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德育教育论文 > 传统茶道与礼仪德育教育关系浅论

传统茶道与礼仪德育教育关系浅论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6-03 11:21:00人气:432

摘要:茶道与德育教育和礼仪教育息息相关,抓住茶道与礼仪道德教育的关系,发挥传统茶道的教育价值和影响,可以在礼仪德育教育上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进而有效的塑造受教育主体的价值观念和思想态度,所以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本篇文章也将目光集中于传统茶道,分析了茶道与礼仪道德之间的关系和茶道与品行之间的关系,探究了如何用传统茶道促进礼仪道德教育,有效地培养受教育主体的爱国主义情怀、生活情趣、审美理念和处事态度。

关键词:茶道;礼仪道德;品行;精神;文化

在茶道的研究上我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在我国,茶道已经不仅仅只是品味茶叶的口感,而是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兼具了物质美和精神美。物质的美指的是在品茗的过程当中茶色清新怡人、茶香醇厚悠远、茶味甘爽清冽,即通过品茶让人感受到感官上的满足和享受;而精神之美则是指品茶的过程也是品味塑造的过程,更是精神传递,价值引导的过程。人们在品茶的过程当中心境会发生变化,情绪会逐渐平稳,进而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进入了快节奏时代,而在这样高频率、高压力的社会背景下,茶道往往会让人回归自然、感受自然,让人放缓脚步,使人心神宁静。因此近几年来,茶道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并且逐渐的纳入到礼仪德育体系当中,利用茶道学习来实现修身养性,赋予了茶道更多的教育价值和精神内核,而想要明确茶道如何有效地应用于礼仪道德教育当中,首先则需要了解茶道与礼仪道德之间的关系和茶道与品行之间的关系。

1茶道与礼仪道德之间的关系

中国是文明古国,几千年来中国人民对于礼仪道德给予的关注和重视都是相对较高的,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称号。中国的礼仪道德体现在各个方面,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态度、思想、观念会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一个小小的动作往往就可以有效的反应个人在为人处事上的价值排序。礼仪道德的表现在茶道上尤为明显,茶道在中国有数千年的历史。在古代,茶是人们接待客人最起码的礼仪,在接待客人过程当中茶具的选择、茶礼的实行往往都可以有效的凸显对于对方的尊重。中国的茶道是十分有讲究的,泡茶的流程繁琐且注意事项相对较多。例如倒茶时水占茶杯的比重,奉茶时的手势都大有讲究。此外,茶在中国古代历史当中是交际的一个重要补足品和象征,除了招待客人,古代的新人成婚、邻居走访、君子之间的交流往往都以茶为媒介来凸显对对方的尊重和敬爱,可以说中国的茶道饱含人情教养,从这也可以有效的看出茶道与礼仪道德之间的关系。除此之外,茶道也浓缩了中华传统美德,在长期发展的过程当中,茶文化形成了茶道八德,即所谓的康、乐、甘、香、和、清、静、美。茶道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补充和构成。中国茶道中蕴含道德,也蕴含哲思,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对于茶的喜爱和关注也是相对较高的,所提出的茶道理论也各有千秋。茶道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没有被历史的洪流淹没,反而愈渐璀璨,不断成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茶已经超脱了物质层面需求,慢慢的向精神层次发展,与道德情操和礼仪水准逐渐挂钩,相互影响,使两者都在不断的丰富完善。

2茶道与品行

古人云,茶品似人品,茶道在古人的眼中逐渐超脱了物质,被赋予了更多的精神价值。古人们常常用茶来寓意纯净、高洁、清廉、淡泊的品格,也常常用茶来比喻正人君子、君子如茶、高洁傲岸、淡泊名利,从茶叶的生长特点,就可以看出茶叶与品行之间的关系。茶与其他植物一样,郁郁葱葱,在采茶人每一次采茶结束之后都会长出新的茶叶,预示着人应当自强不息,奋发向上。在制茶的过程当中揉搓、烘焙,千磨万险,最终形成一枚小小的茶叶,预示着人生总要经历磨难,而只有经过磨难的打磨,人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正如君子一样自强不息、百折不挠。茶叶的生长条件并不苛刻,它对周围的环境并没有过多的要求,在种茶的过程中也不需要耗费太大的精力去保养,只需要经过雨水灌溉自然光照即可,这也彰显着君子不择环境,出淤泥而不染;君子不怨环境,自强而不息。茶叶走进了千家万户,在泡茶的过程当中,对于茶具的要求并没有过多的标准,无论是寻常人家,还是文人雅士都可以品味茶叶,而茶叶本身的色泽、香气却并不会改变,彰显君子不媚俗、不迎众、不择人、不势力的品性。茶叶九曲回甘,先苦后甜,彰显着人生先人后己,先难后易,这些精神都与民族品格息息相关,这些精神都可以有效地凸显古代对于君子品性的要求和对于自身的约束标准。现在很多人埋怨周围的生活环境,埋怨人生的挫折,而学习茶道则可以让人们逐渐认识到磨难终究是不可避免的,人应当学会自强不息,不埋怨环境不埋怨一切客观的条件,从自身出发,不断的进步和成长。茶道学习可以教会学习者自尊,自爱,自立,自信,自强,洁身自好,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坚守自我,这与中华文明和中华精神内核息息相关,在茶道的学习当中,可以给人的品性确立以及价值排序带来更多的影响,从茶道着手培育人的品性是十分必要,且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影响和帮助的,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人的塑造效果最强,靠自己感悟得来的观点才是真正属于自己,能对自己的行为方式价值选择带来更多的影响和指导的。

