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外语教学生态理论改革策略
[摘要]本文简单介绍了基于生态理论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探讨意义,强调了发展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必要性,同时针对基于生态理论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探讨要求,以及基于生态理论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探讨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生态理论;大学外语;课堂教学;改革探讨;策略研究
一、基于生态理论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探讨意义
生态理论具有极强的包容性,生态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指具体的教学设施性能与手段,是对英语教学平台内容的具体阐述,也是英语教学平衡状态的具体表现,与传统的英语教学方式不同,生态理论教学主张教学的稳定性,注重时代化先进教学工具与理论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推广价值,具体内容介绍如下。
(一)从大学英语教学问题的角度进行分析。大学英语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主要内容,良好的英语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受我国传统教学方式与理念的影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解为主,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英语课堂的主导者,忽视了学生自身能动力的利用,以及学生潜在学习优势的开发,与现代化高效性英语课堂教学要求不符,不能从根本上发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质性意义。除此之外与高中学生生源地域不同,其生活环境与英语基础能力水平均不同,然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多为大班授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无法针对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进而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产生了影响,在英语课堂内部出现了“生态失调”的问题,降低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从生态理论应用特点的角度进行分析。生态理论既定内容中提到,要想促使生物向某一特定方向成长,就要在生物成长期间为其提供相应的生态因子,而生态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也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该理论的应用价值,强调对于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开发,从而实现个性化培养的基本目标,让学生在相对平衡稳定的学习环境下,形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据某权威性杂志报道,济南某大学学生在英语课堂上交流,教师认为两人行为对其它同学造成了干扰,让学生在教室墙角罚站一节课,该教学案例是课堂生态化缺失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教师对课堂既定规律及教师自身威信问题较为看重。从生态理论的角度看待该问题,则应持有相反的态度,生态理论反对强制性的绝对服从行为,与既定的授课准则要求相比,更加尊重学生的心理思想活动与课堂行为表现,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僵化”教学模式,营造了共生性的动态学习环境条件,突出了生态化教学理论的应用特点,以学生个性点为依据,提升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效果。
二、基于生态理论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探讨策略
(一)生态理论内容的合理运用
上述内容中提到,与其它应用理论相比,生态理论更偏向于人性化的方向,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个人基本行为与思想表示出了极大的肯定,生态学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英语教学环境,在基本英语教学范畴内,进一步扩展了现代大学英语的教学视角,为提升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了全新的理论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充分发挥生态理论的作用,就应该保证生态理论内容应用的合理性,对生态理论内容基本要求和含义进行深入的研究,掌握其应用规律。比如生态理论强调“平衡发展”,该理论内容源自于生物群落化的生活方式,强调生物成长与进步的和谐性,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注重生物之间的生长关系,以生物群落整体发展和依存的特点为基本,主张整体进步以及环境因素的稳定性。根据生态理论的这一内容标准要求,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针对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内容,保证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平衡性,在一定程度上拉近学生之间的水平差距,从而有效避免“生态失衡”现象的发生,使英语课堂成为有机的生态整体。
(二)生态理论与教学观的融合
首先从个人思想的层面出发,摆脱传统英语教学理念的束缚,树立现代化生态理论教学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以落实生态理论教学方法为主要目标,加强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观察,以及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以此为基本了解学生实际学习中的问题,对生态理论教学模式的应用环境进行深刻的思考,对现有的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反复的调整与修改,在满足生态理论要求的基础上,提升生态理论教学内化的应用效果。其次要重新审视自己在英语课堂中发挥的作用,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基本教学要求,将学生的实际学习感受放在首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开设英语课堂交流活动,在给定具体的场景要求后,不限制学生的表达交流内容,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同时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学习思路上的问题,摸索出适应自己学习习惯的有效学习方法。最后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疑惑问题,提升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与此同时加强现代网络通讯设备的利用,分享适合学生自学的英语资料,实现学生基础知识与语言应用能力双重提升的目标。
(三)注重生态个体化的发展
大学作为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圣地,实质上是一个整体性的生态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问题,就应该注重生态理论整体性内容的应用,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注重生态个体化的发展,以便于满足现代社会不同行业发展的需求。生态理论中的整体性内容主张相互呼应与协作,所以说要想实现整体性的效果,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实际能力进行有效的定位。虽然同期学生的年龄相近,但是学生的家庭背景与实践经历均不同,受不同形式文化要求的影响,学生对于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和理解不同,针对相同问题采取的解决措施也不同,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保证对学生能力定位判断的准确性,教师可以制定统一的考核内容,在学生参加英语课堂学习一段时间后,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测试,测试的内容不局限于英语文化知识,还可以提出具体的问题,比如学生对于大学生谈恋爱的看法,通过学生的答案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并以此为依据,调整英语课堂授课方法,明确英语授课内容的重点。除此之外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要防止资源重叠与分化现象的发生,协调好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生态排斥原理的影响,提高学生之间的依赖程度,对现有学习资源进行多次利用,实现学习资源的再开发,加深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理解程度。
(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合作式的发展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团队式合作已经成为了企业工作的主流形式。学校要想培育出全面性的英语专业人才,就应该遵循生态理论种群协同进化内容的原则性要求,了解每一个生态因子的作用,扩大生态因子的影响范围,在实际授课的过程中,从生态理论的角度出发,班级既然是一个统一的种群,就应该明确种群内部的管理制度,建立生态化的师生关系,摆脱师生等级问题的束缚进行平等的交流与沟通,作为教师应该在适当的实际给予学生鼓励,给学生提供自由表达自己实际想法的空间和机会,以此来达到种群共生共成长的目标。
三、基于生态理论的大学外语教学改革探讨案例
为了从根本上了解生态理论的应用情况,并对生态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实际效果进行判断,相关学者围绕生态理论的基本特点,针对生态理论在我国各大高校英语课堂中的推进进度问题,开展了大型的调查研究活动,同时在有效的时间内整合了调查信息内容,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统一的分析与研究,从而取得了相对客观的调查研究成果。以A高校调查数据为例,A高校共有英语教师30位,其中有24位教师积极参与到了生态理论教学推进活动中,根据生态理论的要求对自己的授课方式进行了调整,在生态理论教学计划执行一段时间后,相关研究人员针对学生开展了调查访谈活动,总共收到调查问卷170份,调查问卷回收的有效率为56%,其中男生有73人,女生有97人,78.4%的学生认为在生态理论教学模式下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率更高,经过对数据进一步分析后发现,与男生相比女生对于生态理论教学方式的认可程度更高。通过一系列的调查与分析后发现,我国各大高校在开展生态理论教学计划的过程中,多以生态因子作为主要的关注点,利用生态因子之间的联动功能来达到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要求,就生态理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看,学生对于生态理论的接受程度普遍较高,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根据生态理论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而在英语课堂学习时,加强对专业性知识内容的关注度,以此来弥补自主学习中的薄弱点,全面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以及应对英语学习问题的能力。
四、结论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们能够了解到,生态理论运用其生态学知识,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现状问题进行了客观的评价,与此同时从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角度出发,指出了生态理论与大学英语教学观念融合的必要性,并以生态理论内容为基本,结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基础要求,针对现存问题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进而为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史光孝.隐性课程视角下的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
[2]何明霞.基于网络环境的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监控理论与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3]胡加圣.基于范式转换的外语教育技术学学科构建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4]孙先洪.信息技术与大学英语课程整合中的教师计算机自我效能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作者:刘伟 单位: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