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策分析
摘要:现阶段,事业单位体制进一步深化,国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事业单位必须着力加强自身的会计制度改革。本文首先阐述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重要性,进而深入分析当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策
一、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一)符合公共财政发展的需求
我国实施的公共财政管理中要求财政管理需要具备一定的清晰度,确保财政资金的有效应用,提升政府预算的透明性,提升资源配置的科学性。要想达到上述目的,就需要事业单位构建一个全面的、合理的、有效的会计信息为基础,但是事业单位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依据的会计制度无法有效展现事业单位的财产和其具备的资源信息,无法达到公共财政发展的需求。由此,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的改革,从而达到会计信息的有效性,全面展现事业单位的财产发展状况。
(二)达到单位内部管理的要求
现阶段,事业单位并没有合理的成本计算,目前存在的成本计算无法有效、真实的展现事业单位发展情况,在事业单位中的财政汇报中,重点会计信息无法全面的展现,例如单位发展中的成本支出金额、支付费用等,使事业单位实施的内部管理工作缺少有效的会计信息为基础,影响了事业单位整体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
(三)实现会计信息应用者的要求
事业单位中会计信息的应用规模不断拓展,会计信息应用者的数量也在不断提升,除去政府与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事业单位多样化金额投资的会计信息需求者也包含其中。由此,以往的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难以满足更多会计信息应用者的相关要求,一定要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改革,从而实现会计信息应用者的要求。
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存在的不足
(一)会计制度相对滞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事业单位的会计实务也发生了改变,以往所实行的会计制度已经严重滞后,对于单位的会计发展造成了制约。而目前阶段,我国公共财政体制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政府物资采购预算等多方面的预算体制得到了有效改革,事业单位现行的会计制度已经难以满足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同时无法满足逐步提升的财政管理要求。
(二)会计核算工作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较为单一,规范性不足,难以符合会计主体发展。在实际的财会操作中,会计核算工作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会计核算内容存在一定的缺陷、会计主体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会计实务的反映为固定资产核算、投资核算、成本核算等有效核算方式存在缺陷,标准性不足。
(三)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由于会计制度的不足,会计核算存在缺陷,导致会计信息质量普遍偏低。事业单位披露的会计信息更多存在信息过于单一,质量不高的缺点,特别是欠缺科学、合理的财务评估体系。与此同时,会计基础的选择、会计信息质量增强等都对事业单位会计改革造成严重的影响。
(四)缺乏较强内控意识
在财务会计工作,核算和控制常常被看作一项基本职能,但是在事业单位财务实务中,因为自身的内控流程设计和实际不符、内控方法体系存在漏洞等问题,很多事业单位负责人对于财务部门工作没有给予过多重视,此外一些单位的会计工作者并不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由此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遍缺乏较强的内控意识。另外,单位内部的会计人员鲜少接受较为系统的培训,对于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不全面,对于内控的作用理解存在偏差,内控执行力严重不足,由此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执行遭到严重的阻碍,内部控制制度监督面对较大的考研。
三、推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权责发生制
结合国家政府财务报告目标的特点,现在事业单位会计和财务信息可以满足单位财务管理以及预算资金使用的需要,而修正权责发生应当作为会计工作的基础。就范围而言,资产和负债需要涉及流动和长期负债、现金和财务资源,假如国债还本付息支出根据权责发生制实施分期确认,同时承担贷款担保责任和债务借出债务已经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由此这部分根据权责发生制计入账目,就可以充分揭示政府的隐性债务,更可以对财政风险实现有效的规避。假如涉及收入,则可以通过国际惯例做法,也就是通过类似收付实现制的方式,只对政府承诺、可进行计量的补贴实施权责发生制。
(二)完善预算会计体系
在会计体系不断完善的基础上,我国对于会计预算形式进行不断的深化与改善,全方面对事业单位内部预算以及国有资产等进行优化与创新,提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编制与规划,在会计预算过程中主要的目的是进行更好的预测与发展,保证会计制度方面的完善,为会计预算做好充分的准备,制定完整的核算体系,全面的展现会计预算的状态。在这样的基础上,逐渐对我国的预算制度进行优化,将其中的资产、负债等会计科目进行优化,将其中的公共预算以及资本预算等放在一个会计主体中进行预算,在会计核算公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编制,详细的掌握资产负债表与预算活动方面的变化与联系,能够更加详细的将单位的预算状态展示出来。
(三)优化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建立健全会计制度是有效防范财政负责风险可以选择的重要途径。对于财政风险的防范,事业单位可以利用会计工作全面掌握单位自身显性的负债信息、以及难以确定的隐性的负债信息等,同时事业单位可以通过高效的会计工作对自身的财政负债风险相关的数据以及科学和评价,由此保障信息披露真实、可靠。单位积极的改革自身的会计制度,需要根据各种类型负债切实制定完善的应对策略,同时按照一定的原则在此中引进财政核算体系,可以稳定事业单位的核算工作,使其更加谨慎,由此对各种风险和损失进行有效的评估,确保事业单位可以稳定、高效的运行。
(四)加强事业单位内控工作
事业单位积极的构建完善的内控制度,不但需要努力优化自身的会计科目体系,对内部各项会计科目基础进行调整、优化,确定具体的会计主体资源情况,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备的财务评估体系,强化收支管理工作,促进管理会计的有效运用,对单位的会计核算内容进行规范,促进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另外,需要吸收国际先进的会计制度改革经验,按照市场经济的指导,确定全面、标准的会计准则,充分满足会计制度的特点。
四、结束语
现阶段,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事业单位自身的经济活动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所以事业单位必须着力完善和优化自身的会计制度,由此更好适应事业单位会计改革工作需求。对此,我们切实了解了当前阶段,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针对相关缺陷和不足,提出了一系列优化措施,从而促进会计制度的优化和改革。此外,在会计制度改革过程中,需要积极的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建立一系列和自身发展相契合的会计制度。
参考文献:
[1]李晓梅.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
[2]汤娟.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策初探[J].知识经济,2012
[3]黎勇.浅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J].财经界(学术版),201294.
李春雪 深圳市福田区政府物业管理中心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