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德育教育的工作实效性思考
摘要:德育教育是高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有效方式,同时也是强化精神文明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但是当前我国高中德育教育工作普遍实效性较差,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质量和效率还有待提高。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如何增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进行了相应思考,以期能为相应人员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高中德育教育;有效性;有效途径
高中教育阶段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强化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所以高中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应强化对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对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积极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不断提高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
一、结合学生实际
在高中德育教育工作中,要想切实提高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就应将德育教育工作与学生的实际规划进行合理结合,从而提升学生对高中德育教育的认同感,强化德育教育质量。在长期以来的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和观念的影响,导致高中的德育教育工作模式化严重,教师只是应付完成相应的教学工作,没有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实际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偏离较大,使得德育教育工作受到了学生的排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内心诉求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工作,保障相应的教学内容能够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通过对学生的心理需求分析,能够将德育教育与学生的个人发展需求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同时教师还应及时改进自己的德育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德育教育灌输思想,注重对学生的德育行为培养,让德育理论转化为学生的德育行为。
二、注重实践教育
德育教育是帮助学生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树立道德信念、培养道德品质、养成道德习惯的重要途径,但是我国高中的德育教育工作往往只注重理论教育,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过程中过于注重自己的教学主体地位,一味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理论知识的灌输。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导致课堂教学气氛比较沉闷,影响了学生的实际学习质量和效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德育教育的实践教学工作,强化让学生在实际中体会德育精神,领悟德育思想内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增强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例如:在高中教育过程中,可以适当开展德育讲座、爱国诗歌朗诵以及走进社区等德育实践教育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强化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提高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同时,还能够缓解学生的高中学习压力。
三、注重养成德育教育
在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还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习惯。德育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项长期的教育工作,但是在高中学校的长期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影视教育观念的影响,导致我国大部分高中在教育过程中过于注重文化课教育工作,却忽视了德育教育工作,重视培养学生的应试技巧和能力,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工作。所以要想切实强化高中的德育教育实效性,就应强化对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工作。高中教学管理人员应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合理安排德育教育课时,明确高中德育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保障相应教学工作的正常展开,为养成德育教育提供适宜的教学环境。教师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也应注重对学生的德育养成教育,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指导和训练,指导学生进行认真听课,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交流,从而提升课堂教育有效性。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习惯,有利于增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
四、与情感教育相结合
在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情感教育是其核心内容,同时也是德育教育的灵魂,所以要想强化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就应注重德育教育与情感教育的有效结合。高中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其人生价值观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并且极容易受到外界思想观念的影响。所以强化高中德育教育过程中的情感教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情感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德育水平,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和措施,不断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和效率。情感关怀是高中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情感关怀,满足学生更高的情感需求,使学生能够接受情感教育,从而有效提高高中德育教育实效性。
五、注重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指路的明灯,其一言一行、行为习惯以及处事方法都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高中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师具有重要作用,不仅是德育教育的组织者和学生德育学习的引导者,更是学生德育学习过程中参考的榜样。所以在高中德育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都达到相应的教育目标,强化对学生的养成德育教育,就应注重强化对学生的言传身教,展现出自身良好的德育素养,为学生树立起学习的榜样,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德育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和意识。并且在实际的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还应注重从小事做起,全面规范自己的德育习惯,以身作则,发挥出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以良好的德育风貌去引导学生,从而提升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
六、结束语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高中时期是培养学生德育水平,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必须要强化德育教育工作。各个高中学校应对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合理分析,并积极探讨有效对策,不断提高德育教育质量,强化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为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为华.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新时期加强普通高中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些思考[J].新课程•下旬,2017(3).
[2]周洵.浅谈加强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具体途径[J].亚太教育,2016(8):140.
邹受益 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