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家庭教育论文 > 大学英语教学德育教育渗透及对策

大学英语教学德育教育渗透及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4-24 18:22:00人气:363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探索大学德育教育与英语课程教育的实践性融合策略,有助于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树立正确、全面的社会认知观,对于提升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发展和促进大学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该文分析了德育教育在培养人中的重要性及英语课程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路径,提出了英语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英语教学;德育教育;策略研究

1背景

党的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强调:“学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这就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明确了方向。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是大学的根本任务。英语作为大学生提高英语能力和扩大对外交流的一门重要学科,为学生未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自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而,当今外语教学由于对英语德育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许多重要的德育思想很难渗透到学生的具体学习行为中,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形成。对此,大学英语教师必须通过对大学英语课程中德育教育的探索与实践,在课堂内外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他们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感,养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优良品质,从而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因素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教育的本质包括“教书”和“育人”,二者缺一不可。高校外语教学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教育优势。大学生以外语为媒介,不仅可以了解西方国家的风俗、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还可以用外语表达和传播中国文化,从而进一步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实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输出。大学英语作为一门重要的语言教育学科,具有覆盖面广、学时多的特点。大学英语课程内容涉及西方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价值观念、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知识,包含着丰富的关于德育的内容,这些都可以通过英语这个载体渗透给学生,起到正面或负面的影响,对学生们的道德观念形成造成相当大的冲击。所以,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大学生的德育方向,根据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特点,有目的、有意识地挖掘和利用课程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必定会取得事倍功半的效果。

3大学英语教学中德育因素的缺失分析

随着全球化浪潮带来的西方多元文化的冲击,以及由经济自信而引发的对物质利益的过分追求和对民族文化的相对冷漠,造成了部分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在西方文化无形渗透下,部分学生崇尚西方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先进文化自信心不足,从而造成了大学外语教学中德育因素的缺失。另外,传统的教育体制对学生的道德教育重视不够,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方式和内容缺乏趣味性和生动性。部分英语教师在传授课文内容时,只注重英语语言的应用性,重点介绍英美国家的人文、地理、科技及日常生活,忽视了教材的思想性与教育性。事实上,大学英语教育不仅是英语技能的“教学”,更是提高人的智力、发展人的能力、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形成人的道德品质的教育,在英语课堂上充分发挥德育的导向作用。

4大学外语教学中德育因素培养的具体策略

大学英语教学如何适应高校转型发展的新形势,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如何处理好传授语言知识、培养英语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的关系,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新任务。具体对策如下:

4.1正确运用外语教材,探索外语教材中丰富的德育性

英语教材具有强大的教育功能,是英语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之一。教材不仅使学生传播祖国优秀的文化传统,而且在人文、科技、教育等方面吸收英国国家的精华。英语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进行德育思想的渗透。英语教材的内容不仅包含了英语知识,还包含着深层次的教育因素。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课本学习系统知识,还可以通过课本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是因为英语学科融合了工具性和人文性。英语教师在授课前,首先对教材的内容要进行认真的分析,挖掘其中潜在的一些道德,将潜在道德有效地应用到课堂中来,帮助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对西方国家人道德观及价值观进一步了解,提高学生对祖国、社会及名称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培养他们对真善美的辨别鉴赏能力。外语文章中潜在的德育教育因素,可以陶冶学生道德情操,从而实现德育渗透的目的。

4.2提高教师德育教育意识,道德水平与思想政治素质

在现代教育与文化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师如果仍一味只专注于课堂上知识的传授,就会使学生的思想品德观得不到改善与发展,要转变这种以往的教学模式,就需要以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英语课堂的教育功能。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教学方法上,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在学习英语知识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将德育引入课堂,采用教学法、咨询法、讨论法、辩论法等丰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内外结合,可以实现“教育”全方位的拓展,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4.3结合社会实际问题,全面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

英语课程的道德教育的过程是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过程,德育教育的主要目标就是让学生在实践和参与中自身的一个道德品质有所提升。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可以适当地引用社会中的一些现实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阐述自己的看法,让学生了解到社会发展需要的道德行为。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外时间,拓展和丰富良好的校园文化,将英语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融为一体。健康的校园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行为价值。同时,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活动,运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使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主义意识。

4.4传播西方文化,从对比中西方文化中渗透德育

大学英语教师在传授英语知识时,要充分地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让学生全面了解西方文化的特点,看到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道德行为方式的差异。英语老师在传播西方文化中,要引导学生明辨是非,正确理解西方文化的内涵。总之,在大学英语课程教育中,实施有针对性的道德教育,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业发展,而且更可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素养,促进大学生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大学英语与德育教育的相互促进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顺利.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10):26-27.

[2]马玉香.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究[J].教育界(教师培训),2019(7):46-47.

[3]王莹.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J].广东社会科学,2017(5):75-81.

[4]李书兰.大学英语教育培养“文化自信”的策略探析[J].传播力研究,2019(3):10-11.

[5]薛玉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现状及其培养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14.

[6]黄秋生,薛玉成.当代中国大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14-15

[7]李波.大学英语教学中推行“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12.

[8]曾玲晖,张,刘华清.强化立德树人的临床医学专业药理学课程思政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2):14-15.

[9]杨阳.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法制与社会,2008(1):5-6.

[10]蔡晓微,钟冬娴,聂锋.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教育思想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12):3-4.

作者:程迎新 单位:渤海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