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外语教学论文 > 行动研究中外语教学实施的困境

行动研究中外语教学实施的困境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9-10 15:48:00人气:484

摘要:行动研究自引入我国教育界以来备受外语教师的青睐,然而在实施中行动研究却陷入了困境,主要问题表现在外语教师对行动研究概念的模糊认识、对研究方法的偏颇使用以及在研究内容上的简单重复。鉴于这些问题,外语教师应该开展合作型行动研究,采取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使行动研究在研究质量上得到提升,真正实现其改进实践的目的。

关键词:行动研究;外语教学;合作型行动研究;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欧美,20世纪末传入我国,因其“亲民”的研究理念和研究方法而受到一线教师和研究者的广泛青睐,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外语教学领域,自从王蔷教授的《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一书出版后,外语界掀起了一番行动研究热。业界普遍认为,行动研究在理论上为广大一线教师解决了科研高不可攀的难题,更为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广阔前景。然而,纵观有关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学术论文和学术著作,在其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一些在概念和研究方法方面的模糊甚至偏颇的认识,导致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和研究方面举步维艰,踟蹰不前。

1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主要问题

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对概念的模糊认识、对研究方法的偏颇使用以及在研究内容上的简单重复。

1.1对行动研究概念的模糊认识

关于什么是行动研究,业界给出了多种定义。引用较多的定义有如下几条[1]。1)行动研究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研究,目的是改进行动的质量。(Elliott,1991)2)行动研究是一种自我反思的探究形式,由社会活动或教育活动中的参与者施行,目的是提高他们所从事的社会事业或教育事业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提升他们对实践工作理解的合理性和正当性,提高他们工作环境的合理性和正当性。(Kemmis&McTaggart,1982)3)行动研究是由参与者参与实施的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自我反思形式的探究,目的是改进实践。(McKernan,1991)早期的行动研究定义更多地关注行动研究的目的,而没有明确给出其研究方法和研究途径,这导致了在教育研究领域,尤其是外语教学领域,对行动研究的认识有很大程度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从上述行动研究的定义中,我们可以概括出行动研究的核心词汇:参与、探究、反思、改进实践,其中“参与”是行动研究有别于其他研究的本质特征,是行动研究的基础和内在动力。然而在行动研究的实践中,教师们倾向于狭隘地理解“参与”,导致行动研究的质量不高。行动研究中的“参与”,不仅仅指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进行孤军奋战的研究,现在的理论界更倾向于“合作型的参与”,即教师与大学或研究机构合作,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行动研究中“参与”意即教师参与研究,使教师成为研究者(teachersasre⁃searchers),这是行动研究最吸引教师之处[2]。教师们认为自己不用再与校外研究者合作,自己就可以做研究了――“我的课堂我做主”。这一点从学术期刊的行动研究论文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从王蔷教授主编的《英语教师行动研究》列举的行动研究报告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教师们几乎都是在课堂教学中发现了问题,然后自己制定行动方案,再进行行动,最后反思。在这种所谓的行动研究中,教师既是研究的设计者、实施者,又是研究的评估者。由此可见,这种行动研究报告或论文的质量不高,片面性较大,主观性较强,难以推广,当然也难以发表。这种狭隘的“参与观”导致了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科研成果质量参差不齐,发展滞后。笔者统计了CNKI从1992年至2017年核心期刊刊载行动研究的论文篇数,共529篇,而与英语或外语教学有关的行动论文数量仅有72篇,可见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质量亟待提高。其实,行动研究的参与者不止教师本人,还应该包括其他教师同行、科研人员,甚至是学校的领导,这种行动研究被称作“合作型行动研究”[3]。合作进行研究可以避免教师的孤立感和无助感,更重要的是共同研究的课题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应用性,研究结果也更具推广价值。

1.2对行动研究方法的偏颇使用

行动研究的方法是什么?很多人会给出行动研究过程的答案。Kemmis和McTaggart[4]总结了行动研究的基本过程:计划-实施-观察-反思的循环往复过程。在每一步骤收集和分析数据的手段包括观察、访谈、问卷、反思、日志等。这种研究方法给人的印象是行动研究不需要像正规研究那样在设计、抽样、测量、统计等方面进行严格的操作,只需注意观察学生的反馈,进行一下访谈,再撰写反思日志和研究报告即可。受博格[5]归纳的行动研究与正规研究的差异的影响,后来的行动研究者经常引用这些差异,作为行动研究有别于其他研究方法的依据。博格认为行动研究与正规研究在研究方法上的主要差异包括:行动研究者不需要具备专门的科研技能,普通的教育工作者都能进行行动研究;行动研究不需要进行广泛深入的文献研究,只需对相关研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行动研究在样本的选择上不具代表性,只需选择自己的学生;行动研究在研究设计上不那么严格,在研究过程中可进行调整;行动研究的资料收集主要依靠观察、访谈或课堂测试;行动研究的数据分析既有量性的分析,又有质性的分析,没有严谨的分析手段和程序。外语教学相关文献也经常引用这些差别,导致很多外语教师误认为行动研究很容易操作,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在课堂上发现了一个问题,然后采取一系列措施解决了问题,改进了实践,就冠以行动研究之名,而不去考虑研究的信度和效度。这种对行动研究方法的偏颇认知,导致了行动研究在我国外语教学界遭到了质疑,其发展的脚步也日趋减缓。实际上,有研究者认为行动研究只是一种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列的一种研究类型,而非一种研究方法[6]。既然行动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类型,它除了有其自身的特点外,还应该具有科学研究的共同点,如研究的设计要科学严谨,文献综述要全面、翔实,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要科学可靠,研究的结论要有推广价值。只有做到这些,行动研究才有更大的使用价值,更有可持续性生命力,广大一线教师才能真正实现专业的长远发展。

