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素质教育分类推进式培养体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高职院校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尤其是今年,国家提出高职扩招100万,学生来源的层次化日益突出,学生素质水平层次不齐,要培养实践技能强,职业道德良好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就要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就必须要求我国高职院校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改进素质教育培养体系。
一、构建科学的素质教育培养体系的现实意义
第一,素质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教育的重要使命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也就是说,高职教育既要培养学生精湛的专业技术,同时,也要培养学生优良的素质。尤其是突出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创新、感恩豁达的良好素养教育,以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和终身发展的能力。素质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重要内涵,高职教育必须大力发展素质教育。第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素质教育。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改革和飞速发展,各高职院校的重心已由原来的重规模建设转移到了重内涵建设,人才培养也由原来的重职业能力训练转变到重综合素质培养。由于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时间不长,职业院校尚处于发展初期,加上高职院校学生的结构复杂,有五年制高职、中职对口生以及应届高中毕业生,导致高职素质教育任务艰巨、发展困难步履,在机制创新、教育平台、条件保障等方面建设明显不足,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从而制约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第三,高职院校长足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素质教育培养体系。高职院校由于其人才培养的特殊性,一方面对素质教育要求非常高,另一方面,高职教育长期以来存在重技能轻素养的现象,职业技能教育水平不断提高,素质教育却相对滞后,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机制、培养载体如何与时俱进、因时而化是高职教育刮骨改革和长足发展的呼唤,构建以学生为本,操作性强、实效性强的科学的培养体系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分类推进式培养体系构建的探索
素质教育既是一种观念存在,也是一种实践存在。观念存在是一种指导实践的教育思想,实践存在则是实现这种思想的教育实践活动。目前,高职教育所面临的困惑就是作为实践存在的素质教育如何落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所在学校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做了大量探索与实践,通过项目、平台、机制这三个维度的立体发展,创新素质教育,实现了素质教育的观念存在与实践存在的深度融合;实现了依托大数据,个性化、人性化育人,切实构建多元化、开放式、自主式的素质教育分类推进式培养体系。具体实施过程如下:第一,学院学生素质教育项目的明确。2014年年初,学院在总结过去素质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和调研相关院校的先进经验,对接学院实际,发现学校素质教育存在宏观认识高位与组织实施低位的严重矛盾,素质教育没有具体明确的培育目标,没有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发展及成长需求,缺乏针对性,因而难以落地。基于此,2014年3月,学院推广实施学生“四求”素质教育,明确了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培养目标,即培养做人求真、品行求善、做事求实、技能求强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容,即按求真、求善、求实、求强四类项目开展;明确了素质教育考核方式、考核标准等;学院开始步入素质教育改革之路。第二,学院学生素质教育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随着学院素质教育改革之路的大踏步发展,素质教育的逐渐推广,深入人心,素质教育已经关联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由此产生了素质教育大量数据。由于数据种类多存储地点分散不固定,缺乏统一标准,因而导致数据的后期整理、统计、分析困难非常大,数据失去了在现实中的实用价值,且数据信息不能利用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共享,管理者和参与者之间信息不对等,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开展。如何对开展的各项素质教育所产生的数据进行记录,对教育的成果进行分析研究,对学生素质发展进行有效监控引导,原来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发展的需求。素质教育急切需要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平台。第三,学院学生素质教育机制的优化。随着学院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探索不断拓宽,素质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新形势下,社会的发展、学院的发展对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院必须不断优化素质教育机制,尤其是在管理机制、队伍建设机制、课程机制等方面。2016年3月,学院专门成立了素质教育部,将原来分散于多个部门的素质教育职能归口到素质教育部,进一步理顺素质教育的管理体制,由素质教育部统筹学生素质教育的实施与考核。同时,优化队伍建设机制,推行素质导师制,建成“一专两兼、内外结合”的素质导师库,建立校内专职素质导师库、校内兼职素质导师库、校外兼职素质教育导师库等三个素质导师库。充分发挥三支素质导师队伍在培育学生综合素质工作中的优势作用。优化课程建设,建设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融职业发展教育体系、思想道德课程体系、人文素质课程体系、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其他选修课程体系于一体的素质教育课程建设机制。尤其是在心理健康课程、职业发展课程建设方面,开设了心理健康选修课,建设融预约、咨询、访谈、宣泄、团辅等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设省级心理素质示范提升校;开展SYB创业师培训班,建设含咨询、项目指导、项目建设、项目孵化、市场推广等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这些在学生素质教育中发挥了显著作用。通过项目的明确、平台的建设、机制的优化,学院逐步构建了学生素质教育分类推进式培养体系。该培养体系创造性的提出了高职素质教育必须回归学生个性,强调因材施教、个性发展。提出了素质教育必须是“观念体系”与“存在体系”的相统一,从本质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同时,通过分类推进式素质培养体系的建设,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
三、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分类推进式培养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第一,该体系构将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作为教育的逻辑起点和目标维度,创造性的提出高职素质教育必须回归学生个性,体现以学生为本,强调因材施教、个性发展、分类推进三结合,从而实现了教育的目的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相统一,真正实现了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由工具向人本的转换,由训才向育人的转换。第二,该体系创造性的提出素质教育是“观念体系”与“存在体系”的相统一,强调素质教育必须宏观理念目标、中观制度机制、微观实践活动三结合,从本质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产生了显著的素质教育成效和广泛的示范辐射作用。第三,该体系采用信息化手段,建设学生素质储蓄银行,创新了素质教育平台,真正实现了大数据导航学生素质发展。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个体的学生状况,适时调整教育行为,实现个性化、分类式教育。做到了大数据监控学生素质发展过程、导航学生素质发展方向、大评价学生素质发展状况三结合。总之,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分类推进式培养体系构建了融项目、平台、机制于一体的多元化、开放式、自主式的培养体系,学生内在动力贯穿于成长的全过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融通于学生成长的全过程,素质导师领衔于学生成长全过程。通过人本的、个性的培养项目,动态的、适时的发展平台,全方位的、整体的联动机制,创新了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职教育的推进,高职学生素质教育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新形势下素质教育仍任重道远,素质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既有教育本身的复杂性,又存在环境的复杂性以及教育对象的复杂性,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宗旨,强化和改进高职学生素质教育,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EB/OL].教育部网站,2015-08-20.
[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EB/OL].中国政府网,2014-06-22.
作者:赵丹 单位:电气职业技术学院学工部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