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作用
让幼儿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点问题,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正是如此,它强调了生活与教育息息相关,特别是在我们幼儿园的美术教育中,教育应该以生活为中心。幼儿生来就是热爱艺术的,喜欢各种形式的艺术活动,在开展幼儿园的美术活动时,教师应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在活动中贴近幼儿的生活,联系幼儿的生活经验,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位的美术教育模式。
一、选择生活化的教育内容
美术活动的内容必须立足幼儿的生活,教师应创造机会让幼儿感受自然,用心感受生活,最大限度地给予幼儿感受美、欣赏美的机会。另外,无论是平时的美术教育活动还是根据幼儿生成的美术活动,其内容都应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让幼儿真正地表达美、创造美。幼儿园的幼儿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结合幼儿的生活,用幼儿熟悉的生活内容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引导幼儿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作品。另外,我们的主题活动也应该来源于生活,这样更容易被幼儿接受,也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在各色艺术作品中,教师能看出幼儿的奇思妙想。
二、营造生活化的活动环境
富有美感的环境氛围也是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美,但并非所有人都具有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教师能为幼儿创设生活化的环境,并且具有一定的美感,幼儿就能从中得到启发,增加审美经验,更具有表达创造的欲望。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活动时,不能只重视课堂内的教授,还应该重视美术环境和氛围的营造,创设富有美感的生活化情境。例如,在“过新年”的主题中,幼儿描绘过年的场景的时候,教师可先和幼儿在教室内进行装饰,在教室的门上贴上福字,门口挂上红红的灯笼,窗户上也贴上一起制作的窗花,这样的喜庆氛围不仅能让幼儿更真实地感受过年的氛围,还能使幼儿清晰地认识到过年的习俗、特征等。除了创设生活化的美术课堂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走出课堂,在大自然中感受美、创造美。例如,在“我们在春天里”这个主题中,教师可将探寻春天秘密的主动权交给幼儿,和幼儿一起走出教室,去寻找春天的秘密。有的幼儿根据自己在自然角和校园中找到的春色,用勾线笔勾勒花朵,为花朵着色,描绘出自己心目中最美的花朵;有的幼儿设计了各种各样的风筝,用丝带、KT板进行装饰后,创设了一幅放风筝的美好画面……幼儿在充分感受、观察的过程中,会感受到春天的变化,了解春天的特征,从而激发自身积极探索的兴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选取生活化的活动材料
陶行知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运用天然材料开展教育活动,可以让幼儿获得真实的感受。”材料是美术教育活动的重要工具,贴近幼儿日常生活的材料是幼儿所熟悉的,也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创作灵感。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将材料生活化,不仅能将生活中的材料加以利用,也实现了美术的教育价值,二者巧妙结合的方式能让幼儿玩着学、学着玩,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丰富的材料,有许多废旧物品稍加改造后也能成为灵动的艺术品。教师可将幼儿生活中常见却容易被忽视的一些废旧物品作为活动材料,进行再创造活动。例如,教师可引导幼儿主动搜集家中的一些废旧物品,然后进行再加工。例如,卷纸用剩后的纸芯筒在活动中就能发挥大作用,幼儿会把纸芯筒涂上橙色,再用橙色和黑色废纸做出小狮子的头像和尾巴,贴在纸芯筒的上下两端,一个可爱的小狮子就完成了;用过的一次性纸杯也是创作的好材料,将杯子倒扣,将彩纸做成圆锥体粘上去,做出窗户和门,一栋栋小房子组成了美丽的村庄;还有光盘、报纸、纸盘等,在幼儿的手中,这些废旧材料都能成为精美的作品。大自然蕴含着丰富的材料,能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许多天然的材料。例如,在“秋叶飘”这个活动中,教师可和幼儿一起到校园中寻找树叶,让其充分感知树叶的特征。回到教室后,幼儿会将树叶进行组合,大家相互讨论、大胆想象,创作出各具特色的树叶粘贴画。此外,在大自然中,贝壳、石头、木块等材料,都可以成为幼儿创作的天然材料。总而言之,在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应通过选择生活化的美术教育活动内容,营造生活化的活动氛围,借助各种生活化的美术材料,实现美术的生活化教育,使幼儿在美术活动中产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美的追求和创造。
李嘉 昆山开发区青阳港幼儿园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