1.3行动研究内容上的简单重复

正是由于很多教师或科研人员对行动研究概念的狭隘理解,对研究方法的偏颇使用,导致了研究内容上的简单重复。纵观各种行动研究的科研成果,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即在研究内容上“重理论、轻实践”[7][8]。自从行动研究的概念传入我国以来,关于行动研究的论文和著作层出不穷,然而,透过繁华的表层,研究者发现,我国学术期刊上外语行动研究的论文主要围绕理论和概念的宣传、研究模式介绍和探讨、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关系论述,这种文章充斥在学术期刊上,内容简单重复,水平不高,大有泛滥之势。而最能体现行动研究的实践意义的实证性文章却寥寥无几,如以“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为题的学术成果凤毛麟角。很多自称实证研究的学术论文也在研究的设计、样本的筛选以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方面存在信度和效度的问题,缺乏实用价值,难以推广。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改进并发展实践。而我国外语教学界在行动研究方面的“重理论、轻实践”有悖于行动研究的本质,因而在实践层面乏善可陈,导致行动研究举步维艰,在某些时期甚至停滞不前。

2对外语教学行动研究的启示

鉴于上述行动研究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外语教师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以科学的态度进行行动研究,使这一改进教学实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方式得以发扬光大。首先,外语教师对行动研究概念的理解要灵活开放,不能僵化教条。广大教师尤其要具有合作的精神,与同事、其他学校的教师、科研机构或科研人员开展合作型研究,这样既可以扩展自己的研究视野,也可以避免因研究者个人参与度高而带来的主观性强的缺点。在全球化的形势下,在互联网的紧密连接中,协同是新时期教师应具备的素质。其次,外语教师在研究方法上要保证行动研究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行动研究有其自身的特点,但在研究设计上要周密严谨,经得起理论和实践的检验。在行动研究的每个步骤,研究者都要有理论的支持,而非主观臆断。在数据的收集上要提供详尽的研究细节,包括研究背景的详细说明、数据呈现和收集的详细记录等。在数据的分析上要运用最新数据统计和分析方法及手段,使结果可信、可靠。相信在教育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在手机移动端支持随时随地学习的形势下,行动研究的每个步骤都能有大数据的支撑,保证研究方法的信度和效度。第三,希望核心期刊能够多给行动研究成果发表的机会。由于有些专家学者认为行动研究的论文不符合学术规范,不够科学、不够严谨,不具推广价值,很少给这种文章发表机会。在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希望学术期刊能够多多鼓励并支持行动研究,多给这种文章的发表机会,扩大行动研究的影响力。虽然我国行动研究还存在很多问题,外语行动研究的发展更是滞后,但毋庸置疑,在当今世界范围内的各种课程改革中,行动研究是推动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它使理论和实践有机地融合起来,对推动课程改革、促进教育理论的生成、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蔷,张虹.英语教师行动研究:修订版[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

[2]McNiffJ.ActionResearch:PrinciplesandPractice[M].Lon⁃don:McmillanEducation,1988.

[3]MoralesM.Participatoryactionresearch(PA)cumactionre⁃search(AC)inteacherprofessionaldevelopment:Aliteraturereview[J].InternationalJournalofResearchinEducationandScience.2016,2(1):156-165.

[4]KemmisS,McTarggartR.TheActionResearchPlanner[M].Victoria:DeakinUniversityPress,1982.

[5]BorgW.ApplyingEducationalResearch:APracticalGuide[M].London:Longman,1981.

[6]刘良华.行动研究:是什么与不是什么[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1(4):66-71.

[7]张文兰,郭小平.关于我国行动研究学术成果的分析与反思[J].电化教育研究,2009(2):51-54.

[8]卢立涛,井祥贵.教育行动研究在中国:审视与反思[J].教育学报,2012(1):49-53.

张淑平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高职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