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小学数学论文 > 小学数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2篇

小学数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2篇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16 19:05:00人气:480

第一篇

一、小学数学逻辑思维概述

1.分类法和比较法

分类法和比较法是培养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基础,分类法是对知识点进行加工整理;比较法就是将学习的对象和现象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两种方法是小学阶段一直应用的逻辑思维方式。

2.抽象与概括法

抽象法就是将普遍的知识点中非实质性的东西舍弃,从而得到客观事物中原本比较抽象的事物,对抽象事物进行分析;概括法顾名思义就是将有一定内在联系的事物有效的概括归纳成一个整体。例如在学习分数的加法法则时,3/4+7/4=10/4;5/3+8/3=13/3;概括出:同分母分式进行加法时,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3.综合法与分析法

综合法是将两个或多个研究对象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从整体出发,探究事物的本质;分析法是将研究对象分成若干个部分,然后对各个部分进行探究,进而分析出事物的本质。

二、培养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措施

当前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知识越来越丰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如果学生缺少逻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就不利于学生思考问题和创新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有针对性的加强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果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较好的演示和操作,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和理解,以达到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的目的,加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精心设置课程,激发学生逻辑思维动机

动机是一种心理反应,是由人们的需要引起的,激发学生逻辑思维动机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将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与生活需要联系在一起,使学生明白知识的价值所在,从而产生逻辑思维动机。例如,在学习追及问题时,先让学生明白学习这一问题的目的所在,即只有在两个运动物体做相向运动,由于速度和时间等原因造成路程差的存在时,才能用到追及问题的解决方法,然后引入一道例题:兄弟二人在400米环形的跑道上练习长跑,哥哥跑一圈用50秒,兄弟二人同时从起跑点出发,同向而行,弟弟第一次追上哥哥时跑了600米,则问弟弟的速度是多少?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使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学习数学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求,激发学生逻辑思维动机。

2.建立思维的整体性

数学中很多知识都用到概括总结的方法,也就是将分散的知识概括为统一的整体,然后将概念、定理、运算方法等放在一个统一的整体中进行分析,数学的逻辑思维性比较强,缺少语言描述,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时非常依赖语言教学,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将概念、定理和方法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增强学生理解问题的能力,从而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扩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逻辑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引发学生动脑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并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在进行具体的教学活动时,不要单纯的对知识点进行讲解,更重要的是对思考方法的讲授,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数学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灵活的运用数学方法,在思考中发现不同的解决方法,教学在教学中如果长期的对学生进行训练,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思维动机。

三、总结

在进行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逻辑思维的动机,建立学生逻辑思维的整体性,加强数学逻辑思维的灵活性,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新知识,而且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作者:王恩良 单位:辽宁省朝阳县胜利乡中心小学

第二篇

一、以开启思维,拓展思路,发展智力为宗旨的解题思路分析

例题:有一堆煤,一辆汽车6小时运走了它的3/8,照这样计算,剩下的煤还要几小时才能运完?思路一:先求每小时运总数的几分几,再求剩下的煤要几小时运完算式为(:1-3/8)÷(3/8÷6)=10(小时)思路二:先求剩下的煤是已经运走的煤的几倍,再求剩下的煤还要几小时才能运完算式为:6×([1-3/8)÷3/8]=10(小时)思路三:先求出运完这堆煤总共要花的时间,再求剩下的煤还要多少时间才能运完算式为:6÷3/8-6=10(小时)或者6÷3/8×(1-3/8)=10(小时)思路四:先求出已经运走的煤是剩下的煤的几分之几,再求剩下的煤还要几小时才能运完算式为:6÷[3/8÷(1-3/8)]=10(小时)思路五:先求出这堆煤是已经运走的煤的多少倍,再求出运完这堆煤一共所用的时间,然后求剩下的煤还要多少时间才能运完算式为:6×(1÷3/8)-6=10(小时)思路六:原则是用方程的思想,假设剩下的每还要x小时才能运完,则根据题目要求就有如下的方程等式:3/8:6=(1-3/8):x解得x=10(小时)

二、扩散思维、发展智力的意义和问题分析方法

综合以上例题各种解题思路的分析,结合现代教学改革机制和要求,结合现代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1.扩散思维、发展智力的意义

在传统的教学体制中,似乎各相关的教学工作者都已经意识到了学生思想、智力的发展的重要性,但确很少有人真正地把它落实于行动,原因是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学生的思想、智力得到真正的发展。结果是学生的考试成绩高,此子就可教矣;相反,学生的考试成绩低就成了此子不可教矣。很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只能成为应试教育,对学生真正的思想和智力得不到真正的开发。那么,怎样才能拓宽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智力呢?诚然,能够发展学生智力、扩散其思维的学科是不胜枚举,然而数学教学就显得更为明显。

上面的例子虽然解答过程比较简单,但是通过这种不同的解题思路,可以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条件去认识问题,从而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浓浓的兴趣,这样就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维,达到真正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在往后的工作和研究中更能全面的解决各种问题,成为实在的人才!

2.扩散思维、发展智力中的问题分析方法

(1)正面分析。正面分析也叫直接分析或顺序分析:就是把问题放在最后,先按照题目的顺序找出所有已知条件,并按照逻辑的方法来一步一步地推算问题的结果。上例中的思路一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法。

(2)反面分析。反面分析也叫间接分析或倒序分析:就是把问题放在前面,而先分析解决问题的相关条件,从而倒推出答案,上例中的思路七就是这种方法,先找到问题是“要算剩下的煤还要多少小时运完”解题分析过程是:还要多少小时―――剩下的煤是多少(份)―――l份需要多少小时―――找已知条件。

(3)整体分析、整体和局部比较。整体分析、整体和局部比较:就是把问题看着是由整体、已知局部和未知局部组成,而要求先求出整体数据,再通过已知数据来求得未知数据。上例中的思路3和思路5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先求得整体时间需要(6÷3/8)或[6×(1÷3/8)]小时,再通过整体与局部之间的相等关系(6÷3/8)-6或[6×(1÷3/8)]-6来求得未知局部数据,从而得到解答。

(4)局部分析、局部与局部比较。局部分析、局部与局部比较:就是通过已知局部数据和未知局部数据的比较直接求得未知数据的方法,上例的解题过程是:已知局部数据为3/8―――未知局部数据为5/8―――未知局部数据是已知局部数据的(5/8÷3/8)倍―――未知局部数据所需要的时间就是已知局部数据所需要的时间的(5/8÷3/8)倍,那么还需要的时间就是(5/8÷3/8)×6小时。

(5)假设分析或叫方程分析。就是假设所要求的问题为一个未知数,通过数学中的立方程的思想来获得一个包含未知数的等式,通过解方程来求得未知数的值,并是要解答的答案。上例中的思路2和思路4就是这种方法。

作者:黄静 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教育局教研室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