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中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策略
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形成与发展的关键期、最佳期。作为家庭语言教育的能动主体,家长要让幼儿树立起语言表达的自信心,积累丰富的说话素材,在游戏的快乐情绪感染下乐于表达,并能在各种情景、环境中畅快地表达。简言之,让幼儿敢说、会说、爱说、能说,以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家庭教育;语言能力;幼儿
一、创造平等宽松的家庭环境,舒展自信之翼,让幼儿敢说
表达能力中,开口说的自信心非常重要。自信心是敦促幼儿走向成功开言的重要因素,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无法估量,它也是激发幼儿求知、探索的动力之源[4]。倘若缺乏自信心,幼儿就难以产生探索事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幼儿的自信心来源于获得成功的体验和父母的真诚肯定。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使幼儿敢说话、多说话,孩子在家长正确的引导下获得成功的体验,由此逐步构建起表达的自信心。首先,家长要与幼儿交朋友,多交流,倡导与幼儿进行“平等对话”,建立平等的言语表达关系。与幼儿说话时不要用命令式的语言,尽量用商量、协商的口气,比如“你看这样好不好”“我觉得这样做不太适合”等。多用“平等对话”的方式问一些他们感兴趣的话题,来保持和提高幼儿对语言表达的兴趣。切忌粗暴打断或是由家长“代劳”。家长应该站在幼儿的角度,蹲下来与之平视,心平气和、循循善诱,家长的反复示范便能帮助幼儿获得言语精细加工的能力。相反,家长若是面露失望、焦虑急躁、不停催促幼儿“说啊”“我等你说呢”,甚至责备幼儿“怎么总是这样,故事只讲一半呢”,如此种种,都只会把巨大的压力塞给幼儿,浇灭他们的语言表达热情,进而彻底扼杀他们自我表达的欲望。[3]其次,幼儿天性各异,气质迥然。有的孩子想说、爱说、能说,有的则沉默少言寡语。对于这类幼儿,家长应给予更多、更充分的理解和接纳。找出其害怕开口的原因,然后再缓慢耐心地加以鼓励和引导。倘若是因为胆小,在生人面前说话容易紧张、脸红心跳,家长应多些等待的耐心,支持鼓励他多说、敢说,并及时表扬肯定,一步步引导幼儿往态度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的表达目标上走。一旦具备了表达的欲望和自信,幼儿就会在家长的陪伴下变得勇敢,大胆说出自己的话语,得到肯定后表达的愿望就会得到进一步加强,与人交流的欲望也会增强。有了交流,幼儿与成人之间、幼儿之间的沟通也就顺畅多了,所谓“润物细无声”,在平和宽松的环境下,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这样自自然然地得到了提高。最后,对于幼儿的进步,无论多么的微小都要报以鼓励。这个鼓励可以是礼物、掌声、拥抱,也可以是一个手势或是一个吻,都能给幼儿的内在心理注入积极强劲的动力。父母经常赞扬幼儿的积极表现,幼儿感受到父母的关注和肯定,他们便能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进而确认自己的能力,激发出持续的进取精神,他们的自信心便得到了保护与巩固。因此,父母不妨把每次和幼儿的交谈都当作是一次培养其说话的好机会,认真对待,善巧应用。父母平时在谈论话题的时候,也可以结合恰当的议题,尽量将幼儿也一起“拉进来”,为他创造一个好的谈话氛围。同时,利用生活中各种场合,激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让他们多尝试与陌生人接触。比如去超市买东西结账时,就把钱交给他们,让他们帮忙付钱、并拿回零钱;坐出租车时,也让他们帮忙付钱,与司机交流;去公园玩,看上人家小朋友手里的玩具时,鼓励他们自己去问“哪里买的”“可不可以借我玩玩”等。[4]笔者班上的一位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上有着别人所不及的优势:小班刚入园的第三个月,他就能大方地站在同伴、家长和老师们的面前,声情并茂地朗诵诗歌;第二学期初,他就能在国旗下讲话,还能生动地给全园师生讲述故事《奇妙的蛋糕》。他在语言表达能力上之所以有如此突出的表现,主要归功于父母在这方面用心的引导,让小家伙勇于打开话匣子,敢说且能说,爱说且会说。
二、堆砌素材之垛,展示丰富多样的内容,让幼儿会说
