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研究

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7-03 17:07:00人气:433

职业教育具有为区域主导产业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的核心优势,能够较大幅度地提升区域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水平,能够切实助推区域产业的升级发展,特别是对于人人具有专业技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具有极大地现实意义。

1职业教育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分析

职业教育的价值是通过提升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核心技能等综合素质,实现受教育者高质量的就业和创新创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的核心要素就是人的问题,要实现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就要首先进行从普通劳动力到具有良好品德和专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就是根据黄河流域的生态经济、产业发展、司法治理要求,通过立德树人、职业教育、黄河文化、依法治黄等育人元素,树立起保护母亲河的意识,营造服务母亲河的氛围,综合提升黄河流域人力资源水平,实现黄河流域普通劳动力到有专业技术和服务黄河理念的人才的高质量转变。

2职业教育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现状

2.1服务意识不强,职业教育重视度不够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起步比较晚,职业教育在抓住重大国家战略机遇、服务重大国家战略上还存在迟缓的局面。黄河流域的生态问题、经济社会的发展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解决这些重大问题的过程中,就会激发新的行业、新的专业(群)、新的热点、新的业态的出现,也会影响到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目前,黄河流域职业院校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部分院校甚至认为黄河的事情与我们职业院校距离较远。同时,黄河流域中的一些县域还纠结在普通教育的问题,在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力度不够,部分领导甚至认为受职业教育前途迷茫、不如普通教育,思想上就排斥职业教育,也否定职业教育能够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种想法也是很危险的。如果跳不出“普通教育”大于“职业教育”的怪圈,是不能提升当地职业教育服务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能力的。

2.2职业教育适应性不强,服务主导产业能力不高

职业教育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职业教育适应性的重要体现。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种种原因,职业教育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敏锐性、把握性还有待提升。黄河流域的职业院校在服务黄河流域教育扶贫、乡村振兴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高水平、高标准、高能力、高质量服务黄河流域发展中还有很多“短板”和“弱项”。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区域主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但是,目前流域中的主导产业发展滞后,产业升级迟缓。究其原因,在于职业教育服务黄河流域主导产业能力较弱。区域主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的根基在“人才”,尤其是具有专业核心技能的创新型人才,这也是流域职业院校切实能够做的事情,当前的现状表面职业院校的育人功能、服务流域发展功能需要改革和“破冰”。

2.3区域产教融合深度不够,育人机制亟待提升

职业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育人过程中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沿黄流域的职业院校在服务黄河流域的实践性有待提升。职业教育最具活力的就是其要求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依据主导产业设置专业(群),而沿黄流域的职业院校在密切区域主导产业的水平不高、教育链与产业链的衔接有待提升。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实现受教育者拥有专业技能,能够高质量的充分就业和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但是沿黄流域的职业院校在育人过程中融入的黄河元素还不够,专业技能教育也有待加强。

2.4“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育人建设薄弱

“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育人平台能够极大地提升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的“两大”功能。基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从学校角色定位、学校专业(群)设置、学校核心技术、学校核心优势、学校主导项目等方面对沿黄流域相关院校进行调研,发现一些学校角色定位不清晰、学校专业设置陈旧、学校核心技术几乎没有、学校核心优势不明显、学校主导项目很弱,亟待加强。在“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育人平台的构建上还存在认识层面,在具体实施和内涵建设方面有待提升。同时,沿黄流域的职业院校的综合评估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通过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过程,提升职业教育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的水平和能力。

2.5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亟待完善,服务能力亟待提升

由于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出较晚,还有很多不足和问题,尤其是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的体系构建更是滞后,亟待完善。同时,我们也要清晰地认识到,职业教育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国家战略的过程中,要根据黄河流域九个省区不同的职业教育情况和经济发展情况,摸清楚所在省区(域)的基础和存在问题,按照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要求,务实工作思路和工作要求;设计科学的建设项目,形成标志性成果,通过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切实提升服务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实现黄河流域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3职业教育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3.1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

