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学管理论文 >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教学管理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教学管理研究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6-06 06:22:00人气:414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随之蓬勃发展。近年来,尤其是来华医学类留学生数量保持较快增长的趋势。来华留学生的数量增多,也给留学生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国际医学人才是工作的重心。本文浅谈目前我校临床医学留学生(MBBS)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临床医学;留学生;MBBS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我国的留学生教育已经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其中临床医学留学生本科学历教育已经在所有留学生本科学历教育中处在第一位。如何把招收进来的留学生教育好,培养出一批知华、友华的高素质毕业生,是留学生教育的最终目标。为保证我国医学教育的质量,教育部于2013年对开设临床医学医学学士(BachelorofMedicine&BachelorofSurgeryMBBS)项目的54所院校进行了专项工作检查,取消了一些院校的办学资格,对招生的数量也进行了严格的控制。浙江大学自2006年开始建立全英文授课的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成建制地招收来华留学生。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体会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创立品牌效应是吸引优质生源的重要途径。

1现状分析

教育部2010年9月制定的《留学中国计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使我国成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家,留学生数量要达到50万,其中学历生人数要达到15万人[1]。”《2014年度来华留学调查报告》中显示,留学生的数量已经达到377054名,最近几年呈直线上升的态势[2]。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医生是被人瞩目和受人尊敬的职业,进入医学院校学习是很多人的梦想和孜孜不倦的追求,但是门槛高、费用昂贵,让很多人望而却步。国际医学教育学会、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先后在2002、2003年“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本科医学国际教育标准”,无疑极大地推动了医学教育标准的国际化,促进了医学留学生跨国学习的长足发展[3]。为使医学留学生教育步入国际化走向正轨,在2007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来华留学生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这标志着我国的医学学士学历教育有了质量指导依据[4]。2006年全国共有30所院校开设了MBBS项目,浙江大学就是其中之一。本项目是浙江大学惟一一个以全英语教学的本科留学生教育项目,同时该项目也被列入浙江省教育厅国际化专业重点建设项目。截止到2014年底在校留学生为484名,占全校本科留学生的26.8%。MBBS项目8届共招收791名学生,其中已毕业4届学生,合计275名,淘汰率约为25%。虽然在办学过程中逐步积累了较丰富的留学生教学和管理经验,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管理体制,在2013年教育部对MBBS项目进行专项工作检查中得到专家的一致肯定和高度评价,但是无论在教学还是日常的管理都还存在不足。

2存在问题

2.1教学方法陈旧

为了与国际医学教育接轨,借鉴而来的PBL/CBL等小班化教学在本土医学生中已经广泛使用;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整合课程,在七年制、八年制教学中也得到应用。但是在留学生中还是按照中国最传统的授课模式,教授的内容是按照学科门类、授课的方式是灌输性的,启发式的、探讨性的授课模式很少,学生觉得比较枯燥。

2.2授课语言问题

从2014年开始对所有授课教师都进行了课堂评价,其中有75%以上学生希望教师提高英语口语水平,增加课堂互动。随着海外引进师资的增加,语言问题得到部分的解决,但是还有部分学科师资比较匮乏,教师和学生之间在课堂上可能是无效沟通,部分教师受到语言环境的限制,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读课件。

2.3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进行随堂的授课评价、阶段的课程评价以及课程建设评价,但是很多学生为了应付,没有认真填写评价表,造成收集的信息不全,没能达到预期的目的,还无法建立起有效的反馈机制。虽然出台了一系列详细的规范化管理制度,但是到具体部门或者教研室落实程度不一致,导致学生觉得有失公平。

2.4临床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的医疗大环境,学生直接接触患者的机会越来越少,再者附属医院研究生、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本国的实习生、进修生等已经占用了大量的临床教学资源,再加上留学生汉语水平薄弱,与老师及患者沟通不畅,临床实习阶段在临床技能方面的训练不足。

2.5未开发英文界面的教务管理系统

教务管理系统是学生进行自我动态管理的主要工具,由于没有英文界面,学生无法自行选课、查分、补考/重修申请。虽然我们提供给学生一个操作说明,但是学生还是经常会照猫画虎,造成一些人为的问题。

3对策建议

3.1逐步改变教学方式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到课堂上来,而不是我们通过考勤的手段强迫学生来上课。部分留学生在国外已经获得本科学历或者研究生学历,接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另外他们从小的教育模式就是各抒己见,因此对我们“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其不适应。他们会比较喜欢讨论式的教学模式。根据留学生的特点及我们目前的教学资源,逐步实现小班化的PBL教学方法。

3.2开设临床前技能训练

为了弥补在临床上实践教学不足或者为了进入临床前能够得到充分的训练,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在临床技能中心进行为期2个月的临床技能训练,掌握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基本技能。在技能训练中,根据国情不同,适当增加一些项目(如静脉采血、注射等)。

3.3对优秀教师及课程进行奖励

为了鼓励广大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参与,在学院大会上进行表彰。每学年根据学生的评价选出10名优秀教师进行表彰;同时遴选4门优质课程给予奖励;学院每年重点建设一门留学生课程。

3.4开展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MedicalStudentsRe-searchTrainingProgram,MSRTP)已经实施多年,有兴趣的学生很早就加入到科研队伍中,有些学生利用这个平台,激发了科研方面的潜能,发表一些高质量的论文。部分留学生也有非常浓厚的兴趣,我们收集了部分有意向带留学生进行科研训练的教师信息,公布给学生,学生自行联系导师,撰写立项申请书,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评审和做好过程监管。

3.5增设医学汉语课程

由于患者不可能都能够用英语交流,留学生汉语水平又薄弱,临床上学生想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就很难。因此,除了国际教育学院开设的基础汉语、医学汉语、中国概况之外,医学院拟开设系列医学汉语课程,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同时准备每年定期举行汉语情景剧大赛,激发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热情。

3.6建立骨干师资库

医学院打算建立骨干师资库,遴选出一些热衷于教学的教师。打造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在晋升条件上及职业发展规划上给予特殊政策。为完成大学的基本职能、核心职能―――教学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3.7让学生参与管理工作

留学生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来自40多个国家,价值观、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单独依靠我们为数不多的管理人员来做好服务工作,难度很大。同时部分留学生很乐于参与管理工作,有一些非常好的思路和良好的执行力。因此,我们成立了3个志愿者服务队,分别负责学业、文体活动及日常事务。借助他们的力量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一些想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留学中国计划[R].2010.9.3.

[2]CUCAS.《2014年度来华留学调查报告》[EB].www.eol.cn/html/lhlx/content.html#01.

[3]黄正.提高来华留学生医学教育质量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2:22-23.

[4]教育部.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教育(英语授课)质量控制标准暂行规定[R].2007.8.17.

作者:樊立洁 杨晓蕾 罗梦淇 赵丹丽 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