面对丰富多彩的生活,幼儿总是倍感新鲜有趣,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变得好奇,这样,幼儿说话的愿望和热情就被激发起来了。他们想要与同伴分享、想要向成人好奇发问,这种想同别人交流自己感觉的热情和愿望正是幼儿语言学习的重要动力。因而,家长要随时挖掘可供幼儿表达的“素材之垛”,尽量丰富孩子的生活内容,幼儿见多识广、便能言之有物。幼儿天生都具有很大的好奇心,对于不常见的事物总爱问“10万个为什么”。在家庭中,家长要有意识地安排好幼儿每天的生活内容,使幼儿生活得充实、快乐。家长还可以经常带幼儿走出家庭,逛公园商店、去朋友家做客,在这些人际交流活动中,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生活经验、丰富说话的素材。此外,家长还应尽量多带幼儿走出家庭去接触大自然,如春天的踏青、夏日的戏水、秋天的郊游、冬天的游戏,带他们观赏花草树木、田园风光;陪他们一起快乐游戏打闹;或是陪同参与各种户外体育活动、农作活动等。在这些“亲子出游”时间里,家长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所观所感,亲子间互动讨论所见事物的细节特征,十分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知识面、增加孩子说话的词汇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当做话题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挥幼儿的想像空间,在交流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活动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又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既锻炼了他们的身体,又造就了他们想说、爱说,尤其是有话可说的能力。亲子共读是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5]。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精彩的儿童绘本,多给幼儿讲些生活中有趣的故事,或念一些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简洁明快的儿歌、诗歌等,并随着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鼓励幼儿复述书中的内容,使幼儿在语言发展中吸取优美、生动、规范化的语句,丰富幼儿的语言内容,使他们越发有话可说。喜欢听故事的幼儿每天在入睡前,父母不妨讲15分钟的睡前故事,然后请他们把听到的故事复述一遍,要求说出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故事中有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在这复述的过程中,渐渐地可以提高要求,鼓励幼儿增加一些必要的修饰成份,多用一些形容词,多注意讲故事时的表情,并且有意识地引导幼儿逐步养成咬字到位、口齿清楚、连贯完整的表达习惯。久而久之,喜欢听故事的幼儿,也成了讲故事的高手。这种有意识的用心引导,就能让幼儿完整地、绘声绘色地把故事讲完,进而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扬起喜乐风帆,组织趣味十足的游戏活动,让孩子爱说
游戏活动从来都是幼儿的最爱,家长可根据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特征,设计和组织多种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开心喜乐的氛围中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交际能力。例如在“打电话”游戏中,可要求接电话的幼儿把通话的内容转告他人,幼儿一方面学习了认真倾听,养成听别人说话的习惯,一方面通过回答问题和转述语言,打开幼儿的话匣子,锻炼了幼儿的表达与组织语言的能力,使幼儿的口语交际“有源可发”。另外,组织进行“画嘴巴”“老鹰抓小鸡”“钻山洞”等游戏,这也是幼儿所喜爱的游戏学习方式。为落实口语交际目的,游戏之后,家长可通过“游戏开始做什么”“过程发生了什么”“结果是怎样的”“你最喜欢哪部分,为什么”等问句的引导,启发幼儿较完整地叙述游戏情况,丰富其口语交际的内容,在一次次的训练中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游戏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运用语言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进程中,关键是要用心创设一个安全有趣的环境,激发他们想说、敢说的勇气,让幼儿们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通过游戏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只要幼儿喜欢的,那就是最好的。针对幼儿好玩的特点,利用一些小游戏寓教于乐,在游戏中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一是利用言语的刺激引发幼儿非语言的反应,以培养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比如幼儿喜欢做运动,就可以教他们听指令做动作、做事情。二是为幼儿设置问题,让幼儿在游玩中思考,从中培养他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看电视时,通过适当的提问帮助幼儿理解电视内容,并表达对剧中人物的看法等。三是在玩后学说,培养幼儿的专注力、记忆力,如让幼儿在睡前说说今天哪个游戏最好玩,复述游戏内容。
