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互动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施行。该法案使家庭教育实现了由以家规、家训、家书为载体的传统模式,向以法治为引领和驱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的新模式的迭代升级。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结合学校家长课程,创新“互动+”家庭教育指导与服务模式,为家庭教育提供具体有效的指导,从而实现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互相配合,落实家校协同育人新形态。
一、课程“互动+”
为引导家庭教育指导方向,让家长融入学校教育,学校根据新生家长、个性化家长、普通家长的不同需求,开设“同心圆”互动家长课程,推动家长教育观念和思想的现代化,帮助家长自我成长、提升。绿芽新家长课程面向一年级新生家长,主要以微课的形式进行。通过学习力辅助、习惯力养成和正面养育等系列新家长课程,助力孩子培养良好的习惯。绿芽家长汇课程面向全体家长,通过主题沙龙,开展“养育思考朗读者”“养育实践善行家”等主题活动,分享成功的养育经验。绿芽家学堂课程满足家长个性化需求,围绕叛逆期的亲子关系等育儿热点、难点问题,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开展工作坊活动等,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问题。绿芽家智慧课程指的是学校通过专职心理教师授课、外聘专家讲座,满足家长系统学习需求,帮助家长成长为智慧家长。每一次互动课程结束后,参与学习的家长都会反馈和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阅读一篇篇父母感言,学校深深感受到“同心圆”课程犹如一道柔和之光,照进了父母的心灵,新的家庭教育气氛正在潜移默化中形成。
二、课堂“互动+”
家校共育不仅是学校指导家长怎么做,更重要的是激活家长的主人翁意识。家长课堂作为家校共育的重要内容,充分挖掘家长的专业特色和特殊经验,家校互相补位,形成合力,助力孩子成长。走进课堂,激活资源。学校结合课后服务“请进来”的方式,邀请有职业代表性的家长走进课堂,激活资源。家长课堂为学生带来课本以外的、真实生活中的实用知识。孩子们见识到了不同职业的生活,增长了见识、拓展了视野。而从被动邀请家长到家长自发申请,从家长给自家孩子的班级开课到给需要的孩子班级开课,家长课堂的持续性开设不仅使孩子在课堂上收获了丰富的知识,还让家长用别样的陪伴温暖了班集体。云端课堂,线上指导。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机遇下,教育服务应该融合线上线下两条渠道。学校专门开设了线上新生家长“入学秘籍”微视频和主题家长线上课堂,让家庭学习日常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学校南北两校区进行了“在家学习―――如何让自己更专注快乐”的心理健康联播课,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居家学习的心理动态,并以此引导家长进行温情和智慧的陪伴,家校齐心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三、陪伴“互动+”
“双减”政策落地,作为孩子的父母,减负不代表减轻肩上的责任。父母只有用心陪伴孩子,才能读懂孩子内心,唤醒孩子内驱力。亲子共学,高效陪伴。学校亲子共学活动主要有亲子阅读、亲子劳动、亲子运动、亲子公益、亲子研学等。其中,亲子阅读、亲子劳动和亲子运动是学生和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的好习惯。亲子公益活动、亲子研学一般在节日和寒暑假期间组织开展。学校对于每一项亲子活动都有策划方案、活动建议、评价机制,以保证亲子共学活动落到实处,家长和孩子在高质量的陪伴中共同成长。家长助力,别样陪伴。高质量的陪伴不仅发生在家庭内,还可以延伸到学校。因此,我们设计了家长助力活动,借助家长力量协助学校开展各种日常活动。运动会上,有家长裁判的身影;放学路队中,有家长路队志愿者的暖心护送;校园周边路口,有家长安全志愿者的有序指挥……家长助力活动,为家长提供了观察教育的不同视角。这不仅有利于丰富学校课程,优化学校管理,还使孩子在特殊的陪伴中理解亲情、遇见榜样、树立信心、收获成长。
四、榜样“互动+”
最好的教育在实践里、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努力成为孩子心中的榜样。学校每年定期召开“文绿好家长”“秀秀我的书香家庭”评选,家长们参与热情极高。从去年10月份开始,学校通过升旗仪式、校讯通、宣传标语等向全体学生和家长宣传“好家长”评选活动即将启动。随后,学校公布“好家长”评选标准,指导学生撰写“夸夸我的好家长”主题征文。去年12月中下旬,各中队召开主题班会,每位队员上台夸夸自己的好家长,由家长代表、教师代表、队员代表组成的评委会进行评选推荐。去年12月底,学校举行颁奖典礼,学校教师通过走进家庭、寄送快递或现场颁奖的形式对获奖的好家长进行表彰。在“秀秀我的书香家庭”评选活动中,每个家庭精心准备阅读资料,通过演讲、诵读、课本剧表演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踊跃参加竞选。动静结合的展示,为家庭亲子阅读创设了良好的氛围。除了期末家长表彰,学校还积极组织开展线下家长活动,促进家长之间的非正式交流与协作,让家长在交流中碰撞智慧、收获成长。这些线下活动或以班级为单位,或以主题活动为契机,或以传统节日为抓手,为家长们提供了互助成长的场所。在活动中,家长们可以交换意见、交流经验,倾诉苦恼、发泄情绪,通过其他家长“照见”自己,发现孩子很多问题的根源其实在自己身上,并从其他家长身上获得解决亲子教育问题的方法。
五、未来畅想:拟建立“家庭互助小组”
不同家庭的教育立场有别、观念有异、方法不同,这种差异性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有一种设想:学校可以抓住不同家庭之间的共同教育需求,鼓励和引导拥有不同资源的家庭自愿组建互助小组,如组建“爱阅读”互助组、“家庭实验”交流组、“拖延症”调节小组等,开展互助成长活动,携手实现家庭教育的现代化。未来,学校将在这方面开展一些有益的尝试。
牛保华 郑州市金水区文化绿城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