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美术教育论文 > 美术教育中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美术教育中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的应用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9-20 14:25:00人气:835

【内容摘要】

由于历史原因及当时社会的需要,西方写实绘画及其教学体系在中国得到发展,影响甚大。各种特定因素的存在,使写实绘画的直观特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传统教学模式得以兴盛发展。但从现今多元化发展的大环境来看,原有的教学模式存在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文章从美术院校基础教学面临的种种问题入手,对基础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质疑。提出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通过对其分析运用,以期解决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 式多元 化层次化 个性化

人们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不应是单一的技能传授过程,而应是综合多方面知识融合、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如果基础教育的实施存在偏颇,会影响到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和美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本文将探讨的范围限定在绘画基础方面,如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将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有效的应用,势必对美术基础教学有所帮助。

一、对美术教育所处大环境中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出质疑

(一)绘画表现千人一面,缺乏意识形态多元化

传统教学中教师向学生传授如何理解、观察表现客观对象时,强调目之所见的重要性,先入为主地让学生学会了用一致与标准的方法来观察、认识事物。一双眼睛替代了所有的眼睛,让热衷于美术的学生用单一方法进行枯燥重复的基础课训练。随着现代美术的多元化发展,人们表现美的意识形态也逐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迈进。基础教育模式领域中,逐渐形成多元并存及并进的新局面,个人自我表达日益凸显,使多元化成为今后美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教学内容重复影响教育理念素质化

传统课程安排都是从几何形体到静物、石膏像、人像、人体等内容的重复,看似循序渐进,但内容均以写实绘画为基本要求。这导致课程变化流于形式,大量的时间花费在模仿细节的真实或追求某种效果方面,学生学习兴趣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这将教学内容的统一性与完整性割裂,只是对各自阶段项目的表层训练,而没有将整体和联系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未使内容设置与训练时间合理化,造成学生技能单一、认识狭隘。要实现转变的任务,就要改变课程的重复性应用并适应社会需求的普遍现状。这要求学校建立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采用以美术思维、创作思维为主的培养模式,强调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使学生通过本科教育适应社会的多种需求,必须对课程设置及内容进行重新思考。

二、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的探索

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是注重美术规律的教学体系,具有兼容并济、多元化的特质。不仅能延续承接以往教学体系中优良因素,又能自我发掘积极的、发展性的新因素。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能顺应时代要求、素质教育的理念,使学生受众面广,素质得到加强。具体在实践中的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用多元化解决单一规律的问题,深入理解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

在绘画基础教学中,常常局限于写实、再现技能的训练,应该同时加入不同的视觉形式语言,进行各类美术视觉创意上的实践,将新视觉思维与传统结合,丰富原有的基础教育。如同写实与表现是造型中两类表达手段,当它们相互补充时,能为解决具象范畴内的问题提供良好的解决依据。而单纯作为绘画基础的写实训练,今后也应发展为现实手法,在保留客观元素的基础中融入自我感受,不仅是再现,也要丰富写实的技法及内涵。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个性化,表达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对美术基础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多元化、表现性绘画自身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拥有着巨大的展示空间,在通过融合与借鉴丰富表达方式后,学生的个性呈现精彩纷呈。多样化的规律性基础教学也符合科学的教学原则,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发挥自己独特优势。由此,进行合理的规律性基础教学并遵循其规律,不仅符合学科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特点。

(二)强化针对性、层次化、规律性基础教学规律,发展学生个性

1.将综合性训练与专门性训练相融合传统的综合性训练占用时间比例大,并将造型与技法训练混在一起,以致许多学生不能针对性地解决问题。一张习作画的时间过长,也使个人观察与创作的敏感性降低。规律性基础教学进行的是专门性训练,比如在基础绘画中对平面形态、直觉表现、空间再现等进行专门训练,针对性较强并减小了训练难度,可以较好地解决具体问题。规律性基础教学在训练中用时不多,短期训练中学生的新鲜感和敏感度也没有消失,直觉性和敏锐力也得以增加。此时再与综合性训练互补、调和,会达到较好的效果。

2.灵活运用教学模式,丰富层次化规律性基础教学不仅体现在教育对象上,也体现在教育方法中,层次化让教学理论基础具体化、系统化,有层次、有计划地进行。具有层次化就应有相应的质量标准,教学内容要求必须建立在不同层次化高度的认识上。这不仅仅停留在客观再现的层次上,而是上升为造型表现的层次,能独立运用表现语言进行各种视觉形式的创造。以往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能力存在差别,个性层次有差异,有的理性、有的感性,对不同的类型学生用层次化区别对待是教育方法灵活性的体现。因此,应强化针对性、层次化的规律性基础教学模式,以达到发展学生个性的目的。

结语

规律性基础教学需要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呈现多元化、层次化、个性化,优化教学规律,使规律性基础教学规律在整个教学各个方面层层渗透。通过调整后所遵循的教学规律更能够适应现代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社会的多方面需求,使学生美术素养得到全面提高,为今后的发展拓宽道路。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王朝闻.美学概论[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3]V•罗恩菲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4]鲁道夫•阿思海姆.对美术教学的意见[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5]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王红宇,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薛欣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