四、构筑情景王国,营造话如涌泉的言语氛围,让幼儿能说
幼儿丰富的想象力也是发展他们语言表达能力的一项资源。创设一定的情景,在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下,启发幼儿的想象力,通过挖掘他们的创新思维和求异思维[6],开启幼儿“能说”的能力。比如创设诸如“未来你要上学的学校”“长大后,你干什么”“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月球旅游”等的主题,引导幼儿开口表达,鼓励幼儿编故事、父母跟着一起接龙等方式,鼓励他们描述自己父母、邻居、身边的事,与幼儿多交流,让孩子多讲。
(一)家长多说,让幼儿多模仿
幼儿时期是一个感受力和模仿力渐增的时期,也是语言能力掌握最迅速的关键时期,因此家长的作用极为重要。家长可以多带幼儿出去玩,让幼儿多接触新鲜事物,以增加幼儿的知识。如果说成人的嘴巴是跟着大脑跑,那么幼儿就是大脑跟着嘴巴跑。因为这一时期的幼儿表达能力虽然有了一个基本的雏形,但是在发音、语句的完整性和正确性上还是有许多的不清晰、混乱和颠倒,这时就需要家长来耐心地进行纠正。孩子在婴幼儿时期家长对着他读唐诗、念儿歌等,虽然他还不知道家长在对他说什么,但是常常会发出咿呀的声音,并手舞足蹈地进行呼应。伴随幼儿的生长,他们渐渐地能听懂一部分大人的话并进行模仿。
(二)家长多问,让幼儿多回答
幼儿常会要求父母讲他们出好题目的故事。借这样的机会,父母讲完故事后,便可以向他们提出故事里有哪些动物、有哪些人、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等各类问题让他们一一回答。然后父母可以再要求他们也给自己讲个故事,虽然一开始故事可能比较简短,但是随着认识的事物及掌握的词汇量的增多,他们自然而然便会在故事中添加许多自己想象的内容,也会尝试使用各式各样的词语表达。
(三)创造对话情景,让幼儿多学习
父母还可借助送孩子入园或接回家中的机会,灵活创设各种有关动植物、生活常识、礼仪礼貌等场景的对话,让幼儿多学习。家长应抓住生活中的点滴机会,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挥幼儿的想象能力,在交流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家长的一项长期任务,也是幼儿时期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幼儿时期是人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家长要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千万不要讥笑和指责幼儿不正确的说法。唯有打开幼儿内心表达的欲望之门,才能让幼儿纯真美好的心灵得以绘声绘色的诠释;只有不断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引领孩子亲近大自然,感悟生活,借助多样化的图、形、声、像素材,才能让幼儿有话可说,有情可表;只有让幼儿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在快乐中感知学习,才能使幼儿饱满的表达欲望淋漓尽致地得以彰显。此外,积极创设表达的情景,在日常活动中善于把握时机,让幼儿学习优美的语言,积累丰富的词汇,同时培养幼儿善于倾听的技能。引导幼儿敢说、会说、爱说、能说,充分挖掘语言表达的潜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一定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幼儿语言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周兢.幼儿园语言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石青.幼儿语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缪仁贤.幼儿启蒙语言:幼儿园家庭同步教育丛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5]崔同花.全语言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6]梁志.家庭中的蒙特梭利教育:语言能力培养[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潘芳芳 章颖 单位:惠安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