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三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展开,传统的“以讲代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越发显得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了。“讲满堂、写满板、以讲代学”不仅是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根源,而且它将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引向死胡同。与此相反,“三环节高效”课堂,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责任感。这无疑是科学的,值得尝试的。
关键词:“三环节高效课堂”;自主学习;高中生物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信息,收获各种能力的主要途径。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学生获取最大的收获与进步,非常有必要进行高效课堂教学。为此,本文就如何提高生物高效课堂教学进行了探究。“三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分三个基本环节:第一、“学”。主要指学生的自学和问题导学,老师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有60%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本节课内容的60%。第二、“讲”。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强调,对难点知识进行点拨。第三、“练”。即为课堂达标训练,学生可以合作探究。
一、“三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学
这一环节不仅是学生“学”的环节,也是教师“备”的环节。生物是一门非常联系实际的课程。因此,课堂导入可以紧密贴合实际引入,从而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引入《核酸―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这一节课时,可以给学生看几张图片,台风或海啸遇难者的尸体,问如何确定遇难者的身份,或者提问警察在破案的时候怎么根据一滴血或一根头发,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这样来引出课堂教学,并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创设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情景。对重、难点知识,教师可适当点拨,但应做到“引而不发,恰到好处”,既不铺平道路,又不设置鸿沟,让学生经过分析、思考、交流等活动后,大都能够自行得到解决。这是一节课的切入点[1]。在这一环节,教师对学生必须有明确的自学要求。比如,时间上应有所限制,不能让学生没有目的的去阅读教材,要让学生不仅眼在动,手也要在动起来,要在课本上把相关问题的答案标注出来,要完成导学案的自主预习部分。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合作探究时能快速找到相关问题的答案,也巩固了基础知识。
(二)讲
本环节是教师对重点知识进行强调,对难点知识进行点拨的环节,虽说是“讲”的环节,但仍然是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只是主导作用。对于生物这门课程而言,大部分的知识都是比较直观的,这是它的学科特点。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很容易在教材中找到相应的答案,掌握到教材的重难点。如何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掌握的重难点知识的基础上,适当的进行知识拓展,找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用技术之间的结合点。比如,在《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这一节中,介绍水盐平衡的时候,就可以课外拓展“尿液的形成”。另外,多开展实验课程,加强生物实验教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此环节中会涉及到小组合作探究,教师一定要仔细筛选探究的题目,应该选取学生一看就是模棱两可的问题。小组讨论,是小组成员彼此间思维的碰撞,而不是浪费时间把教材上的原话念一遍。比如,在《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这一节内容中,合作探究,植物细胞有没有失水和吸水?学生从生活中的细节观察到,夏天凉拌的黄瓜、凉拌的番茄,加了盐或者糖过后,盘子里出现了较多的水,说明有植物细胞失水的现象。那就再探究,植物细胞的失水和吸水与动物细胞的现象一样吗?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结构有什么区别?那么学生就会先试着去思考第二个问题,应该很快就能找到答案。对于第一个问题,就需要小组合作总结得出,有一定难度,每个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因此,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就可以从他人的答案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达到共同进步,使课堂时间得以充分利用[2]。
(三)练
这个“练”的环节,可以讲完一个知识点,根据相应知识点举出例题,一定要符合切合点。当然,也可以在一节课的末尾,根据这一节课,列举几个例题让学生巩固这一节课的内容。教师要注意选题,不要第一题就把学生卡住了。这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他会认为是自己这一节课没学好。题目的顺序一定是有讲究的,从易到难,前面几题给学生信心,也认可他们这节课的学习,后一两题让学生不能骄傲,还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一定要分层次,励志班、重点班、平行班应该作业上要有层次体现。一个班上的同学,也应该有作业区分。基础好的学生,能够做到全部作业的90%;基础薄弱的学生,做好基础题目的90%。生物这门课程,知识点比较散乱。学生一定要通过练习来反馈所学的知识是否掌握。对学生反馈的问题,教师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答疑,主要讲那些重点、难点、易错点、易混点,最终形成知识的网络与框架,促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提高能力的目的。这是一节课的落脚点。
二、“三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学生对知识的体验、探究和感悟。我校实施的培养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三环节教学模式正是基于这种要求和认识进行的尝试。在课改的实验中,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个最大限度”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主动性,最大限度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最大限度地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因此,我们本着稳步推进的原则,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真正“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一节课虽短暂,但课堂教学却又很复杂,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追求教学的高质量、高效益,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又是每位教师的迫切愿望。因此,我们学校的“三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是摈弃了传统教学的弊端,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提升,帮助学生高效学习,成为综合素质全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邓卫民.论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生物教学[D].河南大学,2007.
[2]朱正威.生物新课程给我们的机遇和挑战[J].中学生物教学,2005
[3]李桂双,袁刚.浅谈新课程改革下的中学生物实验教学[J].中学生物教学,2005.
作者:陈勇 单位:重庆市秀山县第一中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