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论文 > 素质教育下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问题

素质教育下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问题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1-18 20:22:00人气:436

[摘要]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对大学生思想、心理、意识、价值认同、行为举止等的引导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对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育人功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就当前高校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强化素质教育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改进措施,是研究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有益补充,以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素质教育工作良性发展。

[关键词]文化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

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育人功能

1.教育引导作用

共产主义的目的是“使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完全地发展和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并且不会因此而危及这个社会的基本条件”。大学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具有显著的教育导向作用,对于大学生来说,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能培养其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风气、规范的生活行为,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多彩,一台校园晚会、一场演讲都会使学生在其中陶冶情操、激发感慨、产生共鸣,实现思想升华。另外,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还能激发和提升学生的艺术潜能,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具有催化作用。

2.教育促进作用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这充分说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对于人的素质教育具有无比强大的促进作用,能丰富教育内涵,拓宽教育外延,体现一定的办学特色和理念。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形式,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塑造对美的正确认知,提高自我修养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得到多方锻炼,还能重新认识自己,便于实现全方位自我提升。

3.规范、激励、顿悟的作用

大学的校训、教风、学风、优良传统、规章制度、校园规划,甚至以物化形式存在的学校建筑,以及校园广播电视、文艺演出、学校官方微博或微信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融入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对参与者都有一定的要求和规范,可约束学生的言行,使其明白学规、懂规和遵规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证明自我的平台,同时,还能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困难、挫折,如何与人沟通,更好地处理问题,使学生较早地与社会和现实生活接轨。学生通过参加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能更深入地认识、剖析自我,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判,并激励自己朝着更加自信、完美的方向努力。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意识提高了,自我反省能力增强了,必定会激发积极向上、努力拼搏的励志心理,获得心灵的感悟和思想的成长。

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面临的问题

1.各方参与主体的认识及重视程度不够

从目前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实施情况来看,活动和素质教育的关系是断层的,部分学校以学科项目、科研成果提升学校的办学层次,忽略了文化艺术活动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致使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提升素质教育的效果没有凸显出来。学校各主管部门认为这是两种不相关的教育形式,对文化艺术活动不够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没有深刻认识到自身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存在的不足,未能利用活动加强素质教育。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一线辅导员,他们要和各个部门对接,熟悉各项学生工作,琐碎而繁忙的事务使得他们无心无力去关注、组织校园文化艺术活动。

2.内容简单、重复,形式主义严重

有的学校举办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只是根据相关日程循规蹈矩地安排;有的人员甚至简单地认为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就是组织学生唱歌、跳舞、办晚会,丰富学生的生活而已,而忽略了活动对学生的指引、塑造、锻炼、调整、提升等功能,更没有意识到活动对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工作部门为了落实有关政策、收集资料、迎合检查,会举办一些活动,但活动内容简单、重复,难以达到预期目的,无法引导、启发学生,不仅浪费资源也浪费时间。

3.教育及评价体制的局限性

在学校里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大部分是一线教辅及思政教师。教辅忙于各种学生事务,身兼多职、工作繁忙,难以顾及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思政教师为了职称评定,忙于各种项目、课题,大部分人对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提高素质教育的方法知之甚少,不可能在教学中渗透文化艺术教育,也不可能从文化艺术教育的角度去传授知识。虽然国家在相关指导文件及方案中明确,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学校素质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但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并没有真正得到健康、良性发展,现实问题依然存在,如归属问题、责任问题、活动体系的设置、人员管理、经费来源等,都需要再次调整和规划。

4.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多元文化价值取向的冲击下,社会上多种负面因素对学生产生了诱惑,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实用主义等,加之就业人数多、难度大,学生普遍认为,实用就是最大的实惠和现实。当前,许多学生的学习生涯都是为考试而忙碌,所有与考试无关的事情都是可有可无的,致使学生认为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无关紧要的,根本没有意识到活动对于提升自身综合素养的作用。

解决问题的途径及方法

1.创新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一种文化传播形式、一种特殊的文化渲染手段、一种传播正能量的载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一般的节日活动外,学校还可根据院系的实际情况、学生的专长和兴趣及其未来发展方向开展多样化的文化艺术活动;还可以利用网络视觉文化传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使文艺活动在网络时代得到深化和发展,并借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艺术审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

2.营造和谐的文化艺术氛围

校园文化艺术氛围是通过校园环境呈现出来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能把文化、艺术、精神和思想统一体现出来,是高校办学理念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它能展示师生精神面貌,活跃校园气氛,缓解学生压力,增添校园的青春光彩,对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校风具有促进作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一定帮助。学校领导和相关管理部门对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态度和认识直接影响活动的实施情况,所以各方领导要提高认识,树立将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做成校园品牌工程的决心。

3.落实政策,加强人才队伍培养

学校要重视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队伍建设,可成立专门的部门,召集在这方面有热情和意愿的教师组建团队,以便于活动管理,并要加强制度和体系建设,确保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开展得有理有节。学校要加大资助力度,在机构设置、资金及人员配备方面做到科学、规范;要加强管理,加强培训,重视学生社团建设,给其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和资金帮扶;积极做好重点、特点活动的筛选和培育工作,使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成为素质教育最直接的载体。

4.多渠道开展相关工作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知识、指导学业,还要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三观。教师要从自我做起,用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学校有关部门要努力建设和改善校园文化环境,创设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让学生在其中怡情修身。学校还可以开设各类讨论会、艺术讲演、举办报告会,如名师课堂、名家讲座、名画欣赏、书法展览、才艺大赛、美术展览、歌手大赛等艺术活动,使其成为校园文化发展的一张名片,提升学校影响力。学校各主管部门要协调沟通,共同参与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布置与设计。另外,学校要紧跟时展,充分利用网络的传播优势,利用校园网络平台、QQ、微博、微信、微视、微动画等载体,加大活动宣传力度,使之成为素质教育的有效环节。

结语

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建设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挑战,对此,我们要坚持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探索和出台相应的对策和制度,使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建设与时俱进,既能满足当前需要又能适应未来发展需要。在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要积极主动地探索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与其他学科相融合的方法和途径,提升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教育性;要建立科学的综合素质教育评价制度,以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促进活动发展;还可以创造条件,开设具有民族特点、本土文化特点,或有利于发扬传统文化艺术的文化艺术类课程,以打造精品、凝练精品、传承精品,创设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品牌。为了提高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质量,学校应重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地位,将活动与学生素质教育紧密结合,使其得到良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73.

[2]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10-15(2).

[3]王丹平.文化•力量:大学校园文化建设[M].广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年:23.

[4]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1980:721.

作者:贾小飞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