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外语教学论文 > 大学外语教学的评估方法

大学外语教学的评估方法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0-08 01:12:00人气:430

摘要: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中,如何对外语教学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估,是改革成功的关键。建立健全的评估体系要根据现代教育评估理论,既要从重结果转变到重过程,也要采用形成性评估和总结性评估相结合。评估对象不应只局限于对学生的评估,还应包括对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的评估。

关键词:形成性评估;总结性评估;评估对象;评估方法

一、大学外语教学评估的意义、对象和方法

目前高校的外语教学和其他许多学科一样,过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不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和驾驭能力,也忽视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外语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上,而忽略了语言最基本的功能―――交际功能。这一切与我们的教学评估方法有很大的关系。现在的外语教学评估仍以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估为主,通常通过英语期中、期末考试以及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一线的外语教师都知道,这些测试结果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对英语真实的驾驭能力,相反测试的负面作用却很明显。教师为测试而教,学校以此衡量教师的工作水平;学生为测试而学,为拿到四六级证书而学。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脱离了《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有关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大学外语教学缺乏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能使教师全面获得学生的反馈信息,能够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和方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这也有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不仅能帮助教学管理者更好地设计、管理和组织外语教学过程,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估,并形成定期总结复习的好习惯[1]。现在多数高校还是采用“一卷定乾坤”,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不能全面衡量学生实际学习的水平和掌握内容的程度。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应该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多元评价。多元评价是整合、协调多个评价主体,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对学生学习进展和行为变化进行全方位、全程化的评价。比较科学的教学评价可分成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断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改进教学的系统性评价,它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进行的为保证教学目标实现而进行的确定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形成性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改进完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学习结果,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有助于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方向。它加强了对学生情感行为的评价,也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此外,形成性评价是对教与学的双向评价,在评价学生的同时,也促使教师不断总结、反思、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终结性评价是教育活动后对教育效果的判断,它忽视了过程,只重结果。[2]目前,我国高校外语教学的评价方式过多地依赖于终结性评价,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用人单位,更多是以学生的外语考试成绩评判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高低。这种评价方式尽管有其自身的一些优点,但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强化了考试分数的作用,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目的就是为了考试或升学。这种工具型的学习动机显然不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保持其学习兴趣的持久性。相反一旦学生成绩不理想,他们便会感到焦虑、自卑和自责,学习的自信心也会因此受到严重打击。对于大学英语教师而言,这种评价体制也会遏制他们对教学内容与方式进行改革与探索的积极性。”[3]因为终结性评价易于操作,多年来一直是外语教学评估的主要手段。终结性评价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终结,只是下一轮终结性评价的开始。相对于形成性评价而言,终结性评价周期较长。只有形成性评价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评价,这样学生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当学生发现有问题时,就会及时改正不足之处。科学的外语教学评估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评估,而且还要对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进行评估。因此,最好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而不是简单的、单一的终结性评估,这样才更科学、更合理。

二、大学外语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估

目前我们对学生的评估,多采用终结性评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侧重测量与评价学生的考试分数,而忽略了课程的过程管理,忽略了对学生外语学习能力的评价。而形成性评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实践者和创造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改进了学习效果。形成性评估体现了外语教学中以评促学、以评促教、重在过程的理念。在笔者看来,对学生的评估应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即学期总成绩由形成性评估成绩和终结性评估成绩(即期末考试卷面成绩)构成。形成性评估是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估,即教师综合学生学习过程中各种表现给出平时成绩,包括学生课前准备、出勤、课堂参与、课后作业完成和网上自学记录等。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制订得分细则,并开展学生的自我评估和相互评估,这些可以以阶段汇报和学习汇报形式进行。除了以上因素外,教师还要考察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方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给学生一些建设性意见和帮助。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后,最终给出学生的部分平时成绩。笔者所执教的班级从2017年开始试点增加形成性评估,即参加“全球语通百万大学生网络听说大赛”。该比赛北京全球语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主办,浙江、山东、辽宁等多个省份的高校参加。本科院校英语组的试题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跟读模式,系统提供领读、字幕,学生跟读;第二部分是听说能力综合考察,系统提供领读,但不提供字幕,学生根据短期记忆复诵。两题得分之和作为大赛最终成绩,该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被纳入期末成绩。此外,笔者所在学校正在使用大学英语网络学台(即酷学辽宁)。该平台由省级平台(辽宁省教育厅酷学辽宁)和校级平台(辽宁慕课)组成,学生注册账号并进行课程报名之后,可以在手机客户端或电脑浏览器上进入平台,平台里有任课教师的作业。截止时间前,学生要提交作业,并进行学生之间的互评。如果学生忘记提交作业或未去互评,系统会自动扣除相应分数。教师在一个学期会布置4~5次作业,期末系统导出的成绩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再加上“全球语通百万大学生网络听说大赛”的成绩和教师综合课堂表现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给出的成绩,最终形成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估。当然,这种形成性评估也存在一定弊端,如作弊。无论是大学英语网络学台,还是“全球语通百万大学生网络听说大赛”都无法杜绝作弊现象,请同学帮忙完成作业和比赛、抄作业现象普遍存在。同时大学英语网络学台在设计上也存在一定缺陷,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很多学生不明白“全球语通百万大学生网络听说大赛”的声音大小、语音语调是怎么影响分数的以及如何改进等。

