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困境和对策

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困境和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4-01 03:17:00人气:407

摘要:现阶段,农业现代化持续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村得到大力推广,与之相匹配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却没有跟上农业发展的节奏。农业现代化的推广面临着高速发展的农业同滞后的农村人口素质的矛盾问题。分析了发展新型农民职业教育的迫切性,以及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并据此探讨了走出困境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新型农民职业教育;对策探讨

受几千年来根深蒂固的传统农业影响,很多人对农民的理解还是靠传统经验来维持农业。随着国家农业现代化政策的实施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在农村得到大力推广,各类农业机械在全国达到5000万台左右。但是,机械化的推广只是低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推广面临着高速发展的科技与滞后的人口素质的矛盾问题。大多数农民学历水平低,没有受过专业的农业培训。这导致在生产过程中,新兴农业科技难以有效运用。因此,普及农民职业教育,成为贯彻落实高水平农业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1发展新型农民职业教育的迫切性

首先,发展新型农民职业教育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需要。农民是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农民的生产技能与知识水平关系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发展上限。在农村普及新型的农民职业教育既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需要,也是农民寻求自身发展的需要。其次,发展新型农民职业教育能够激发人们参与农业生产的内在动力。农业技术培训的推广可以使农民掌握科学的生产知识和技术,最大程度转化和实践农业科技成果,实现持续增收的目标。最后,发展新型农民职业教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举措。农村与农民的发展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同时又是难点。农村是否实现小康,农民是否过上小康生活,经济收入是最明确的指征。职业教育有利于培养农户创新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为增收提供保障。

2农民职业教育的现实困境

2.1农村人口素质问题

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城市与农村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靠务农来维持生活的活动方式已不足以满足年轻人对新生活的向往。再加上“脱离农村,成为城里人”的传统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从农村走向城市、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涌入经济发达地区务工。务农成为农村新青年的“兼职”职业。农村务农人口老龄化与后备劳动力欠缺成为困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困境。此外,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农民因自身文化水平的因素,缺乏主动接受农业技术培训和持续学习的意识,再加上农村务农人口老龄化,职业教育培训难以输出,或者输出以后达不到预期效果。

2.2培训需求及地区差异增大了培训难度

农业生产的时空性特征使得不同地区的农民存在差异化的培训需求。首先,农业有不同领域,各个领域内农业生产活动的空间地理位置不同,这直接决定了农民对具体培训内容需求的不同。其次,各个农业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也较高,农民对农业教育的需求也更迫切。最后,农民的认知文化水平不同,导致这个群体内对农民职业培训的需求存在差异。受认知文化水平的影响,农民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基础和认可度存在差异。此类情况为农民职业培训增加了工作难度。

2.3农民职业教育系统不完善

2.3.1职业教育脱农化

1998年国家改革教育体制,减少了农业院校的设置数目。与此同时,农业院校开始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非农化特征日益明显。农民职业教育培训受到冷落。农业院校既是提升农业劳动者专业素养的根据地,也是传播农业知识的固定来源,同时为社会输送了不少农业人才。然而,职业教育的脱农化趋势让目前的境况不容乐观。

2.3.2教学设备不完善,教育技术有待提高

许多职业教学的硬件基础达不到标准,缺乏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职业教育以书本教学为主,最关键的农业实践培训往往被忽略。此外,教学设定的教育内容、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技术方法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与农民自身素质以及实际需求不符。

2.3.3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力量薄弱主要表现在农民职业培训的专业性人才数量不足,负责培训的教师后续的进修与学习得不到保障,教师队伍专业结构不合理。

3对策

3.1优化农民群体综合素质

通过发放补贴等各种惠农政策吸引农民主动参与培训,提升已有务农人口的自身素质。对于接受过中高等教育并从事农业创业的人给予政策优惠,以及一定的资金支持,以此吸引一部分年轻人回乡创业,缓解务农人口年龄偏大以及后备劳动力储蓄不足的农业压力。对于在农业上有创新、有创造性的劳动者给予奖励,以此调动农民追求生产进步的内部动力。

3.2提高培训效率,达到最优培训目标

根据市场需求、地区差别以及农户差异制定合理的培训规划。根据农户实际需求,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职业教育,杜绝盲目培训现象,提高针对性。同时,要根据农业发展状况及时调整培训内容,避免培训内容滞后于时展的需求,以达到预期培训效果。此外,政府工作人员要深入基层做工作,耐心讲解农业培训对农户长远利益的有利之处,最大限度调动农户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3.3完善农业职业教育系统,强化培训标准

政府提高对农业职业院校的重视度,增强农民职业教育的规范性。有效利用职业院校的资源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需求,从院校学生里培养优秀的农业人才。完善教学设备,创新教学模式。发挥网络优势提升教学内容时效性、优质性。重视科学示范和生产实践环节,为受教育者提供实践基地。建设新型教师队伍,壮大教师团队,并对其定期开展分类别的培训,保证教师高水平的教学技能以及教学内容的先进性。

3.4重视培训后农民的农业生产状况

在一定时期内对于接受过培训的农户进行后续的跟踪指导,确保其接受的培训得到最大化的利用,为其农业生产提供帮助。

作者:卢亚慧 单位: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