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下的高职专业建设挑战与对策

职业教育下的高职专业建设挑战与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2-06 04:55:00人气:380

【摘要】近年来,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专业建设面临诸多挑战,不能确保高职专业建设工作效果,难以有效的制定出人才培养方案,甚至会对其长远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鉴于此,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应该强化专业建设工作力度,采用有效的措施提升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之下的高职专业建设工作水平,为高职院校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职业教育改革背景;高职专业建设;挑战;对策

前言

目前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专业建设工作中,主要的任务就是建设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制定与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案,实现三教改革的工作目的。然而目前在高职专业建设期间还面临很多挑战,不能确保相关的专业建设工作效果,难以形成良好的教育工作模式。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应该于职业教育改革的环境之下合理的进行专业建设,提升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与水平。

一、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的任务

职业教育改革的环境之下,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的工作中,必须要明确自身的专业建设任务,按照实际情况合理开展专业建设工作。具体任务为:

1.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合理改革近年来,我国在经济转型发展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需求量有所提升,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满足人才培养的工作要求,多数高职院校都开始采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于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按照校企合作模式的特点与要求进行了专业建设,可促使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优秀人才。在专业建设的工作中,可通过校企合作的相关模式,实现职业教育的改革工作目的,增强人才培养的工作效果,通过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强化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力度,高校和企业之间共同开发人才培养工作模式、职业教育的实践操作措施等等,这样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培养职业化能力较高的人才,还能转变传统的高职专业教育工作模式,提升教育工作质量。

2.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调整高职院校在建设专业的过程中,主要目的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此期间,制定与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产业不断调整,各个领域中的人才需求也发生改变,高职院校的传统专业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与发展需求,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就应该在专业建设工作中,按照职业教育改革需求,合理的制定和调整相关人才培养方案,遵循科学化的发展原则,有效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

3.教育改革的相关任务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进行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属于重点的任务,只有合理开展教育改革活动,才能有效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在此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开展教师人才队伍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建设的改革工作,通过各方面改革方式的支持,有效的提升人才培养工作质量。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工作中,可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形成专业化的教育改革工作模式,促使各方面教学工作的实施与发展。

4.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任务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工作中,应该按照职业教育改革的特点与需求,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作为主要任务,创建出科学化的教育模式,遵循与时俱进的人才培养与发展需求,为后续工作的实施提供帮助。高职专业建设的工作中,将职业教育改革作为基础,可以按照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专业品质,使得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掌握更多的实践操作技能与知识,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不仅可以促使学生职业化的发展,还能形成专业能力培养、操作技能培养、道德素质培养等工作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根本需求。

二、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面临的挑战

当前在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于专业建设工作中还面临诸多挑战,缺乏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与人才培养工作体系,未能合理创建“三教”改革的相关工作机制,不能确保人才培养效果。具体挑战为:

1.缺乏完善的管理体系职业教育改革的环境之下,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建设活动,尚未创建出较为完善的管理工作体系,没有按照实际发展需求与特点合理的进行专业建设的管理工作,这样会导致高职在专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问题。且在实际工作中,高职院校没有建设专门的专业建设职能部门,不能系统化、合理化的进行专业建设,难以按照人才培养特点与需求等制定出相应的工作机制,对专业建设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工作中,未能建设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没有按照具体的人才要求合理开展相关工作,在缺乏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情况下,难以有效通过专业建设方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这样会对各方面的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具体工作中尚未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需求合理的培养人才,不能满足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难以满足当前的高职专业建设发展要求,甚至会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方面,没有按照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积极开展专业建设工作,难以按照专业建设发展需求编制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方案,保证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和水平,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有效性,为国家培育更多专业素质较高的优秀人才。

3.“三教”改革的挑战高职专业建设的工作中,“三教”改革还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正确的开展分析工作与研究工作,以此明确“三教”改革所面临的挑战。①师资队伍的建设挑战。职业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建设工作,教师属于实施主体。传统的工作中,师资培养主要重视内部教师人才的培育,缺乏具有企业实践操作经验的师资培养模式,难以满足校企合作、产学研模式应用期间的师资培养需求,教师在实际工作中,一味重视理论知识与教学知识的学习,忽视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这样很难有效的培养优秀师资队伍。②教材建设方面存在挑战。教材属于专业建设中十分重要的载体,然而,当前在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工作中,只局限在传统的纸质教材方面,未能合理的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进行教材载体的更新,难以为专业建设提供良好的教材内容,这样会导致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工作效果降低,难以满足当前的时展需求。③教学体系建设的挑战。当前职业教育改革的工作中,我国高职专业的建设还面临教学体系的挑战,没有创建出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难以结合实际情况合理的将项目类型、角色扮演类型、任务驱动类型、翻转课堂类型的教学法应用在专业建设领域,这样很难有效地提升专业建设的效果与水平。

