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物理教学论文 > 物理教学能力培养探析

物理教学能力培养探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8-08 04:36:00人气:428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不是一朝一夕之间能够形成的,教师要耐心地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发现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结合所学知识去进行探索和研究,最终通过自己的努力或是和小伙伴一起去发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发现事物的本质,让他们对事物的属性、规律等进行重新认识和掌握,最终获得新的认知,牢固掌握知识。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彼得•克莱恩在《每日天才》中有这样一句话:当孩子们在帮助下自己去发现基本规则时,他们学得最好。尤其需要提醒教师注意的是,在发现的过程中,由于学习目标具有不确定性,我们无法预料学生将会发现什么,也无法猜测学生会怎样发现、有哪些发现,因此,发现的结果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未知的,谁都无法预测。教师能做的就是加倍关注学生的发现过程和结果,关注但不干扰,不能因为教师的蛮横介入而使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被打消。在我们现行的物理教材中,教学内容非常多,课时有限,教师只能加快进度,有的时候无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在这种情况下,有的教师就放弃了学生讨论的环节,认为没有什么意义,学生也讨论不出什么来。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课外,或者是组织课外小组进行讨论。这种离开了课堂的探讨与研究,学生的心情更放松,学习的气氛比课堂还要好。此时,教师可以通过设立一系列任务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的“发现”,这也是“发现式”教学法的一种,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物理离不开实验,因此,物理教学中的动手能力也是指学生参与实验、完成实验中的操作过程的能力。它不仅仅限于学生动手做实验,还包括对物理实验仪器的认知,学生要熟知每个仪器的作用、工作原理以及性能,也要知道做实验时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仪器,如何操作,遵循什么样的操作规程,还要能够将仪器装配连接起来,详细记录测量所得的数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进行实验的机会,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在选择实验项目的时候教师要多听取学生的意见,看学生对什么样的实验感兴趣,将动手操作的训练融于实验项目之中,这样,学生的实验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物理这一学科是在实验中发展起来的,物理的主要学习就是观察和实验。观察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一种有计划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调动多个感官共同参与,最终对事物有一个综合性的认识。具体到实验中来说,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对整个的实验操作过程进行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既要仔细观察教师是如何对实验仪器进行规范化操作的,又要观察在实验过程中各项数据的变化,以及产生了什么样的物理变化。经过仔细观察,学生就会对实验产生独有的感性认识,进而开启学生的思维之门,在大脑中对实验现象进行抽象和推理,逐渐形成概念。待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做出判断时,他们的就会认识水平就会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这种认识的飞跃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概念,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规律。由此可见,观察能力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基础和关键因素,也是在物理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是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的。首先,我会想办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引导他们自觉地进行观察。我大多是通过物理实验来进行的,如学习“生活用电常识”一节时,我就用手去触摸220伏的家庭电路,却没有任何危险。当时学生都吓坏了,唯恐教师触电受伤,都紧紧地盯着教师的操作过程。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观察的积极性就很轻松地调动起来了。其次,我会以规范、准确的实验操作过程来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示范性,因此,我在做实验时会极其认真、细心,无论是实验前的仪器准备,还是实验中对仪器进行装配、操作,还是记录数据,都会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在有目的的观察过程中,学生也会受到启发,并受到教师严谨、规范的科学态度感染,逐渐形成良好的实验态度和习惯。再次,引导学生现象明确目标、深刻观察。如“牛顿第一定律”这节课中的小车在不同物体表面,以相同的初速度运动距离不等的实验,透过表面现象深刻观察,加以分析,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错误的,并理解掌握牛顿第一定律。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了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善于创新就必须善于想象。在教学中创设更多的问题情景进行想象训练,发展形象思维,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促进学生创造力迅速提高。中外历史证明,一个民族兴旺发达之时,正是这个民族的创新潜力得以充分发展和发挥之时,在迈向21世纪的当今世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跨世纪人才的任务,已摆到了一个突出的位置。综上所述,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尽可能的放手,让学生去创造,去探究,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者:李静 单位:河北省抚宁县留守营学区官庄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