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美术教育论文 > 高等美术教育下的陶瓷雕塑教学创新

高等美术教育下的陶瓷雕塑教学创新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3-02 14:03:00人气:416

摘要:近些年来,蓬勃发展的陶瓷雕塑艺术,已经成为了当前美术界比较活跃的领域。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对该类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加大,许多高校开始设立雕塑专业,培养陶瓷雕塑专业人才。因此,文章针对高等美术教育影响下的陶瓷雕塑教学创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高等美术教育;影响;陶瓷雕塑教学;创新研究

引言

在艺术发展史上,陶瓷雕塑是最早出现的雕塑类型,在雕塑艺术体系中是一个比较大的分类。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对于陶瓷艺术这类专业性人才需求的大量增加,开设该专业的高校数量也在不断增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各大高校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成果不尽人意,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教学成果不好等,就目前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多角度地给予了解决的建议。

一、陶瓷雕塑教学面临的问题

(一)民族特色不明显。目前,在我国艺术高校里,陶瓷雕塑专业主要的培养目标如下:第一种是培养实用型的人才,这样的人才主要是面向企业,其目标是去培养陶瓷艺术设计方面的专业人才;第二种主要希望是在艺术方面有所造诣,希望能够培养陶瓷雕塑艺术家,这样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能够在这一艺术领域上取得突破。但是这两种培养目标所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很单一的,并没有以培养学生的陶瓷雕塑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为主,而是具有非常强烈的目的性。在这个过程中,因此也忽视了我国传统文化在陶瓷雕塑艺术上的展现和融合,在教学效果上体现出来的就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民族特色。

(二)不同高校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近些年来,很多艺术高校都开立了陶瓷雕塑专业,但是由于这些高校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其所擅长的艺术教学种类不同,导致该专业的教学水平相差较大,有的学校的教师没有足够的艺术认识和艺术修养,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艺术上没有很高的造诣;也有的高校老师缺乏教学经验,虽然具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和陶瓷雕塑能力,但是不能够准确的地授给学生,使得学生对于陶瓷雕塑的认识和对其能力的培养也具有瓶颈。

(三)陶瓷雕塑教育专业发展过快。陶瓷雕塑教育事业的发展,与其他的传统艺术类专业相比之下要快一些,因为瓷器在中国发源,瓷器雕塑在中国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在现代社会,国家需要大量的专业性人才从事这一行业,以保证我国陶瓷雕塑事业能够有人传承,并且能够发扬光大。但是,任何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都不能操之过急,过快的发展也导致了该专业在发展过程中根基不稳,尤其是在高校不断扩招的大环境下,该专业发展模式过于自由化,很多艺术修养参差不齐的学生都进入高校学习该专业,很难使得陶瓷雕塑专业的传承和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陶瓷雕塑这一专业的发展需要一步一步稳扎稳打,从提高教学质量做起。

(四)忽视理论课程的发展。自陶瓷从中国出现以来,有无数文人墨客、能工巧匠在陶瓷上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挥动自己的画笔,记录自己的艺术生活和奇思妙想,进行各种各样的艺术创作,但是这些都只是停留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上。从古至今,很少有人把以往的雕刻技术和艺术评判进行整理,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来作为该事业不断发展的框架和依托。而在现在的大部分高校中,陶瓷雕塑的理论课程仍然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进行实际创作,不断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艺术品,却很少能从感性走到理性,形成学生独有的特色或者一个完整的陶瓷雕塑艺术体系。这些因素导致我国现代的陶瓷雕塑发展不够均衡,在教学中就会体现为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够理想,因为没有理论的支撑,学生的创作只是单纯根据自己的想象力,而缺少一定的科学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陶瓷艺术教育的质量。

(五)理论与实践不能结合。当前一些艺术高校中,部分老师只看到了学生在制作工艺上的造诣,而忽视了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发展;有的教师只注重学生理论上的成就,却忽视了学生陶瓷雕塑制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两条腿”不一样长,注定走不长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应该相互结合,才能够提升学生的整体思维。

