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概念物理教学的影响探讨
摘要:前概念对于物理教学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意义,作为一名合格的物理教师,要保证预先培养学生这类概念,并教会他们在后续对各类知识点理解和题目解答过程中,能够加以灵活与高效率地沿用。因此,笔者决定针对前概念在物理教学中的实际影响意义,以及科学性应用策略等内容,加以有序地论证解析。
关键词:前概念;物理教学;影响意义;应用策略
所谓前概念,就是指在正式组织教学活动前期,学生已然对必要的课程内容产生一定深度的理解,而在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这类认知主要包含两类层面,分别是以往学生系统化学习物理知识的经验,以及对现实物理现象的自发解读和物理知识体系的重新构建等。需要注意的是,这一系列前概念在学生物理学习环节中,都势必会造成强烈的迁移影响,基于此,作为教师要保证富有技巧性地加以指导,目的是充分发挥出前概念的积极影响效能,减轻其本身包含的负面影响。
1前概念对于物理教学的具体影响作用
1.1积极影响
妥善化的物理前概念,尽管说和科学性的物理概念有着千差万别,但是其始终是学生学好物理知识的前提保障,尤其是发挥正迁移作用之后,可以顺势辅助学生获取更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基础上,保证他们熟练和灵活性地完善已有知识体系。如在进行浮力学习期间,他们会联想到浮在海面上的轮船,在水中潜行的潜水艇;而在进行杠杆原理学习过程中,他们会自觉地引入生活中使用剪刀的生活经历;学习物态变化过程中,则会自然地联想到雾气和露水,以及已经学过的蒸发与沸腾观点。
1.2消极作用
在实际组织物理教学活动过程中,一旦说某些错误性的概念不能及时予以修正,就会严重影响到后续学生掌握新知识点的进度和水平,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出现新知识意义随意性歪曲的现象,使得学生产生物理越来越难学的恐惧心理。
2前概念的基础特性
2.1广泛性
在组织初中物理教学活动期间,因为学生经历完初中物理的学习阶段,亦对周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颇有接触与感悟,因此会尝试凭借物理语言进行相关知识点的独立解释。不过他们所拥有的前概念涉猎过于宽泛,加上生活化的物理情境通常都是经由诸多元素作用的系统,所以相关解释包容的物理性自然也就过多。也就是说,不管是在光、声、电、热等物理分支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会承受各自前概念的影响。
2.2层次繁琐性
学生在进行自我认知体系构建过程中,经常会习惯性地沿用个人已有的知识作为基础,并且利用熟悉的思维形式进行对应活动认知解读。所以,不同学生在构建自身的前概念过程中,出发点势必各异,就证明学生对于相同物理情境构建的前概念势必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开展对应的教学设计活动期间,要尽量透过多个角度进行问题研究,目的就是尽量全方位地把握学生的前概念积累状况。
3在物理教学中科学合理性沿用前概念的措施
3.1借助物理知识原理将知识予以渗透
初中物理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状况进行观察,特别是学生日常所见,之后在此基础上充分了解学生本体前概念,随之搜集学生意见和学生看法等,借助资料信息搜集整合,将所得素材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进行导入式设计和情景化设计,全面的对学生自身已有认知进行拓展性的课件设计与教学任务安排,增加教学体验性,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进行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事先进行问卷调查,最为常见的就是人类发生器官种类,以及怎样创造出的声音,还有就是声音产生缘由问题。通过此种形式,物理教师对学生前概念就有了一定了解,接着便可进行自我教学总结。学生可以熟知物体发生种类和物体为何发生,但是上述行为存在无疑是特性。课堂设计中,应该遵循以人为本教育原则,教师可提前设置相关实验,比如说将纸屑放在扬声器上,敲击音叉置于水中,让学生群体将手放在喉咙上切身感受声音魅力,最后就是让学生去探索发现其中奥秘,再由教师进行课堂归纳总结。
3.2教学情境创建
较为正确的做法是,初中物理教师要对前概念进行认知,不论前概念正确与否以及认知是否面面俱到,教师都应该进行教学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起到事半功倍教学目的,对学生学习予以补充和延展,情境教学促进了初中物理教学合理化结构体的构建,也形成了生活化物理教学模式,教师针对不全面的认知教学可以采取分组实验模式,让学生来提出问题,以小实验的模式组织教学,教师以引导者身份出现,借助物理概念来以反问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启发和引导,促进学生跳出原有认知,接受一定认知冲突,最终达成认识顺应过程。
4结语
综上所述,前概念对于物理教学质量的改善,的确存在着极为深刻的影响。作为教师,要保证熟知学生生活背景来创造趣味性的引导情境,使得学生能够持续深入性地研究相关知识点。长此以往,顺利摆脱前概念的一切消极影响,真正灵活和高效率地解答书本,现实生活中的一切物理问题,为今后物理成绩提升和升学前景合理化绽放等目标贯彻,做足准备工作。
参考文献:
[1]王敏.浅谈物理教学中的前概念[J].教学与管理,2010,15(01):122-143.
[2]余忠亮.简议前概念的探测与分类[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19(10):77-86.
[3]夏海宁.前概念对物理概念学习的影响及其转化策略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巢翠霞 常州市同济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