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美术教育论文 > 学龄前儿童涂鸦式美术教育

学龄前儿童涂鸦式美术教育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0-18 08:21:00人气:445

摘要:学龄前儿童的涂鸦行为是其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绘画经历,涂鸦形式绘画是学龄前儿童对视觉美的感性认识和表现方式。在学龄前儿童的涂鸦期,教师要将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特点与美术教育手段相结合,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天性,合理地引导学龄前儿童的绘画表现方式,促进学龄前儿童思维能力与绘画表现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涂鸦美术教育思维方式

一、学龄前儿童涂鸦的基本特征

绘画作为一种符号表达形式,是人类心智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笔者以美国美术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维克多•罗恩菲德的理论为基础,分析前运算阶段学龄前儿童的涂鸦特征。这一阶段的学龄前儿童普遍以涂鸦作为基本的绘画形式,并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这一阶段成为绘画中承上启下的重要时期,具有与语言相似的功能。

1.学龄前儿童涂鸦的心理特征

学龄前儿童因表达能力的限制,迫切需要一种较为便捷且易于理解的表达方式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涂鸦形式完美契合了这一阶段儿童的心理特征。涂鸦的过程也是学龄前儿童自我总结的过程,在满足儿童心理的同时,可以帮助学龄前儿童建立自信心,认识自我并得到自我认同。学龄前儿童涂鸦开始出现具象性形态和抽象性线条,逐步形成最初的个性倾向,这种倾向会在其一生中保留痕迹。他们虽然不懂艺术,却明白涂鸦在信息传达上的“意义”,会自由创作属于自己的多彩世界。涂鸦既是一个自我表现的舞台,又是一种倾吐内心的语言。涂鸦式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学龄前儿童了解内心世界,引导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其良好的个性品质、道德行为,让学龄前儿童的个性从一开始就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发展。

2.学龄前儿童涂鸦的表现特征

随着学龄前儿童适应能力的不断增强,家长会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让其独立完成简单的事情,如穿衣、吃饭、收拾玩具等。虽然学龄前儿童能力有限,缺乏知识和经验,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渴望独立参加实践活动并从中体验成就的迫切心情。“一旦儿童开始反复他的动作时,我们就可以确定,这个儿童已经发现了以视觉来控制动作,从这时候起,儿童会有意识地上下或左右地画线,但还经常把可以控制的线条与不能控制的动作混在一起。”①88大部分学龄前儿童不具备运用语言形式准确表达内心想法的能力,而是倾向于以涂鸦的方式描绘自己构想的空间,运用自己喜欢的形状、线条、颜色等自由发挥。因此,美术教育要格外重视学龄前儿童行为的自觉性,使学龄前儿童的个性发展与教学目标方向一致,为学龄前儿童的个性发展提供有利的成长条件。

二、学龄前儿童涂鸦的美育导向

学龄前儿童涂鸦区别于商业涂鸦,是一种没有束缚的绘画形式。儿童涂鸦作品中线条、图案等抽象的内容既体现了学龄前儿童内心世界的天真趣味,又流露出他们试图与他人交流、分享的迫切心情。在美术教育中适度规范学龄前儿童的涂鸦行为,将有利于学龄前儿童形成正确的审美取向和创造性思维模式。

1.规范学龄前儿童涂鸦的盲目性

早期的涂鸦教育会影响学龄前儿童思维的发展,通过良好的涂鸦氛围、积极和适度的引导训练,将会大幅度提高学龄前儿童的发散思维与审美能力。对于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与课堂教育同等重要,家校合作是促使学龄前儿童不断进步的有效方法。观察学龄前儿童的成长过程,可以发现不少学龄前儿童从两岁左右起对乱涂乱画很感兴趣,他们的作画方式与成年人有所不同,对画笔的接触让他们感到兴奋,兴起时不论画纸、书本或是墙面、地面,只要是能画的地方,他们总想留下自己的符号。这是学龄前儿童的共性特点,也是很多家长感到烦恼的地方。面对学龄前儿童杂乱无章的涂鸦行为,家长要正确对待,不可因为怕脏怕乱而随意斥责,打击学龄前儿童的自信心,要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指责或限制学龄前儿童的天性。学龄前儿童涂鸦不受环境牵绊和规则限制的直觉创作更富有艺术生命力,每名学龄前儿童都向往无拘无束的自由创作空间,这种开放性的环境会增强他们表现的欲望。“我们必须牢记:教室学习的一项贡献,便是可以自由地交换意见,以及在群体活动中发展思想和运动力。假如这种自由被扼杀了,那么,创作活动便不会兴盛,但是我们一定要能辨别秩序混乱以及创作活动中交换意见的自由。”

