求培养学生的这一兴趣爱好,让他们对古诗词生发出更浓厚的兴趣,这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学校可开辟专门的宣传橱窗,展示一些同学的诗词作品,对这些同学加以表扬,鼓舞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写诗大军中!

四.结语

职业学校改革教学模式和更新教学内容,加强对诗词文化的重视,通过“读”“背”“唱”“说”“写”多方面对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强化,不仅使学生为继承传统文化做出贡献,也令学生在这些过程中提升了自身。所以,把弘扬诗词文化和职业教育结合,是一件一箭多雕的益事。当然,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带头积极学习古诗词,感受古诗词的文化魅力,感受古诗词中蕴含的智慧,自觉地加强古诗词的积累,加强教师自身修养,让古诗词学习生活化。

参考文献:

[1]张洪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朱于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3]中职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DB/OL].2016.

[4]明道.人一生要读的古典诗词[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作者:韦唯 单位:江苏省灌南中等专业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