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会展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

会展职业教育发展现状与趋势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4-29 14:45:00人气:460

摘要:随着我国会展产业的飞速发展,浙江省会展教育紧跟行业发展步伐,在规模、深度、办学模式等方面进一步深化。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近一年的调研、统计、分析,以全面详实的统计数据为参数,分析浙江省会展职业教育规模、办学模式、人才培养特色、课程体系、办学成效等,为浙江省会展职业教育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完成了《浙江省会展职业教育发展报告》。同时,根据统计分析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以及区域产业特色,提出了今后会展职业教育发展的系列可操作性的策略和建议。

关键词:会展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发展趋势

十一五以来,我国会展业以年20%的增长率迅猛发展,会展经济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产业转型升级、供给侧改革重要参数与抓手。2015年4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十三五”期间我国会展业的发展思路,出台了系列措施优化会展业发展环境。浙江省作为我国会展业发展最为迅猛的省份之一,于2015年12月《关于进一步促进展览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建设会展强省的建设目标。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巨大的专业人才需求,促进了浙江省会展教育的蓬勃发展。

一、浙江省会展教育基本概况

浙江省高职会展教育自2002年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全国首开会展与广告专业以来,经过十五年的建设发展,目前已经开设会展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主要有: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9所,占浙江省48所高职院校的18.75%。主要集中于杭州、宁波、金华(义乌)等会展业较为发达的区域,其中杭州5所,占55.56%。在浙江省高校“十三五”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中,有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等两所职业院校获得省优势专业建设立项,有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等两所职业院校获得省特色专业建设立项,极大的促进了浙江省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截止目前浙江省高职会展教育累计招生9472人,为行业输送专业人才6512人,当前在校生总量为2960人。2017年浙江省高职会展专业实际招生937人,占浙江省招生总量0.81%,招生总体呈平稳有升态势。2017年浙江省高职会展专业应届毕业生共计1010人,一次性就业率最高为100%,最低为98%,平均就业率达到99.50%,较2016年度提高1.5个百分点,总体呈上升向好趋势。就业岗位主要集中于活动策划(会展、婚庆、节事)、项目营销、现场服务、会展设计等岗位,并在文化创意传播、网络营销以及销售、旅游等方向就业增速明显。为进一步满足行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对于人才的差异性需求,凝练特色,浙江省高职会展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实战驱动、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以校内外自办展为载体,加强行业实践与专业教育对接,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与行业技能方面成效显著。

二、浙江省会展教育发展历程

1、2003-2008年起步阶段。2003-2008年为浙江省会展教育发展的起步阶段,有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5所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会展专业。2、2009-2014年快速发展阶段。2009-2014年是浙江省会展教育快速发展阶段,共有9所高职院校开设会展专业。比起步阶段(2003-2008年)新增: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等4所院校。3、2015-2017年稳定发展阶段。2015-2017年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没有新增会展相关专业,会展教育稳定发展期,总体招生量稳中有升,年均增幅5.6%。

三、浙江省会展教育主体结构分析

浙江省开设会展专业高职教育主体的数量情况:2017年,浙江省共有9所高职院校开设会展专业,其中公办8所,民办1所,招生总人数为937人。浙江省开设会展专业高职教育主体的对比情况:2017年,浙江省开设会展专业高职院校所在地区:杭州5所,宁波1所,金华2所,绍兴2所,其中杭州5所高校的招生人数为612人,占65.31%。此外,国际合作教育情况:国际合作主体。浙江省共有两所高职高专院校会展专业开展国际合作招生,分别与澳大利亚、台湾等境外院校合作办学;国际合作层次。浙江省共有两所高职高专院校会展专业开展大专层次的国际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注重国际化水平,提升学生判断性思维能力,学会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国际合作方式。浙江省开展国际合作高职高专院校会展专业主要采取境内外合作办学N+N的方式进行,即双方合作制定整个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授课由合作院校共同承担。其中1-2年在国内进行教学,经过相关考核后学生前往澳大利亚与台湾进行教学完成人才培养计划,完成学业者可实现中外合作院校的学分互认,通过考核成绩合格者可授予合作两校的毕业文凭或者实现中外合作院校学分互认。

四、浙江会展院校(高职)教育存在问题与相关建议

(一)专业就业与对口问题有待改善

就业率持续提高,就业“跨界”现象日益突出。2017年度浙江省开设会展专业的9所高职高专院校应届毕业生共计1010人,一次性就业率最高为100%,最低为98%,其中6所院校一次性就业率达到100%。9所院校平均就业率为99.50%,较2016年度提高1.5个百分点,一次性就业率较高,总体呈上升向好趋势。据统计学生就业岗位主要集中于会展策划、婚庆策划、活动策划、项目营销、现场服务、组织管理、会展设计(展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等岗位。相较于十二五,会展学生就业方向更为广泛,其中文化创意传播、网络营销、视觉设计以及销售、旅游等方向增速明显,由会展行业跨界到销售、旅游、创意等相关行业成为会展毕业生就业的新方向。对口率较低,有所提高。2017年度浙江省高职高专会展专业学生毕业生平均就业对口率为76.8%,其中对口率最高为96%,最低为42.5%,就业对口率较十二五期间有较大提高。但总体会展专业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仍然偏低,通过研究分析原因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专业对于行业市场预估过于乐观,错误估计行业吸纳量,招生量大、方向特色不突出,不能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类型与数量的差异性;2.媒体宣传影响力大,学生对于行业预期与薪资期望值过高,实际岗位起点较低薪资福利待遇普遍偏低,导致离职率较高;3.会展行业门槛不高但专业性很强,毕业生未能适应行业实际需求;4.专业定位脱离区域实际,教学特色提炼不足。会展具有明显的产业区域特点,专业办学未能很好的结合当地的会展资源与产业优势;5.学生和会展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出现企业招不到“科班”出身的会展学生,而会展专业学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二)“能力引领、实战驱动”,应加强行业实践与专业教育对接