三、大学外语教学中对教师的评估

对大学外语教师进行课内评价,首先是对教学计划的评价,包括对教学目标、教学程序、教学材料等进行评价[4],主要分为教学目标是否适当,教学过程是否流畅、循序渐进,是否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教学材料的选择是否高质量、是否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是对授课过程的评价,包括对课堂管理、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课堂活动等进行评价。对教师课堂管理的评价,要侧重教师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课堂教学是否有序,是否在轻松、愉快、友好的情况下进行,学生对教学流程是否熟悉,能否对教师的提问做出积极迅速的反应;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估,包括课程的导入是否自然、清晰,教师对资料的讲解是否透彻,是否采用了适当的教学技巧,学生反响是否热烈,课堂教学形式是否多样化,能否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导是否清晰明了,活动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能否对学生提出适当的表扬等;对学生课堂活动的评估包括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程度、对教师所提问题的反应程度以及英语语言活动的多少等。此外,对外语教师的课内评价还包括评价、观察外语教师授课的各种意识,包括语言意识、语篇意识和学术规范意识等。语言意识包括教师对所教语言的驾驭程度,要评估教师语法、词汇、拼写、语音和语言技巧等方面的能力;语篇意识是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包括提出问题(问题的设置)、解决问题、组织讨论以及分析段落结构、段落连贯方法、写作技巧和课文赏析等;学术规范意识主要考察教师的旁征博引能力以及学术风格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也是大学外语教学中对教师评估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师对教学的热情和投入情况、课前准备情况、授课方式、语音清晰度、语速是否适中以及是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等方面。

四、对教学管理者的评估

在目前的体制下,无法对教学管理部门进行评估。虽然也可通过自我评估来修正一些错误和弥补一些不足,但缺少一个客观、公正、统一的评估标准。教学管理部门不能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需要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学评估机构,专门研究如何进行教学评估。教学管理部门要主动改变观念,改变过去教学管理“衙门”的观念,真正做到“以教学改革实际需要,人才培养客观需要”为中心,把教学工作放到最重要、最核心的位置上。

五、结语

大学外语教学评估是整个外语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要全面、客观、科学、准确地对其进行评估并非易事。在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估中,要制订比较合理的评估办法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需要广大外语教师共同探索,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对教师的评估也非易事,因为既深谙教育规律又是外语行家的专家级人物并不好找,需要制订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估体系,这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尽管如此,大学外语教学改革仍要继续,大学外语教学评估也要继续,涉及的学生、大学外语教师和教学管理部门三个主体都要接受评估,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导致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失败。在教学质量的保证机制上,三方具有同等重要的功能,发挥着同等重要的作用,仅凭一方的努力尽管可以发挥短时期的效应,但难长久维持。这一切不仅需要外语教育专家的指导,更需要广大一线外语教师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forlanguageLearningandTeaching[M].3rdEd.NewJersey:PrenticeHall,1994:66.

[2]CLeung,BMohan.Teacherformativeassessmentandtalkinclassroomcontexts:assessmentasdiscourseandassessmentofdiscourse[J].LanguageTesting,2004(3):335-359.

[3]王燕萍.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评价体系研究[J].外语界,2006(S1):48.

[4]束定芳,陈素燕.大学英语教学成功之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76.

刘春艳 沈阳化工大学外语系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