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行为外语教学论文
1实施成功的言语行为需要遵循哪些条件
实施言语行为就会有一定的规则。交际中言语行为要想成功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三大项六条:
A1,存在社会公认的规约性程序及其所要求的规约性结果,其中包括一定的主体,在一定场合下说的一定的话。
A2,具体情况下的具体主体与具体的条件有利于完成具体的言语行为。
B1,所有参与者正确地按程序行事。
B2,所有参与者完全地执行一定的程序。
C1,如果在执行某种程序时主体受一定思想或情感所驱使,或程序为任何一个参与者下一行为新阶段的开始,那么执行程序的每一个主体应现实地对待它,所有参与者就具有相应的真实意图。
C2,相应地,他们应按规定行事。如果违反上述规则之中的一个或几个,言语行为就不能取得成功。有时会因为违反“程序使用规则”,有时因为违反“程序执行规则”,这时就会发生言语行为失误行为。从上面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一定的言语主体在一定的场合下,一定要符合程序的规定性,这一点要求教师要有正确的思想行为规范准则,进而影响和教育学生,课堂上,教师作为会话合作的主体,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符合会话合作原则,避免言语行为失误。有哪些原因造成言语行为失误,从而导致不成功。著名语言学家奥斯汀将其基本上归为两大类:其一,卡壳;其二,滥用。奥斯汀分析卡壳的两种原因是由以下两个原因造成的,即违反“程序使用规则”和违反“程序执行规则”。所谓“滥用”是指言语行为虽然发出了,但说话人本人只是说说而已,并无实际意义。造成言语行为失误的原因大体上可归为三种:其一,错误地使用程序。其二,错误地执行程序。其三,滥用。根据这一语言学理论,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当注意,条理清晰,内容准确,正确地执行程序,既要避免卡壳,也要避免滥用,滥用我们可以理解为不利于学生理解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紧密的内容。另一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了会话合作五原则:其一,真实性原则:即交际者应说出真实的情况和感觉,要求人们不要从主观出发,说假话、谎话。其二,连贯性原则、理据性原则:是说交际者的话语需具备形式上和意义上的连贯,言语表述要符合逻辑思维规律要求,意义上有前因后果、接续、相互关系等联系。其三,经济性原则:在语句意义明确的情况下,说话者提供给对方的信息量适中,不多也不少,违反这一原则,信息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其四,有效性原则:指交际的艺术、策略,如何使受话人接受,并使言语行为取得说话人所期望的结果。有效性实际上是最主要也是最终的要求,为提高效能,人们要学会使用各种修辞方法,如夸张、反语、一语双关、暗示等。其五,现实性原则:现实性原则要求受话人原意以任何可能的理解和解释进行会话合作,在现实言语交际活动中,受话人对说话人的言语信息不能不顾现实情况而断章取义,这是现实性原则的要求。根据格莱斯提出的这五项会话原则,教师在外语教学中,要注意语境、场合,对要交际的信息量做出正确的判断,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符合交际的艺术和策略,让学生快速正确地接受到教师提供的信息,达到所期望的教学效果,同时在授课中避免过量的、无意义的信息。反之,也要注意信息量不足的问题。教师在授课中注意连贯性,符合逻辑思维规律的要求,注意话语间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联系,不中断交际,保证课堂教学的连续性,流畅性及理据性原则。
2言语行为的结构与言语行为失误
言语行为活动是同一定的言语对象和一定的目的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一般结构可分为以下要素:其一,交际者(说话人、受话人)。其二,传递信息的目的、意向性(交流的诚意性与信息性)。其三,语句的背景信息(共同的百科知识、背景知识、文化知识语用预设)。其四,交际的上下文和语境。
作者:刘彤 单位:长春光华学院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