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红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红色资源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资源。目前,在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的过程中,出现了形式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问题,影响了效用的发挥。只有不断提升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主体的素质、创新红色资源的形式、拓展红色资源的内容,才能深化红色资源在职业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
一、红色资源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含义红色资源既包括纪念馆、纪念碑、烈士遗物、历史文献等一些珍贵的革命遗产,也包括在革命斗争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通过实践形成的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寓意深刻、源远流长的革命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红色资源的种类各异,形式多样,本文根据红色资源的存在形式将其分为两类:①有形资源,包括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与经济建设过程中,带领人民群众建立功绩时留下的值得纪念的红色遗物与其他一些知名的红色历史遗迹,受到时空限制,在课堂教学中就转化为与红色资源相关的图片、视频、模型等电子资料;②无形资源,包括红色资源所蕴含的内在精神价值,是红色资源最核心的部分。
(二)特点根据红色资源的含义可知,在思想政治课程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红色资源具有直观性、传承性与地域性3个特点。1.直观性红色资源具有直观性,可以真实地再现革命历程中的实景。教师在思想政治课堂中以照片、视频、模型等实物形式将红色资源展现给学生,以这些实物为载体可以使职教生更直观地体会到红色资源在相应历史时期存在的历史价值与时代价值。2.传承性红色资源具有传承性,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尽管红色资源产生的年代已经久远,但是红色资源所蕴含的价值观念与爱国主义精神却历久弥新。3.地域性我国红色资源的分散面较广,各地都分布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红色资源。红色资源在发展过程中,与地方优秀文化互相融合、互相促进、互相发展,共同成为学校思想政治课中重要的、优质的教学资源。
二、职业教育中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1.职业教育中红色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乱贴“红色”标签。职业教育课堂中,可获得的红色资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常常会有乱贴“红色”标签的情况发生,教师通过主观臆想一段红色故事来丰富教学内容。职教生一旦仔细查证,得知事例存在虚假性,那么就会对教师所讲述的红色案例产生怀疑,进而导致红色资源在职教生群体中的可信度越来越低。(2)开发带有功利性。唯成绩论是当前中小学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其导致了红色资源在开发过程中也越来越带有功利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职教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被大大缩减,部分教师为了追求学生的卷面成绩,将教学内容侧重于考试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直接导致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呆板乏味,不能深入挖掘红色事件或资源。(3)缺乏地方特色。红色资源在我国比较分散,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区别只是在于各地红色资源的挖掘保护力度和知名度不同。不同地域的人们的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差别较大,教师一味讲解不符合地方文化发展特色的他域红色资源,只会使学生的地方文化优越感逐渐消失,越来越不重视地方文化的发展,这不利于地方红色资源的开发与保护。2.职业教育中红色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缺乏时代感。在职业教育中,教师利用红色资源对职教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只是简单描述甚至生涩地讲解红色历史故事,缺乏生动性与时代感。由于讲授的知识与学生当前实际脱钩,职教生难以理解教师所讲述的红色资源,会逐渐丧失对红色资源的学习兴趣。(2)形式主义严重。学校作为对职教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营,其教育地位尤为重要。但在目前职业教育中,教师将红色资源融入书本知识,根据教学要求对其进行简单讲解,机械性地传授书本知识。如果形式主义的红色资源在职业教育教学中长期存在,就会影响红色资源在职业教育中的效果。(3)知行不一。对职教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指导自己的实践,但是当前职教生在利用红色资源指导个人行动的过程中存在知行不统一的问题。职教生虽然在思想政治课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但没有付诸实践。在日常生活中仍然有较多的职教生消费偏高、生活懒散、善撒谎言、不求上进,这些知行不一坏习惯的存在,也从侧面说明了红色资源的教育实效性有待提高。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在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客体是红色资源自身,载体是教学的课堂,环境是社会、学校等外部因素。目前,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客体、载体与环境等各要素间不协调统一,使红色资源在职业教育中未受到重视。1.教学主体重视程度不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主体,学生是受教育主体。教学主体对红色资源的重视程度不够,给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开发与利用带来了困扰。一方面,就教育主体而言,许多教师对待红色资源的态度不端正、不正确,使其本身对红色资源的内涵理解不透、把握不深,结果导致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红色资源的认识模糊不清。另一方面,就受教育主体而言,职教生由于社会阅历不足,个人知识有限,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干扰,对红色资源的理解产生偏差。2.教学客体缺乏时代性红色资源在社会开发过程中,政府及相关部门只是一味地粉饰原有的地方红色资源,整个过程仍停留在做表面文章的阶段。在政府与学校之间,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存在脱节,教师不能及时采集红色资源,并利用最新的研究成果,使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红色资源极为有限。3.教学载体的单一性其一,在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中,红色资源可利用率比较低。教师能够利用的红色资源不外乎是图片、视频、模型等,学生无法从课堂中了解到与红色资源相关的更多信息。其二,职业教育的教材虽然涉及部分红色资源的内容,但是红色资源所占教材的比重非常小,使红色资源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越来越不受重视。其三,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忽视了红色资源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只一味地将学生束缚在教室里,给学生讲述陈旧的红色故事,督促学生背诵书本理论知识等。4.社会大环境日趋功利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部分地区为发展地方经济,将越来越多与红色资源格格不入的商业元素注入景点中,使原本地方特色浓郁的红色资源越来越带有商业色彩。此外,改革开放以来,部分地区在开发与利用地方红色资源时,不尊重历史的真实性,刻意迎合参观者的需要,最终使地方红色资源庸俗化。这样功利化的社会大环境影响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的成效。
