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德育教育论文 > 职业院校传统美德的运用

职业院校传统美德的运用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2-03-25 23:33:00人气:436

【摘要】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基,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文化根基。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如何把传统美德恰当的融入德育课的教育过程中,让青年学生继承和发展光大传统美德,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传统美德;德育课现状;运用

一、德育教育要体现传统美德

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国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我们有着许多的优良传统美德,这是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同时在我们进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时,这也是我们丰富的文化底蕴。在我们现代的职业院校的思想德育教育中需要传统美德,原因:第一,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的力量之源,离开了传统文化,传统美德会让我们忘记历史,在我们的现阶段的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如“三聚氰胺”,“毒豆芽”等一系列食品安全的问题,正是传统美德缺失的表现。因此,我们需要教育职业者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修养,特别是要具备我们传统的美德;第二,随着全球化、信息时代的来临,我们身处着一个崭新的环境,现代的生活方式,多元化的思想,直接冲击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与美德,如经济建设中,一部分人惟利是图,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在他们眼中,只有利益,没有诚信,没有了传统的美德;第三,现在我们的学生多是90后,00后,他们的生活环境早已发生了变化,他们个性张扬,喜欢突出自我,而我们的思想德育工作却还不能及时跟进,导致了学生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等传统美德的缺失。

二、H职业院校德育课现状

(一)H职业院校状况。H职业院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专科学校,为省财政厅直属学校。学校创建于上世纪60年代早期,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是学校最为辉煌的时期,曾经被誉为财经类人才的摇篮,上世纪90年代末期之前的招生生源全部为应届高考毕业生,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变化,1999年中央做出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定,之后,学校的招生生源变为应届中考毕业生。学校生源的变化导致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学校2004年升格为高职学校。于此同时,学校自身也在进行改革,以便适应市场的需求。为此学校在原有财经类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专业的基础上,新增了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商务、金融保险、市场营销、应用韩语、商务英语、物流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在这些专业中既有经济管理类,也有语言类,目的是立足地方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撑。

(二)H职业院校学生状况。目前三年制中专在校学生规模约为1130人,主要有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物流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4个专业;目前五年制高职学生规模约为3570人,涵盖了学校所有的10个高职专业。

(三)、H职业院校德育课教育现状。1、德育课教师任务重。目前在校生总数约为4700人,而专任的德育课教师仅为11人,承担着学校所有德育课的教学工作,所以每个教师每周的课时量比较大,平均每位教师每周课时有14节,有的教师每周课时甚至达到20节。2、学生方面。随着H职业院校的生源质量地下降,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3、课程设置方面,尽管教育部对德育课的设置有规范,但是在实践中,学校每个系部与教务处的协调不合理,很多系部只重视专业课程的安排,德育课只是凑数的课程,设置很不规范,如有的德育课程这个年级是每周2课时,下个年级就成了每周1课时。4、学校管理方面。尽管每周都有固定的素质教育课的时间,但是德育课很难利用这个时间段与学生进行交流。此外在教师培训方面,德育课老师很少有机会走出去,很少获得学校的培训机会,很多时候都是被忽视了。

三、传统美德在H职业院校德育课中的运用

1、德育课教师要把传统美德与现实相结合。尽管时生了变化,但是如诚信、勤劳、勇敢、守礼节等这些传统美德是每个时代和社会都要倡导的,但是在新时期要赋予新的含义。如要做一个讲信用,诚信的人,作为学生来说,最基本的考试不作弊,也是诚信的体现。

2、H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中考的落榜生,他们是父母和老师眼中的“差生”,成绩不太好,但是德育课老师针对这些特殊的学生,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关心,成绩不是一个学生的所有,并不能因为他们过去学习不好,就忽视他们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培养学生的传统道德的学习能力。

3、德育课教师要不断进行教改,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方式,增强传统美德在德育课中德作用。通过事先制作好的视听材料取代教师的口讲手写进行教学,它比传统的教师口讲手写教学具有更多的优点,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利用电教设备在课堂上创设一种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基,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不可缺少的道德文化根基。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要把传统美德恰当的融入德育课的教育过程中,让青年学生继承和发扬光大传统美德,无论是对于国家民族社会,还是对于学校学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刘智平.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促进高职德育教育[J].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7(9)

[2]张玲,胡荣华.高职院校德育教学的方法、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

[3]邹美蓉.从高职德育的现状论德育工作模式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1(5)

作者:武倩 单位:江苏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