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外语教学论文 > 外语教学的价值引导

外语教学的价值引导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10-17 08:57:00人气:420

【摘要】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西文化融合与撞击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外语教学作为教育领域中中外文化撞击的前沿阵地,对学生的价值引导是外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从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双刃作用入手,分析文化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拟通过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外语教学中的实现路径来走出教育困境。

【关键词】外语教学;价值观;文化

1文化―――外语教学中的双刃剑

一方面,文化是外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了解文化是学好外语的必经之路。教育部2017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明确规定“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2]任何割裂文化的语言教学,都无法实现交际能力的培养。正是由于文化的存在,语言才有了丰富的实际意义,语言教学也变得生动有趣。比起枯燥的词汇、语法、句法的讲解,西方的经济、文化、地理、历史、宗教、哲学、艺术、习俗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学生对外面的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语言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正好满足学生的需求。另一方面,西方文化根植于西方价值观,西方主流价值观以美国为代表,奉行自由、民主、平等、人权,其核心为“个人主义”。而我国奉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核心是“集体主义”。在中西方文化冲突的背景下,如何取舍对于学生而言并不是容易的选择。

2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面临的问题

西方价值观与中国价值观截然不同:西方更看重利己,中国更看重互利或利他。学生势必要在其中做出选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量西方文化涌入中国。欧美国家通过电影、电视、图书等文化产品出口,将西方文化输出到世界各地,以实现西方文化全球化。欧美国家文化产业发达,其音像制品制作精良,无论是服装、道具、音乐、剪辑,还是剧情、节奏都做得细致考究,吸引无数学生去追捧。一些学生崇拜这些文化制品中的物质生活,理想信念轰然倒塌,甚至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重大改变,进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迷茫与困惑。随着科技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除课堂以外,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自媒体等其他快捷渠道获取西方文化信息,学习原汁原味的外语。西方文化制品对于现实问题直言不讳,其文化制品也充斥着各种纸醉金迷、灯红酒绿、政治丑闻、种族歧视、宗教冲突、性和暴力,展现出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至上的取向。西方文化崇尚英雄主义,其影片中不乏破坏国家机制成就英雄主义的影片。即便是一些生活剧和情景喜剧也充满了各种阴谋诡计、婚外恋、同性恋的镜头。一些学生出于好奇,更是青睐限制级内容。这些文化制品,虽然提供了真实的语言环境,但在学生学习原汁原味外语的同时,也会反复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导致价值观扭曲,理想信念动摇。多年以来,外语教学更关注外国语言文化的输入与输出,对于中国文化的输出则关注不足,并直接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用外语表达母语文化,造成母语文化失语现象。一方面,外语教学总在强调西方语言文化的输入与输出,忽略了母语文化输出;另一方面,学生母语文化的积累不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储备欠缺是造成文化失语现象的根源之一。母语文化是外语学习的基础。外语学习如果脱离母语文化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在教育价值取向的这一层面上,我们格外需要提升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当代精神和当代意识”[3]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外语教学中的实现路径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生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外语教学中的实现路径,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3.1合理的教学设计

教育部2017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强调两个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素养。考虑到跨文化交际是双向的,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已然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这就要求外语专业学生不仅要了解外语文化,同时还要了解母语文化。要解决母语文化失语现象,母语文化素养应在具体的教学目标中有所体现。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加大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外语教学中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应涵盖神话传说、民间风俗、名胜古迹、饮食文化、中医药学、戏剧艺术、书法艺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古典诗词、文学名著、建筑艺术等等。通过引选海外汉学专家的著作和文章、权威期刊杂志、新闻报道、中国官媒、主流文化网站等的对外宣传文章、文学名著的汉英译本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其由浅入深地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教学方法上,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外语教学的方法多样化。可以采用阅读技能训练法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段落信息匹配、大纲笔记填充、信息填充、判断正误、选词填空等方式,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材料的理解。通过中西文化比较法,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例如结合教材比较中西方对于恭维和谦虚的不同反应,比较中西方送礼、宴请等社交礼仪的异同。可以利用讨论法,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针对古今中外同一概念范畴探讨其历史和现实的意义。课上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兴趣。可以针对中国的历史、风俗、文学、礼仪、建筑、艺术等开展文化讲座,宣讲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选取中国小说、戏剧、名著的片段,改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英文情景剧表演,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可以针对当今社会热门话题,开展英语演讲和辩论,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运用能力。

3.2科学的学业评价机制

学业评价机制正在由终结性评价向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方向转变。终结性评价一次性反应学生的最终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价则能如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阶段性学习效果。“只有把课程的学业评价从‘终结性’转变为‘阶段性’,才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4],实现“以评促学”的效果。在具体评价过程中,形成性评价应包括两个部分:语言的准确性和思想性。思想性考察学生是否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具备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3.3相关配套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外语教学,除了教学实施过程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同时需要相关配套建设。当前文化市场上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文教材选择范围有限,急需相关教材建设。同时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更多的隐形教育,需要校园文化建设纳入更多的校风建设、丰富的校园活动、宣传文化设施和校园网络监管等。最后,教师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坚定理想和信念,在教学中成为学生学业和人生的领路人。

【参考文献】

[1]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大报告.

[2]2017版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3]于娟.从语言学习到文化理解[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1:79.

[4]楼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外语专业课程的隐性教学策略[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16(6):101.

作者:王颖 单位:唐山学院外语系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