三、职业教育中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路径
职业教育学校要充分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发挥其在职业教育中的教育作用,必须加强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建设,与时俱进地拓展红色资源的内容,加强载体建设,并营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等,通过一系列具体途径发展职业教育中的红色资源。
(一)强化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主体建设1.提高教师理论引导与实践指导能力首先,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鲜活的红色资源,把其运用到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其次,在师资建设方面,教师也应增强自身的“红色修养”。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才能引导学生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最后,教师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要精用红色资源,精选、精讲红色案例,使红色资源成为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2.发挥学生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的能动作用在思想政治课程中,教师要利用红色资源对职教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主动发扬红色精神的意识,不仅要使职教生成为物质红色资源的参观者、精神红色资源的学习者,还要使他们成为红色精神的真正发扬者。职教生只有在发挥能动性的过程中,意识到向他人宣扬红色精神是自己内心要做的事情,才能真正使红色资源融入学生们的血液中,才能推动思想政治课程中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二)多维度挖掘红色资源内在价值1.从时空性角度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从时间角度看,红色资源具有历史性与传承性。在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的过程中,要看到红色资源的连续性,使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有一个由点到线的连贯发展过程。从空间角度看,红色资源具有分散性与地域性,各地红色资源具有不同的地域特征。只有看到这些不同类型红色资源共同的内在价值,把它们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够充分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2.从存在方式视角开发与利用红色资源第一,研究有形的红色资源。要深刻展现老一辈革命家们当时所处的艰苦环境,通过对比新时代职教生优越的生活条件,使学生深入反思革命家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从而达到培养职教生爱国主义精神的目的。第二,研究无形的红色资源。研究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延安精神等无形的红色资源时,最重要的是研究各种精神的内在本质,深化职教生心目中红色精神的地位,使他们完全认同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加强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载体建设1.建立仿真教学系统课堂教学中,为避免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导致学生“浅层次”“教条式”学习,可以在现代思想政治课堂中运用仿真教学系统,教师在课堂上讲解某一个红色事例时,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同时利用红色资源,学生在视觉、听觉甚至触觉上得到共鸣后,自然而然地理解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2.开发与利用红色理论教材在教材的编写方面,教育相关部门要加大红色资源在教材中的编写力度,提高红色资源在职业教育教材中所占的比重。学校也可以组织编写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理论校本教材,编写或推荐一些红色课后读本供学生阅读。学生可以到图书馆中检索相关读物,通过课后阅读,增强其对红色资源的认知与理解。教师通过开发与利用红色理论教材,鼓励职教生阅读红色读本,激发职教生对红色资源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3.充分利用红色资源教育基地职业教育中,红色资源教育不能固守在封闭的教室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走出去”,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领悟红色资源的深刻内涵与时代价值,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因此,教师在带领学生参观红色资源教育基地时,要精心准备,从多角度讲解与诠释红色资源,力求使职教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整个参观过程寓教于乐,学生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领略到红色资源深刻的内在价值。
(四)营建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良好氛围职教生正处于青春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一个形成、发展时期。因此,利用红色资源对职教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任务,更是培育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都是孩子接受教育的重要环境,社会各界要正确利用红色资源指导职教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些公共设施只要具有红色资源的教育价值,就应该充分整合与利用,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为社区内的居民,尤其是职教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社会的思想教化功能。对于红色资源的纪念场所等单位与上级主管部门,应加大对红色资源的投入力度,可以通过依法树立“红色记事碑”、发行纪念图书、邮票等手段,使红色资源传承于世。一方面,有利于参观者深入了解地方红色资源的特色;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红色记事碑”等也会成为红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舆论与大众传媒在红色资源的宣传普及方面,也应坚持与职教思想政治教育保持步调一致,积极为红色资源在职教思想政治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营造良好的氛围。
四、结语
人们应该充分认识与意识到红色资源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或缺的依托。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在职业教育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红色资源出现了诸如形式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一系列问题,影响了其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传播中的地位与作用。必须通过不断提升红色资源开发与利用主体的素质,创新红色资源的形式,扩展红色资源的内容,这样才能推进红色资源在职业教育中的开发与利用。
作者:葛富有 单位:盐城技师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