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外语教学论文 > 外语教学中中草药简介翻译方法

外语教学中中草药简介翻译方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5-25 03:15:00人气:469

[摘要]中草药简介翻译是我国中医药学对外传播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也是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当前我国中草药简介翻译中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中草药向国际传播的速度。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中草药简介翻译存在的问题,并就中草药简介翻译的方法和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中草药简介翻译的水准和质量,从而推动中草药的国际传播。

[关键词]外语教学中草药简介翻译方法

前言

中草药想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必须通过中草药简介翻译对其名称及功能效用、使用方法等基本内容进行介绍,使其他国家的人们也能充分了解中草药的作用和价值,进而对中草药的使用、功能等产生深刻认识。但是,目前很多网站甚至政府机构所组织的中草药简介翻译都存在诸多问题,远远没有达到信、达、雅的标准,严重制约了中草药的对外传播速度。

一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中草药简介翻译的现状

1.中草药术语翻译不准确

(1)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对中草药术语的误译。普通文本或术语的翻译仅会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中草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草药术语的错误翻译则会直接影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及中医文化在国际领域的声望和信誉。究其原因,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师多为外语专业教师,其语言功底深厚,但是却很少深入研读中草药文本,对中医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2)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中草药术语翻译表述不当。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对中草药术语翻译表述不当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模糊化的表现形式,其二是中草药翻译的冗余表达。譬如肖野牡丹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传统中医将其功效表述为“主治白喉,五疥七伤。”很多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师将肖野牡丹翻译为“Patentharitymelastoma”,将其主要功效翻译为“In-dicatedfordiphtheritisandinfirmities”。根据《韦氏大学词典》的解释,“infirmities”意为“thequalityorstateofbeinginfirm”,也就是虚弱的体质。在传统中医学中,“五疥七伤”中的“五疥”即看、卧、坐、立、行时间过长,“七伤”即喜、怒、忧、思、悲、恐、惊的程度太过,对心、肝、肺、脾、肾五脏造成了伤害,而“diphtheri-tis”及“infirmities”显然无法准确表达“五疥七伤”的含义。读者阅读此翻译文本之后,大概能够明白肖野牡丹是一种能够治疗疾病的药品,但对此药品能够治愈何种疾病,具有何种功效却无从得知。

2.中草药文本翻译信息冗余

目前,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中草药文本元素翻译不当主要表现为信息冗余,其中摘要信息翻译冗余在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十分常见,但由于译文语言流畅,没有其他语法错误,翻译冗余的情况很容易被忽略,不过此翻译方式却违反了翻译的简洁原则。英语句子通常比较简单,经常会用最少的词汇表达最深刻的意思。汉语以意合为中心,英语以形合为中心,如果将中文翻译成英文,那么整个文本长度就必须有所增加。在这一过程中,如果文本翻译处理不当,翻译冗余的情况就会频繁发生。例如,掌叶大黄英文翻译为“PalmleafRhubarb”,其主要功能为治疗“大便不通,脘腹胀满”,服用方法为“大黄12克,枳宝12克,水煎服”。其中,“水煎服”是最常见的中草药服用方法。有学者将“水煎服”翻译为“Decoctinwaterandswallow”。“煎”和“服”表示将水添加到中草药中煎煮后服用汤药,这里的表述重点应该是“煎”,即汤剂的制作方法。源文本并没有清楚地表明如何煎煮,因为水煎在中国众所周知的方法,但外国人对于此方法却比较陌生,而“decoct”的意思是在中草药或其他药物熬制汤剂时加水,并未阐明“水煎”的具体操作方法。“水煎服”的翻译重点不应当是“服”,而应当是“水煎”,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当重点表明水煎。因此,笔者认为,在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将掌叶大黄翻译为“ForexcesssyndromeofYangmingfu-organ,unsmoothstool,gastricfullness:Rhubarb12g,officinalMagnolia24g,immatureorangefruit12g,natriisulfas6gfordecoction”更为合适。

二、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中草药简介翻译方法探讨

1.培养学生对中草药功能术语的意译能力

意译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源文本的意义,使非母语的读者读起来流利,理解起来简单。在某些医学术语的翻译中,采用意译法是非常准确的。由于携带信息的源语言被分成了若干段的信息,以更多的词汇进行体现,随着句子长度的增加,信息的密度也会随之加大,这就使推广和理解源语言的含义更加困难了。例如,中医药学中的“肝疮”一词就有两种译法,一种是“肝脏营养不良”,另一种是“由肝脏通道里的热量或其他有害物质引起的营养不良”。第二种翻译比第一种要清晰得多,但是记忆和理解第二种翻译方式却比较困难。因此,笔者认为第一种意译方法更加适用于“肝疮”一词的翻译。此外,“活血化瘀”一词的翻译也较为典型,比如莴苣等常见的中草药都具有此种功效,很多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师将“活血化瘀”翻译为“Activatingbloodandeliminatingstasis”。显然,此翻译方法是直译法,也就是逐字逐句的翻译。“活血”的本意为促进或加速血液流动,而“activatingblood”并不能真正表达“活血”的含义。“活血化瘀”是为改善血液循环以消除瘀滞,笔者认为这一词汇的翻译应当采用意译法,将之翻译为“Promatingvascularcirculationandeliminatingstasis”。虽然直译法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保持信息的完整性,但由于中医文化的特殊性,没有一个英文单词能够准确表达中医学术语的深层含义,直译在很多情况下就会呈现更多的不足。

2.培养学生在文本翻译中加入中国元素的能力

任何翻译都应该从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两个方面进行说明和解释,一方面要尽量使译文容易理解;另一方面要保留源语言的魅力,再现原文的内容、风格。尤其是中医理论和中草药术语,其形成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与中医传统文化息息相关。但受不同学派思想的影响,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师对中草药简介的理解和翻译存在诸多问题。因此,中草药文本的表层和深层矛盾的复杂性越来越明显。比如,空心菜一词的英文翻译为“Swampmorninggloryherb”,其功效为“凉血止血,清解热毒,通谷道。”很多教师将之翻译为“Clearingheatinthebloodandstoppingbleeding,clearingpathogenicheatanddetoxifying,re-solvingfoodstagnation”,此翻译为意译,将“通谷道”翻译为“re-solvingfoodstagnation”,即解决食物的滞胀。其实,随着中医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中医的基本术语,如气、阴、阳、五行等。“气”在最初时经常被翻译成“energy”,后来很多文件开始将“气”翻译为“qi”,并在其后加入注释,此种加注释的意译方式更加简洁,更利于我国中医文化在国外的传播。因此,笔者认为中医药外语专业教师可以采用加注释的方式,将“通谷道”翻译为“Tonggudao(resolvingfoodstagnation)”。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学中的中草药简介翻译存在中草药术语的误译及中草药简介翻译冗余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推动中草药的发展和传播,中医药专业外语教师应当重点培养学生对中草药功能性术语进行意译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在中草药文本翻译中加入中国文化元素的能力,以提高中草药简介翻译的质量,更加准确地传播中国传统中医文化。

参考文献:

[1]牛喘玉:《中医翻译的基本特点》,《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第2期。

[2]王燕:《医学翻译的等值问题》,《中国科技翻译》2005年第2期。

[3]牛秋实:《近代文化视野下中医与西医的比较研究》,《中医学报》2010年第3期。

[4]刘畅:《3种翻译方法在中医术语名词翻译中的应用》,《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第11期。

作者:胡瑞 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外语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