为进一步满足企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对于人才的差异性需求,凝练特色,浙江省会展教育相关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与模式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通过能力引领、实战驱动,以校内自办展为载体,加强行业实践与专业教育对接。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坚持“专业对接行业、课程对接岗位、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以学生策划与设计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一专多能”创意型高素质会展人才培养为目标。确定“校企对接、能力引领、实战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力引领、课程对接岗位,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专业根据典型工作岗位需求,构建“搭平台、厚基础、强技能、重创新”的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训环节,实施项目化教学。实战驱动、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专业围绕会展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根据“互联网+”背景下大数据营销的需要,实施线上线下结合、实战驱动的教改战略。“互联网+会展”,形成三阶段递进式综合实训(自办展)体系。以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将线上线下结合的展会运营模式融合到校内三大实训环节(校园展销会――下沙高校电商展――校园会展文化节)。从大一的接触市场、了解市场(展销会)入手到大二上的承办实体展会(电商展)最后到大二下的操作包含会、展、节、赛、演的综合会展实训项目(会展文化节),以项目为载体,循序渐进,对接行业实践,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行业技能。

五、浙江会展院校(高职)教育未来趋势

(一)师资团队,建设应用服务型教学团队

会展行业是一个新兴业态下的综合性服务行业,具有极强的“嫁接”型功能,涉及社会发展的各个行业。因而,具备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创新创能力是我们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强人先强师”,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会展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构建以核心课程和实践教学为主线的两大教学团队,培养“专兼结合、双师双能”教师队伍,健全教师培训进修管理机制。走出去请进来,内外兼修,打造“素质优良、技能优秀、结构优化、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应用服务型教学团队。通过专业基础团队的构建,有针对性的去引导、指导学生参与团队项目的开发与实施。

(二)线上线下结合,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教学模式

1、“互联网+会展”的递进式实训创新项目。将线上线下结合的展会运营模式融合到校内实训环节。通过线上招展、招商――线下洽谈、体验――线上交易――线下发送的模式,将网络营销、在线结算等互联网资源与技术运用展会,掌握互联网时代展会运营模式;2、“互联网+课堂教学”,学习资源网络化,课程资源社会化。结合在线教学门户,构建以核心课程为主体的“开放式、交互型”在线课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项目下达―作业―作业评价―作品展示”,实时交互,结合线下创作完成教学;3、“互联网+顶岗实习”,线上线下结合指导实习。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开发实习管理APP,通过公众号、微信群,建立线上线下结合的实习指导模式。

(三)搭建省市教学研讨平台,协同创新、共同发展

搭平台、促创新,构建省、市为区域的会展组织以及专业教学团队,定期召开研讨会议,凝心聚力、资源共享。以浙江省为例,至2017年由浙江省会展学会和浙江省东方会展产业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会展专业掌门人圆桌会议”已经连续举办六届。旨在通过掌门人校际、省际、国际交流平台,中高本院校聚力探讨,取长补短,抱团发展,期待中国的会展教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2017年圆桌会议会议更名为“省际会展专业掌门人圆桌会议”,主题为“地域、院校特色与专业特色”,会议邀请江苏、安徽、上海的会展专业掌门人共同参与讨论。就海外交流和网上学习交流机会的增加,专业群教学团队建设,教师顶岗实践制度等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专业建设特色的凝练等方面进行研讨。这样的具有针对性的固定协商研讨模式,极大的促进的浙江省会展教育的团队凝聚力、向心力,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优化资源,推动了浙江省会展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快速发展。综上,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会展业取得显著成就,成为“经济发展助推器”。行业的发展促进专业教育的成长,专业人才的发展同时也有效促进了产业的繁荣。会展业能否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关键还是在于会展专业人才的层次与规模。文章以浙江省为点统计分析了浙江省会展职业的现状,通过大数据分析明确浙江省会展职业教育的优势特色与不足,并就此提出职业型会展教育在今后的建设中途径与策略。

参考文献:

[1]李晓蕾.中国会展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

[2]毛国民,傅少萌,刘少燕.广东高校会展教育现状与会展人才培养探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

[3]闫晓.从河北省会展教育现状解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

[4]李朱.我国会展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

[5]魏长增.多媒体交互技术在展示设计中的运用[J].包装工程,2010.

作者:钱小轮 单位: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