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现代职业教育助推新型城镇化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助推新型城镇化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3-05 08:18:00人气:389

摘要:综述了现代职业教育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中发挥的主要功能,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方面主要存在与“双创”结合得还不够紧密、未能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结合、对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激励机制关注还不够等问题。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现代职业教育;内在联系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2014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提出要适应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变革以及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新型城镇化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其核心和要义在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享受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及获得融入城市的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既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内容,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探索现代职业教育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基本路径,对于正确认识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基本内涵、主要任务并最终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一些研究探讨了现代职业教育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还对现代职业教育如何助推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了分析,本文针对这些文献进行了梳理,希望能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

一、现代职业教育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

2014年国务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时指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推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重要一环,这个定位将职业教育和城镇化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实质上,城镇化发展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文化条件。王小艳(2014年)指出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发展促进农村转移人口从传统农业流向现代服务业,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紧密的职业教育为此将迎来发展良机。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能够使受教育者通过技能培训和训练获得某种岗位或职业所需的技能,从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杨国庆(2014年)指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农民工转移和择业培训需求日趋旺盛,迫切需要职业教育的支持,通过职业教育让进城务工者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操作能力。我国新型城镇化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居民发展机会均等化。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催生了大量新的就业岗位和用工需求,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随之涌向城市,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可以有效提高农民职业发展能力,促进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相适应,最终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徐彦平等(2015年)就提出随着新型城镇化发展,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需求量必将随之增加,职业教育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转型升级、就业结构改善和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将大有可为。王河滨(2014年)指出要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完成大规模人口转移和生产方式转变,必须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培养出适应新兴产业需要的大量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目标、途径和任务指明了方向。同时,将人力资源大国变成人力资源强国,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基石。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可以将人力资源优势有效转化为人力资本优势,加快新型城镇化发展步伐,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和水平。

二、现代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中发挥的主要功能研究

新型城镇化战略构想是2012年才正式进入公众视野,关于职业教育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两年间,现有研究成果普遍认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应当发挥好现代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保障。这些研究成果从不同方面分析了现代职业教育对新型城镇化应当发挥的功能,同时对如何发挥好这种功能提出了政策建议以及路径做法。如崔发周(2013年)提出职业教育应对新型城镇化发挥好六大功能,即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社会功能、传承城市文化的文化功能、开发人力资源的经济功能、减少社会犯罪的政治功能、提升职业能力的教育功能、开展技术服务的附属功能等。宋正富(2013年)分析了职业教育在推动新型城镇化中所发挥的四大功能,即助推农村劳动力“进得来”、促进农村劳动力“留得住”、保障农村劳动力“有尊严”、强化农村劳动力“讲文明”。杨成明等(2014年)基于职业教育功能的现代转型,探讨了职业教育在促使农民市民化内生动力塑造过程中的五大功能,即促使农民公民意识的“市民化”、推动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实现农民就业技能的“专业化”、加速农民生活方式的“都市化”、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水平化”等。在分析职业教育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当发挥的主要功能基础上,有些学者进而就如何发挥好这些功能提出了政策建议。如张榕明(2014年)建议推动职业教育和城镇化同步良性互动发展,加快形成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水平。王河滨(2014年)提出要大力建设县域职教中心,保障农村职业教育资源投入,发展农业职业教育,做好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和培训,优化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结构,培养新型农民等。吴大明等(2014年)提出职业教育可以通过转变办学模式、改革教学手段、调整培训内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还有一些学者分别从发展社会学视角、农村职业教育、农民工市民化中的人力资本培养、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技能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教育策略以及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资源设置改革等方面,具体分析了职业教育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的模式和做法。如陈凤英等(2014年)从发展社会学的视角出发,挖掘了职业教育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动力,并以重庆作为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背景,提出了职业教育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立体分层的“点―力―链―网―面―群―体”系统模式。马建富(2014年)指出职业教育培训是解决农民工人力资本困境的主要途径,建议建立面向全体转移农民工的国民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和构建输出地与输入地相衔接的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体系,建立以政府为主导、校企为主体、非政府组织为补充的职业教育培训体制,强化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主体的补偿职业教育培训,加强对农民工市民化职业教育培训的政策创新和制度配置。曹承龙等(2014年)建议通过提升农村社区居民素质教育、加强“两后生”职业技能培养、重视企业订单式培训培养区域能工巧匠等多种职业教育途径提高农业转移人口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促进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稳步增长。

三、现代职业教育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成果与不足

随着现代职业教育和新型城镇化的加快推进,近年来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研究和实践日趋深入,从研究成果来看,主要对现代职业教育、新型城镇化内涵以及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和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对现代职业教育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应当具备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如何发挥这种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分析。从问题分析上来看,主要集中在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模式不灵活、课程设置不合理、区域布局不平衡、体制机制创新不充分等方面。从政策建议上来看,主要集中在优化职业教育规划布局、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体系、加大县域职教中心建设以及社区职业教育服务、创新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体系、促进职业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国际化水平。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一是与“双创”结合得还不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顺应当前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生动体现,是探索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条新路径,新形势下要求我们通过“双创”产生更多“铺天盖地”的创新,与“顶天立地”的科技突破相辅相成。作为与实践和技能结合最紧密的教育,职业教育在“双创”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如何培养学生创业理念、打好创业基础上必须要有新思考和新突破。借助“双创”的政策优势,职业教育在培养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培养方面担负着重大的使命,同时也将在更高层面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当前应当认真研究如何借力“双创”的一些财政补助、融资贴息、房租补贴、人才公寓、配套公共服务等政策红利,联合政府、企业、学校和社会资本加大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建设,着力提升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成功率,让接受职业教育者在创新创业中不断提升综合能力和水平,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强劲的智力支撑。二是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得还不够。中央要求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经济工作的主线,在职业教育领域也要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立足提供多层次、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和产品,满足不同层次不同阶段人群的教育需求。当前对职业教育的研究应当紧密结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加大专业改革力度,从专业结构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淘汰无效供给和落后产能,补足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短板,为国家经济发展、新型城镇化提供匹配和优质的人力资源。三是对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激励机制关注还不够。很多学者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开出了很多药方,但一些举措多年来在实践中推动艰难,主要原因在于缺乏相应的激励制度安排。比如构建以输入地和输出地衔接为重点的现代国民职业教育培训服务体系,解决好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财政投入和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矛盾。比如当前针对农民工的职业教育效果不佳,造成用人单位和农民工都缺乏积极性的问题,必须着力探索灵活管用的办学模式,提升职业教育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的通知[N].2014―3.

[2]国务院关于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决定[N].2014―5.

[3]王小艳.基于新型城镇化的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1):5―7.

[4]徐彦平,马宝成,何万丽.职业教育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5):35.

[5]王河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的使命与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4(23):16―18.

[6]崔发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3(10):4―7.

[7]宋正富.职业教育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巨大引擎[J].重庆高教研究,2013(5):37―40.

[8]杨成明,张棉好.论职业教育在农民市民化内生动力塑造过程中的功能[J].职业教育研究,2014(7):18―22.

[9]张榕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14(25):5―7.

[10]吴大明,崔康.试析职业教育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J].滁州学院学报,2014(4):107―108.

[11]陈凤英,李杰,全.职业教育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动力与模式―――发展社会学视角[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8):32―36.

[12]马建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人力资本提升的职业教育培训路径[J].职教论坛,2014(22):58―59.

[13]曹承龙.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的职业教育研究[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47―51.

作者:王金红 林英毅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