三、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专业建设对策

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应该合理的进行专业建设,树立正确观念意识,创建出较为完善的管理体系与人才培养体系,增强整体的教育工作水平。具体措施为:

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工作中,面临很多新的任务,在此情况下,应该按照实际情况,针对专业建设管理与教育管理的体系进行优化调整,从而适应当前发展需求。首先,建立管理体系,应建设专门的专业建设职能部门,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按照高职专业建设特点与实际情况,制定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此指导各个职能部门开展专业的建设工作。其次,按照高职专业建设特点,制定出相应的监督体系与考核体系,要求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便于专业建设工作的合理实施。最后,还需创建出高职院校、职能部门与专业建设的三级管理工作体系,确保相关专业建设工作效果,使得专业教育工作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按照校企合作的特点,合理的进行理论专业、实践操作专业的建设,确保教育工作的合理落实与发展。除此之外,在健全相关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应该结合专业建设的工作要求,明确各个部门的规范标准、制度等等,规范专业建设方面的行为,使得各个部门都可以按照职业教育改革的发展需求,合理建设相关的专业模式,保证教育工作的高效化发展。

2.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开展专业建设工作,主要目的在于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此情况下,应该制定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以此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工作质量与效果。首先,在建设人才培养工作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合理的筛选人才培养内容,强化教学改革工作力度,并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应该重视理论等研究,合理的针对教学工作进行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增强学生的专业素养与综合能力。其次,在选择人才培养途径的工作中,需合理采用校企合作方式、产学研方式等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满足当前的教育发展需求。最后,在专业建设工作中创建相关的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应全面分析当前的社会人才需求,丰富专业建设的内容,整合诸多的元素开展相关教育活动,以此全面提升整体的专业建设工作水平。为有效培养高职院校的专业人才,在实际工作中应该按照职业教育改革特点与需求,创建出相应的工作机制与体系,例如:在采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该明确现代师徒之间的关系,将企业中的师傅作为人才培养工作主要人员,将学生作为其中的主体,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度,明确各个主体之间的责任,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提升整体的人才培养工作质量与水平,从而为后续工作的实施与发展夯实基础。

3.“三教”改革问题应对措施职业教育改革的背景之下,高职院校开展“三教”改革的相关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面临诸多挑战,在此情况下,就应该积极开展相关“三教”改革的工作,应对存在的挑战。首先,应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将教师作为其中的主体,不仅需要重视内部教师人才的培养,还需引导教师积极学习各种企业实践操作技能,是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理论教育与实践操作教学指导。在此过程中,应该安排教师到企业中学习各种实践操作知识与技能,使得教师在企业中学习到更多知识。与此同时,还可以聘用企业中的人才到学校中开展教学工作,使其按照企业的岗位工作经验,为高职专业建设提供更多的指导意见,以此促使专业建设工作的合理实施。其次,应该重点开展教材建设工作,将其作为专业建设的主要载体,转变传统的纸质教材形式,而是合理使用网络信息技术,更新相关的教材载体,例如:使用网络信息技术、微信渠道等制作教材,利用网络数据信息为学生传输各种知识与信息,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掌握各种知识,不再受到纸质教材的局限,提升专业知识的学习效果。最后,应重点开展教学体系的建设工作,在专业建设工作中,将各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体系之内,这样在诸多教学方法的应用之下,有效提升专业建设效果,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教育指导服务。需要注意的是,在建设专业教学体系的过程中,还应该按照网络时代的特点,积极融入智能化与数字化的教学技术,借助各种先进的技术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模式与专业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素养,打破传统教育工作的局限性,彰显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职专业建设的优势和重要作用,有效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结语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教育工作开始大力改革,高职院校传统的专业建设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时展需求,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不能确保专业建设工作质量,对其长远发展会造成不利影响。在此情况下,高职院校应树立正确观念意识,采用有效措施应对专业建设所面临的挑战,结合学生的学习与发展需求,制定出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合理解决“三教”改革期间所面临的问题,从而全面提升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达到预期的工作目的。

【参考文献】

[1]谢颖妮.职业教育改革背景下高职金融专业建设思考[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19,22(10):62-133.

[2]张D.人工智能时代高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信息化教学应用的探讨[J].职业技术,2019,18(12):27-30.

[3]周欣.职业院校实训室建设现状研究[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19,29(4):56-57.

[4]姜庆伟.陕西省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1(9):16-20.

[5]彭利利.高职院校机械设计制造专业群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金属通报,2019,45(8):243,245.

[6]段东升.小学语文部编教材背景下高职语文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203-205,208.

[7]刘丽娜.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路径建设――以洲际英才班为例[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19,3(10):16-17.

[8]张宁宁.高职院校体育公共课程生态体育观研究[J].中文信息,2019,77(10):126-244.

作者:晋冬 单位: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