3如何用传统茶道促进礼仪道德教育

3.1用茶道诠释爱国情怀

毋庸置疑,茶道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了几千年而历久弥新。茶道文化是中国民族的特有文化,无论何时何地人们对于茶道的钟爱和推崇都是毋庸置疑的。中国国土面积广阔民族众多,但是茶道文化在各个民族各个地区都有所流传。茶道文化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外在呈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有力代表。学习茶道文化可以让受教育主体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茶道文化学习的过程当中见识中华文化的底蕴,同时也可以借助茶道文化和茶道教育学习历史文化,感受朝代更迭、时代变迁。在悠长的历史当中,中国或中华民族屹立不倒,传承至今,可以让受教育主体感受中国的伟大,进而产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荣誉感,提高受教育主体的爱国主义情怀。现阶段,茶道文化已经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成长逐渐走向世界。尤其是在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中国的文化影响力也在不断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茶道文化已经逐渐走出了国门,受到世界各族人们的喜爱和接纳。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影响力也可以让茶道学习者产生向心力,提高茶道学习者的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中国茶道文化的流传和发展不仅仅局限于茶本身的相关文化。我国在茶道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融入了更多的文学核心观念,例如在陆羽的茶经当中就在茶道文化中融入了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深入的探究了茶学、茶艺、茶道精神。从自然意义和人文意义方面让我国的茶道文化形成了系统,使其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现阶段我国针对茶道文化的书籍已经在世界各地都广为流传,这是茶道文化发展的里程碑,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标志。提及爱国主义情怀,就不得不提及民族统一性,我国一直坚持着一个中国的理念,而茶道文化则可以有效的反馈这一理念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茶道文化是大陆和台湾共有的文化,两地在茶道精神诠释、茶道文化理解上同根同源,具有着高度的统一性和一致性,这也可以有效的反馈一个中国的理念。将茶道文化继承和发扬,有利于海峡两岸更好的交流融合,利用文化来带动经济,利用经济来带动政治,推进民族统一性发展。

3.2利用茶道文化培养勤俭节约的品性,传达和谐社会的理念

现今时代是网络化时代和数字化时代,网络信息技术的推广和普及让现阶段每一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处于信息的洪流下,但是因为网络的规制不够健全,所以在众多纷杂信息当中信息的质量却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信息背后所蕴含的观念、态度也良莠不齐,好坏不一。其中很多消极观念并不利于社会发展,也不利于个人发展,尤其一些拜金主义、超前消费主义的观念更是深深荼毒了众多现代人的思想,进而在社会实践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当中做出错误的选择。而茶道知识的学习,有助于传输勤俭节约的观念和和谐社会的理念,在中国茶道文化当中人们常常赋予品茶更多的精神内核。在陆羽的茶经中就曾指出茶之性俭,且在易经中也曾记载,君子以俭德避难,不以禄荣之,古代君子会友,以茶代酒,用陶瓷杯替代美酒月光杯,在茶宴当中所穿着的服饰多为简约大方、清丽简单的风格,不同于酒宴富贵奢靡。茶宴更可以有效的凸显出我国古代人民勤俭节约清新的风气,这一方面与中华的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历来以自强不息勤俭奋进为美德,对于奢侈浪费攀比的风气并不推崇,因此,茶道文化作为君子文化也被融入了这种勤俭节约的品性。另外一方面这与茶叶本身的自然属性有着极大的关联,茶叶甘醇浓厚清新淡雅。品茶的过程当中,人们常常感觉自己远离喧嚣浮华。因此,对于茶具、茶叶设置也更加考究,更加倡导清新自然勤俭节约,实现两者相呼应,达到物与景相融合的效果,以更好的营造意境。在茶道文化传授和讲解的过程中,则可以通过这些内容来有效的传递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念。从和谐社会理念的角度来分析,和谐社会构建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则在于人人谦卑有礼,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这样才可以达到人与人的和谐,而和谐社会在构建的过程中也需要始终对大自然有敬畏感和敬爱之情,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达到了人与人的和谐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才可以构建出人们心中期望的和谐社会。中国的茶道文化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在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理念上不谋而合,可以有效地传递和谐社会理念。饮茶是中国古代人际沟通过程中的重要手段,在敬茶、泡茶、斟茶的过程当中每一个环节都大有讲究,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凸显出讲求谦卑有礼、以和为贵的理念,在这样的茶道文化影响下,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同时茶道文化学习的过程也是学习接人待物的礼仪的过程,更是熏陶品性、培养情趣的过程。在长期的茶道文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胸襟会逐渐开阔,思想会更为宽广。在面对问题和困境时往往能够以更加平稳的情绪和心态去面对,在这样的情况下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实。

