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下高职外语教学路径思考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理念为高校育人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对于高职应用法语专业教学而言,必须要坚持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教育导向,深入挖掘应用法语课程中的思政资源,积极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来,以实现“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本文正是基于此,探究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应用法语课程教学的致思理路,以期厚实人才培养根基。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应用法语;教学;对策
“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培养什么人”的维度,必然集中到“立德树人”的价值旨归,具体到高等教育的层面,即是“专业成才、精神成人”。对此,高等教育必须要立足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创新教育手段,来推动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那么,就要树立“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化,方能实现育人目标。习指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据此,在高职应用法语课程教学中,必须要时刻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嵌合高职院校“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凸显课程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资源,并通过相应的资源整合,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增长和思想品德的同频共振,真正实现“协同育人效应”,达成高职大学生法语综合运用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的“跃升”。本文正是基于此,从何谓“课程思政”的视角出发,探究高职应用法语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并提出在高职应用法语教学中践行“课程思政”,为高职应用法语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一、何谓“课程思政”
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具有“双为”的方向,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因此,我国高等教育致力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对于大学生而言,必须要具备“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认同”,这是当下高等教育必须要解决的根本问题。然而,在信息社会时空场域下,各类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交织、各种不同社会文化相互碰撞、各样社会思潮相互激荡,深刻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对此,如何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高等教育必须要解决的棘手问题。2014年10月,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见,仅仅依靠思想政治课来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显然难以实现,必须要实现各类课程的相互协同、同频共振,方能实现育人效果。“课程思政”的理念由此而来。那么,何谓“课程思政”呢?顾名思义,就是将思政课与专业课相结合,深入挖掘专业课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对大学生进行专业培养的同时,积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打造全员、全程、全课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最终实现大学生“专业成才、精神成人”的目标。
二、高职应用法语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索
高职应用法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特征,在具体的教学中,具有覆盖广、学时长和跨度宽的特点,应用法语课程教学,不仅仅要培养高职大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应用能力,使其能具备职业发展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大学生相应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凸显课程教学的价值引领,不断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并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此,必须要深入挖掘高职应用法语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大学生提供价值引领、精神指导,实现高职应用法语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厚实高职应用法语人才培养的根基。明确德育目标,深挖德育元素。高职应用法语课程教学目标不仅仅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能力指引,同时,还具有德育教学目标,即引导大学生在面对不同的文化时,坚定对社会主义文化的信仰,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认同,进而实现高职应用法语“能力提升”和“价值涵养”的目标。对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必须要深入挖掘高职应用法语课程中的德育元素,比如:在讲授社交礼仪时,结合中西文化的差异,把儒家文化中的礼仪嵌入其中,引导大学生知书达礼,做一个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的时代新人,进而形成符合职业发展需求的职业道德。注重教学设计,强化知行合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德育教育的根本指向,概而言之,就是知行合一。那么,在高职应用法语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推动“语言能力培养”和“德育文化践行”相结合,巧妙设计教学内容,注重围绕高职学生的特点,实施项目化教学、行动导向教学、任务型教学中,在潜移默化中涵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比如:在讲授旅游相关内容时,可以挖掘我国红色旅游资源,讲清楚、讲透彻我国红色文化,给予大学生爱国主义熏陶,引导其爱党、爱国,同时也提升了其法语实际运用能力。利用第二课堂,深入育人效果。语言的习得关键在于训练,高职应用法语课程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举办了诸多第二课堂活动,比如:外语角、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校企合作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可以适当嵌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类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等等,通过相应的德育资源嵌入,可以有效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
三、结语
总之,高职应用法语贯穿“课程思政”理念是人才培养的时代呼唤,是完成“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价值指向,这就需要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明确德育目标、注重教学设计、利用第二课堂,推动形成全员、全程、全课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发挥协同育人的效应。
参考文献:
[1]彭程程.基于“课程思政”的本科法语专业教学探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8).
[2]游晓航.新《国标》视域下高校法语专业课程思政工作内涵及载体建设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48).
程雅兰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