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探究
德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质量。虽然数学学科是一门理科类的学科,但教师也应该根据教材内容,有意无意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但可以掌握数学知识,还能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具备高尚的道德修养。
一、具备高尚的人格魅力
教师作为学生人生的导师,是学生学习的楷模,要具备一定的人格魅力,不仅要有优秀的学识、专业的知识储备,同时还要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从个人修养、情趣、品质、气质等方面吸引学生,就像蜡烛一样,想要更好地照亮别人,首先就要燃烧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做到身正为范,成为学生道德的标杆。作为课堂教育的实施者,教师首先要具备正向的情感,具备良好的社会品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让自身的教态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仪表是否端庄,语言表达方式是否合理,都会在无形中对学生产生影响。因此,教师要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崇高的敬业精神,关注“身教重于言传”的效果,让学生受到教师自身言行的鼓舞,让德育教育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进行渗透、强化。教师要让学生具备坚强的品德,并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对学生产生该有的影响力、感染力。
二、打造良好的课堂环境,形成优良的课堂文化
教师可以结合多元的教学策略,让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并借机渗透德育。良好的教学策略有很多,比如小组合作教学法、研究性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分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来看,倘若教师针对数学定律、定义、概念的传授只采取口头的方式,起到的效果并不是很好。数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总结、归纳,最终得出结论。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形成团队精神,懂得如何与同学和谐相处。此外,实施小组合作教学法之类的学习方法之前,教师需要让学生懂得一个观念―学生的学习需要对自己负责,同时还要帮助小组内的其他成员学习,要为其负责。这样能够让学生知道,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存在个人目标、小组目标的相互依赖关系,教师要让小组内的所有成员团结一致,这样才能取得集体的成功,并促进个体的成功。形成数学课堂文化,不但要展示教师的个人魅力,让学生形成班级的团队精神,同时还要给学生创设优质的课堂氛围。数学课堂上出现的难题主要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锻炼,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勇敢探索精神,并使其坚持真理。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出这样一道题:在一艘船上,承载了80只羊,43头牛,请问这艘船上的船长年龄有多大?很明显,这个题目有点不合常规,从常规的思想来看是不能做的,但是如果学生具有自信,坚持真理,懂得变通,同样也能够“解”出来。数学教师可以以此为契机,进行德育知识的渗透。
三、结合数学历史背景,让学生懂得数学发展史
德育教育体系中包括了爱国教育、民族教育,数学教师可以将我国数学史上名人取得的辉煌成就讲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其强大的榜样示范作用下,学习中国的数学家勇敢探索、尊重科学、敢于坚持真理的科学态度。比如,我国的数学家陈景润为了证明“1+2”的定理,多次在逆境中接受挑战,锲而不舍,顽强不息,他的事迹能影响学生的理想追求。教师要让学生志存高远、执着求真,懂得数学领域的每一次发明创造都具有革命性的胜利,凝结了人类的诸多智慧。这个探索与创造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开拓与创新精神。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同样是一种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比如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购物,以及信息软件、精密仪器等都与数学有着紧密的关系。教师要让学生懂得数学的重要性,进而更加喜欢数学,形成科学精神。综上所述,数学课堂不仅是帮助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品质。教师要给学生创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一种欢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在情感交融的过程中,受到良好思想品德的熏陶。数学教师要结合德育教育的诸多方面,在课堂教学的点点滴滴中,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具备的德育因素,将思想情感的教育内容进行渗透,将学科教学融合思想教育,形成二者完整的融合体,在教书的同时实现育人的目的。
马婷婷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城北墩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