3.3利用茶道文化培养生活和审美理念

中国能够历经几千年而屹立不倒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茶道文化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时间的推移不断的完善。时代精神会影响时代文化,而时代文化在茶道文化当中会有效的反馈时代精神,诠释时代精神。现阶段的茶道文化不仅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和和中华传统美德,更富含着现今时代的时代精神。在现阶段的茶道文化当中更加推崇雅致、高洁、淡然的生活意境,而这些意境反馈于人们的生活和审美理念上也可以起到较高的借鉴意义和影响价值。现今时代是快节奏时代,也是五彩纷呈的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让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也让现今时代的诱惑变得越来越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有效的准确定位自身,恪守本心,发现生活的真谛,实现物质与精神的融合则显得十分必要。而茶道精神求真、求美、求善,可以有效地影响人们的价值以及审美理念,人们会通过茶道文化拨开物欲横流精彩纷呈的世界外表,看到世界本质,了解物质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了解物质运行的规律,进而慢慢的感受生活的真谛。茶道文化凸显在品茗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在茶具以及饮茶过程中周围的布景上。现阶段热衷于饮茶品茗的人往往会在饮茶的地方投入更多的精力,不断的优化饮茶的环境,达到饮茶行为和意境充分地与周遭的环境相融合,带来更大的精神享受和愉悦感。饮茶的环境和饮茶的茶具选择是较为考究的,一般情况下多以高雅简洁为主,这也是茶道文化当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而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有效的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理念,实现道德礼仪教育。

3.4茶道学习可以弘扬科学的处事态度

从茶叶的药理价值来看,茶叶具有抗氧化、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抗癌、防癌等功效。饮茶不仅仅可以让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享受,同时对于人的身体健康也起到较高的帮助和影响。而从茶道的精神文化来看,茶道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不谋而合,学习茶道可以让学习者在品茶、学茶的过程当中学习哲学理念,感受哲学韵味。在品茗的过程当中每一个环节都可以看到人生经历的磨难与考验,品茶需要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个感官共同感受,去品味茶的形态,品味茶的色泽,品味茶的滋味和香气。古人们通过品茶慢慢的品出人生百态,也让人逐渐的透过茶来观看生活。在品茗的过程当中需要涤器、煮水、点茶、品饮,这如同人生一般成长、发育、成熟、衰老、消失,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如此,在不断的经历磨难,不断的经历风险,只有这样,才会形成独属于自己的香气和美好。在煮茶的过程当中,茶水从沸腾慢慢到温和,也象征着从喧嚣慢慢的走向平静。茶叶从沸腾到温和,也正像人生一样,青年时横冲直撞,充满梦想,炽热又富有激情;中年时则如同已经泡好的茶,几经浮沉、几番挣扎,最终归于平静,学会接纳;而老年时则如同凉透的茶,无波无澜、尘埃落定。人们透过茶来观看人生,通过茶来观看生活,感受人生浮沉,感受世事多磨,学会拿起也学会放下。在感悟喝茶的价值、喝茶的精神时也是在揣度个人行为处事的态度,学习安之若素处之泰然的观念。茶道学习是精神学习、是文明学习也是为人处事的学习。

4结语

以茶道着手展开礼仪、道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茶道与品行和礼仪道德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茶道学习可以培养受教育主体的爱国情怀、勤俭节约的品性,传达和谐社会的理念;通过茶道可以培养受教育主体的生活观念和审美理念,同时通过茶道也可以有效的影响受教育主体为人处事的生活态度。茶道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并且在实践教育展开的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发挥茶道文化和茶道精神的作用和影响,展开教育和引导。

郭玉华 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