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管理论文 > 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的问题及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2-16 14:26:00人气:754

摘要: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职业院校教师面临着许多课堂教学管理问题。本研究从课堂教学环境、课程改革、课堂教学秩序和课堂教学中的人际关系等方面分析了职业院校教师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课堂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课堂教学管理

一、职业院校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影响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管理质量的问题如下。

1.教学环境管理方面

(1)实训场所的软、硬件设施不足,设备和设施更新慢。综合性能强的工作室、实训基地、企业标准化实训车间等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已成为职业院校“教、学、做”的主要场所,反映当前企业的实际生产状况;但是,在对部分职业院校实训基地调查情况来看,多数职业院校的实训基地跟不上企业的步伐,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不利于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同时,实训场所各类教学资源没能全方位、多层次的投入使用,出现实训场所使用紧张或闲置等情况,也未能全面向学生开放。(2)缺乏主题文化建设。职业院校不能忽视实训场所、理实一体化教室的主题文化建设。从调查过程中了解到,很多职业院校实训场所都引入了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如6S管理体系、8S管理体系。但缺乏适当的软装修,走进部分实训场所,看到的是冰冷的设备与工具,缺乏柔软的装饰性物品;对于学生和教师,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与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产生不良的学习情绪与职业倦怠感。

2.教学与实践的管理方面

(1)当前社会新技术、新工艺等变化大,但相关课程改革力度却不够。在课程改革中:①职业院校课程改革比较滞后,职业院校的实践课程改革还处于表面状态。②课程专家、企业专家尚未真正发挥作用,企业、企业专家和相关社会组织未能真正的参与到职业院校的教学与实践过程中,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与市场脱节,产教融合只是流于形式。③作为身在一线的教师,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对市场需要不敏感,与企业联系少,同样影响了职业院校的课程改革。(2)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传统。在课程结构安排中,还是按照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惯例安排。这样的教学内容缺乏弹性,而且内容易重复,缺乏创新,与企业需求脱节,在学习内容上很少给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以教师为主体,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尚未完全改变,综合技能训练方法运用少,没有真正的工学结合、产教融合。

3.教学秩序管理方面

(1)学生自律性差,教学秩序乱。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不良行为往往会影响到教师的正常教学,当教师面对课堂上的不满、冲突和紧急情况时,不管教师给予宽容与体贴,还是批评与惩罚,学生都不领情,甚至视而不见,继续违反课堂规则。因此,为了保障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开展,必须建立健康的教学管理制度,制约学生的不良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2)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的调节热情不高。职业院校学生的问题行为较多,面对这些问题行为,部分教师采取回避或是置之不理等消极态度。部分教师认为管理课堂秩序有时候会导致学生和教师互相矛盾,不如不管。教师在解决课堂中的问题行为时,战略意识缺乏,积极性不高,课堂中持续不断地进行纪律维持,容易造成教师职业倦怠。

4.教学中的人际关系方面

(1)课堂气氛缺乏弹性。和谐的“教”与“学”的过程,需要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创建和谐课堂氛围时无积极的表现,以消极的态度去“教”,甚至是被动地维持纪律;学生也以同样的态度消极地“学”,这样的“教”与“学”无法形成良性的师生关系。教师的教学基础必须要有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有效的师生沟通渠道。和谐的课堂氛围要求教师在自己的角色中发现问题,改变角色,与学生共同维护。(2)忽视了学生对学生的管理。在传统的教学管理中,学生一直是课堂上的被管理者。调查中,部分教师课堂教学中进行分组教学时,随意让学生分组学习,缺乏科学性,被教师点到名当组长的学生,没有能力组织组内成员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完成教师的任务;组内成员纪律涣散,任务完成质量差,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加之职业院校学生本身缺乏竞争意识,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更需要合理地、科学性地进行学生对学生的管理。

二、职业院校教师课堂教学管理对策

1.优化教学场所的环境

(1)优化教学场所。重建和布置综合功能性强的教学场所,与专业设置协调一致,能够满足各专业的实训需要,将原来的实训室、工作室布置成一个既满足理论教学又能满足技能操作要求的教学区,解决“教、学、做”过程中的分离问题。形成具有企业文化,又有生活化、形象化的教育环境,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让学生时刻受到熏陶,融入到文化教育中。合理设计教室和实训场所的环境,对学生的身心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学生与教师在心理上产生共鸣。(2)主题文化教室的建设。教师充分挖掘有限的教学场地资源,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将主题文化与学校的专业相结合,努力将文化育人作用与设备设施的功能相结合,组织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时,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自己动手设计、打造校园文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教学场所更符合真实的工作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工作兴趣。

2.加大课程改革力度

(1)教学与实践两张皮的格局,是职业院校课程改革的突出问题之一。职业院校应加快课程改革,借鉴国外经验,探索适合自己学校的实训基地运行模式。随着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变化,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更新、调整教材。职业院校的每位教师应积极参与到职业院校课程改革和课程建设中去,根据实际工作过程,将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结合起来,让学生得到真正的实战锻炼。真正做到“教、学、做”的融合,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和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2)新的职业教育概念。将“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传统课程的指导下,打破知识结构框架,了解产业变化,研究产业发展,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对接产业需求。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主动积极的学习。

3.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

(1)规范教学秩序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完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管不住学生”是职业院校教师存在的通病,课堂是学习的场所,不是学生娱乐的场所,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一起建立必要的、标准化的课堂教学管理制度,以规则管理学生,使学生在自律的背景下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在学生中的威信,以严生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2)教师积极处理学生中的问题行为。职业院校学生的问题行为较多,面对这些问题行为,赞赏法,先冷后热处理问题行为的效果较好。职业院校的学生学习能力差、纪律差、自制能力差、缺乏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经常故意扰乱课堂纪律,表现出挑衅教师、哗众取宠等行为;教师遇到这些问题时最好不要直接批评,一定要冷静处理,转移所有学生的注意力,让犯错误的学生自己收敛起来。但是,冷处理并不意味着不处理,可以在课后与学生单独面谈,指出学生的不良行为,并及时对错误行为进行纠正,避免课堂中的混乱及不必要的师生冲突。(3)惩罚必不可少。奖罚分明,有助于维持课堂秩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性。教师在实施惩罚时,不能因少数学生的错误而惩罚全体,应遵循教学原则,让犯错误的学生领悟到自己所犯错误的严重性的同时,对其他没有犯错误的学生给予肯定。对个别身心较特殊的学生,还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

4.转变教师角色,共建和谐课堂

(1)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在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基础。要营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有效的师生沟通渠道,教师必须要转变角色,从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转变为活动的参与者、服务者、伙伴。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是学习共同体,是共生关系、伙伴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的主角,大家都在学习中学会学习,都在为别人的学习提供服务。当学习中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和学生因共同的学习目标,成为学习共同体,一起完成学习任务,及时提供建议和意见,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分享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2)人人都是“管理者”。为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与学生共建班风、学风,人人参与管理,人人都是“管理者”。积极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减少对课堂气氛的负面影响,培养学生为班级争光的集体荣誉感。

参考文献:

[1]张欣.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中职学校教师课堂教学管理策略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

[2]卢小萱,龚谦等.在工学结合中影响教学管理的因素及对策探析[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2(5).

[3]崔正华.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课堂管理的困境及策略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7.

作者:张欣 谢春霞 邓振利 单位:成都市技师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