2.激发学龄前儿童涂鸦的创造性

艺术教育如果能在早期形成,便会有极大可能造就出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人。美术教师不能仅仅着眼于课堂的规范教学。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所不同,对于绘画本身不设标准答案,更多的是天性使然,画什么样的线条、配什么样的颜色、用什么样的材料等,都根据画者自身的喜好,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形式。在学龄前儿童阶段利用好绘画的特性,可以有效引导他们的审美取向,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富有创造力的表现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重复练习也不必以技巧取胜。在涂鸦创作中,情感的创造力占据主导因素。在学前教育期间如果受到教条式的限制或批评的压力,学龄前儿童的涂鸦创作就会受到抑制,从而转向模仿式表达,导致学龄前儿童对原创缺乏自信、产生畏惧心理。因此,美术教育要尽可能避免对学龄前儿童的外界干扰,给他们创造出一个能够自由活动的空间。

三、学龄前儿童涂鸦的教学方法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想象力是发现、发明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对于学龄前美术课堂实践而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首要任务。针对学龄前儿童涂鸦式美术教育,在材料的选择上要格外重视,要积极分析材料特性,正确把握不同绘画材料所产生的特殊肌理效果,以恰当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

1.蜡笔画涂鸦教学

蜡笔画是一种传统的儿童画形式,适用于相对粗糙的纸面,依靠附着力固定画面,但不可反复叠加各种颜色,以擦、涂等方式表现色相,艺术效果既可透气鲜艳又可沉着稳重。学龄前儿童涂鸦作品可以创作在纸、板、布等材料上,表现形式自由,结合笔触的长短、肌理的变化、色彩的搭配、独特的造型,将事物以图画形象再现。这是学龄前儿童感受线条变化、了解肌理规律的有效途径之一。

2.手指画涂鸦教学

手指画独特的艺术魅力给学龄前儿童带来了无穷的乐趣,在实践中易于操作、效果丰富、色彩单纯,并且具有其他教学形式所缺少的游戏性。手指画在教育领域获得了良好口碑。学龄前儿童通过游戏和观察的形式,以手蘸取颜色在空白处印压、涂抹,以直接触觉的方式加深对不同材质的认知,表达内心的想法。在学龄前儿童成长阶段,良好的涂鸦环境可以自然提升其艺术潜能,促进其大脑与眼睛、肢体的协调发展。

3.水粉画涂鸦教学

水粉画是介于油画与水彩之间的一类画种,属于水溶性质地。当大量清水与不透明的水粉颜料相结合时,会产生类似水彩的效果。虽然在透明性方面无法与水彩画相比拟,但水粉画具有很强的覆盖力,具有易于修改的特点。在调色时,水粉画一般不会使用过多的水分稀释,而是采用白色调节色彩明度,这一点与油画的绘制方法相似,都是具有遮盖力的颜料。水粉画吸收水彩画与油画的调色方法、用笔技巧,不断发展并形成自己的技法体系。在学龄前儿童美术教育中运用水粉画,有助于学龄前儿童对不同的颜色形成认知,以轻松、大胆的心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4.水墨画涂鸦教学

水墨画在中国画发展历程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以传统的绘画形式流传至今,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性格、心理、气节等文化底蕴,以鲜明的风格特色在世界画苑中独具体系。水墨画与学龄前儿童涂鸦式教学相结合,可以使学龄前儿童从小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为传承中华文化储备实力。水墨画涂鸦会促使学龄前儿童逐步理解水墨画中简洁、概括、留白、晕染等绘画形式,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龄前儿童在临摹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作,添加内心想法,大胆表现自己的所感所想。教师不可拘泥于标准的造型和固定的色彩,只追求技法表现而忽视学龄前儿童的创造力,要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龄前儿童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水墨画涂鸦作品。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龄前儿童的接受能力,循序渐进地导入课题,结合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经典戏曲等传统文化形式激发学龄前儿童的表现欲望,培养他们对人物形象的表现能力。

5.水彩画涂鸦教学

水彩画是以水为媒介调和透明的水性颜料在纸本上作画的独立绘画种类,水色交融时所产生的微妙效果是其他绘画种类难以实现的。水彩画具有透明性、偶然性,学龄前儿童在实际操作时会使感受到一层颜色与另一层颜色碰撞时所产生的渐变效果。当颜色重叠后,学龄前儿童可以直观地欣赏水、色相溶的过程,时而灵动、自由,时而静谧、沉着。在教学中,运用水彩的特性可以给学龄前儿童带来无限的惊喜,满足他们对于色彩的探索欲望,体验水色酣畅淋漓的明净之美,在观察、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对色彩变化的敏锐感受力。

结语

学龄前儿童的涂鸦行为是其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教师在这一时期要格外注意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变化,以学龄前儿童为中心,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在保证其天性的同时,启发学龄前儿童认识美并主动了解相关的美术知识。家庭与学校要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将正确的创作形式贯穿学龄前儿童涂鸦创作的始终,使学龄前儿童在创作中提高动手能力、自信心,增强创造性思维,传递给学龄前儿童以原创为美的观念。在学龄前儿童涂鸦绘画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龄前儿童的天性,使其自由发挥,这样其创作出的绘画作品才会更具童真趣味,更符合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陈旭.涂鸦式水墨画在儿童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作者:崔硕文单位:延边大学美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