二、陶瓷雕塑教学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以学生为本。与初中小学课堂不同,当代大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成年人,教师应当尽可能地还课堂于学生,要求学生主动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反复研究,吃透理论知识。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独立思考,多研究相关理论,敢于挑战权威,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限制学生的思维。

(二)采用现代化设备。在传授系统的理论知识时,可以与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必要时可以采用电子设备、手机APP、胡来女王等现代化设备,以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为目的,举办各种各样的交流活动,来提高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并且在雕塑能力培养过程中,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能力。

(三)以创新为主。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要有创新的观念和创新的意识。艺术创作的过程,是丰富想象力自由翱翔的过程,是各种思想激烈交汇、碰撞的过程。陶瓷雕塑作品的创作,对于学生多维空间设计、空间构思能力、艺术造型能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1.教师不仅自身要在理论学习和艺术创作中能够有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同时也要鼓励学生积极创新。学习理论知识,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在实际的艺术创作中进行创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互为补充。2.教师要通过教学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在理论创新的基础上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主动创造的思维和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理论的能力和不断发展丰富理论的能力。3.教师要树立以创新为主的教学观念。陶瓷雕塑理论课程的改革和创新,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水平。只有教师队伍水平提高,才能够提升教学水平。改革创新后的教师队伍,必须要有很强的综合素养,不仅能够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也能够对理论进行创新;教师不仅能够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和艺术创作能力,也要不固步自封,以发展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品。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竞争意识,才能够在陶瓷雕刻艺术教育时,完成高质量的教育。4.学校要注重教师团队的培养。从高校的角度来讲,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加强当前教师团队的建设。要从整体上提升教师团队的创新能力,挖掘有发展潜力的教师,并鼓励其发展;树立综合素质强的教师榜样,培养教师的团队意识,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水平。除此以外,还要能够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进相关的优秀的艺术人才,让高校的教师走出去,与优秀的教师和艺术人才进行交流,吸引更多的陶瓷雕塑教育人才回国,推动陶瓷教育事业的发展。5.要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从现实、心理、情感三个空间维度,多角度培养学生对于空间的感知力和掌控力,多欣赏名家之作,解析经典作品的空间构思思路,丰提炼相关理论知识,在理性和感性两个方面增强学生的空间感。

(四)建立多维度的教学评价体系。在课堂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以及先进的教学手段,为学生传授知识,在检验教学结果时,可以建立多维度的评价体系,不再以学生的平时分数和期末作品分数作为全部的评价指标,而是能够考虑更多学生关于理论创新和艺术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延伸课外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在自主学习的维度也能够给予学生一个考核的标准,从而更加全面地对学生的能力有一个考核。

(五)培养创造性思维。由于陶瓷在中国的历史源远流长,几百年持续不断完善的经典之作,无论是在形制色彩上都非常的具有系统性,在研究前人作品时,学生要能够多揣摩这些经典之作的特点和文化底蕴,在经典作品上深化自己的理解,从审美、技法、思想内容上都能够在理解前人经典的基础上,也要有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对于艺术家来说,个人的创造力是极其重要的。要能够超越经典,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和现代艺术相结合的作品,首先要解决学生思想认识的问题,要求学生能够继承传统的优秀文化,在其基础上更好的融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六)设立分课堂。所谓的分课堂,就是把课堂的一部分时间交给老师,让老师来展开教学活动,另外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由讨论。分课堂这种教学形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也能够提高学生对于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够保持学生所学知识的专业性,同时也能够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提升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雕塑领域繁荣昌盛,大众对于陶瓷雕塑的审美也不仅停留在对过去传统作品的欣赏上,也更加要求具有现代气息,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当前开立该专业的高校要能够应势而趋,注重综合性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能够满足社会需求、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专业人才,所有的高校都任重道远。各大高校要注重雕塑教学的传承和创新,要改革当前的陶瓷雕塑教学模式,注重课程和设计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观念,致力于提升学生的雕塑艺术创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向杉.陶艺在个性化人才培养中的实践与探索[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7(13):251-252.

[2]李燕.陶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教育与职业,2016(07):157-158.

[3]戚宇.雕塑教学中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策略研究[U].艺术评鉴,2016,(01):139―140.

作者:赵英键 单位:广西艺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