要提高职业教育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能力,首先要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围绕重大国家战略,定位好职业院校在黄河流域中的定位和支持角色。其次,要基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积极进行新时代职业院校的学生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融入课程思政、黄河文化等要素,培养受教育者具有黄河精神,热爱黄河,愿意为母亲河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把投身于美丽黄河建设作为自身价值的体现。再次,职业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响应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积极把美丽黄河建设和黄河高质量发展融入自己的工作岗位和自己所教授的课程之中,深化课程改革,通过“课堂革命”打造具有黄河特色的“金课堂”,实现为黄河发展培养创新型应用型技能人才的目标。同时,职业教育的领导者要切实转变观念,树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观念,从自身转变,带动社会重视职业教育的氛围,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弘扬工匠精神,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3.2围绕主导产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主导产业的支撑,要根据黄河流域九个不同省(区)的资源禀赋、发展重点,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首先,要树立围绕美丽黄河建设和区域主导产业办职业教育的理念。积极为美丽黄河建设和区域主导产业升级培养能够解决专业问题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其次,要根据黄河流域的治理工程、建设项目,设置“接地气”的专业(群),实现受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及培训人员“离校即就业”“离班即就业”,甚至实现“毕业即拔尖”的人才观。再次,要根据黄河流域的协调大发展,九个省区的职业教育部门要每年有例会,建立“大事有协同、小事有协调”的省区职业教育联席会议,鼓励职业教育的领导者在黄河流域相互交流、相互实地学习,围绕所在区域的主导产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为职业教育高水平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而努力。

3.3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机制

职业教育最具活力的就是其要求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依据主导产业设置专业(群),创新育人机制。职业教育要高水平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落脚点就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育人机制。首先,职业教育要根据黄河流域不同产业发展的情况,对接主导产业的产业链需求,积极实施“专业(群)共建”。其次,职业教育主动与龙头企业、规模企业进行产教深度融合,实现“双主体”育人的模式,确保“课程共担”的实施和“金课”的打造。再次,围绕黄河流域行业、企业需求,融入黄河元素、重构课程结构,按照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积极实现“教材共编”。强化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积极与黄河流域企业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师资共享”。同时,结合区域产业优势,围绕产业构建真实的专业(群)实践环境,实现“基地共用”的育人环境目标。最后,通过打造“专业(群)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基地共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模式,在机制上,实现高水平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育人目标。

3.4打造“四链”协同育人平台,提升育人成效

《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积极深化产教融合,主动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要进行基于重大国家战略的“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育人平台内涵的高质量建设,首先要加强培养“四链”协同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传动链”―――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四链”协同平台的打造,离不开懂得“四链”协同的教师和职业教育专家。其次,要根据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产业布局、创新要素聚焦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学校角色定位、专业(群)设置、服务美丽黄河建设的核心技术、核心优势等方面的评估,通过评估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高水平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的“两大”功能。再次,要根据美丽黄河建设的要求,提升“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育人能力,实现“四链”协同平台的要素聚集和人才培养成效,形成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的目标。

3.5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美丽黄河建设

首先,要根据黄河流域九个省区当前不同的职业教育情况和产业发展情况,摸清楚所在省区(域)的基础,做好“四链”协同,根据产业升级发展需求设置专业和专业群,创新育人机制,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把生产全流程融入专业群的建设中,把生产过程管理和工作岗位技能融入教学过程,进行“课堂革命”。其次,要把美丽黄河建设融入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把黄河元素、黄河文化融入课程标准中,把立德树人、爱岗敬业融入课程思政中。根据行业、产业对专业人才的不同需求,根据龙头企业、规上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进行校企深度合作的项目开发,通过项目实践,实现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和专业人才评价的科学性。再次,结合美丽黄河建设和黄河流域对技术技能的要求,积极开展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职业教育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通过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实现职业学生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实现职业教育工作者能够得到充分发展和全面的提升。积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职业教育的特色和吸引力,切实提升服务黄河流域的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实现黄河流域职业教育的高水平发展。

4结束语

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职业教育工作者要有建设美丽黄河的精神和担当;要有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特别是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能力和作为;要有进行教学改革和深度产教融合的勇气和水平。职业教育要主动抢抓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通过立德树人、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围绕主导产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深化产教融合、创新育人机制,打造“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协同育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等措施,解决职业教育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问题、难题、痛点和短板,探索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实现黄河流域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曹源 詹跃勇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