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改革,国家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通过合理的改革,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我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在制度改革以后,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为此本文对改革的影响进行总结,提出一定的意见。
关键词:预算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影响
1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现状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属于公共单位,接受国家的财政拨款,不需要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工作非常作用,需要对纳税人的资金情况进行核算,这就对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提供更高的职能要求,同时增加了会计核算的难度。可以看出,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调查发现,大部分事业单位的都存在工作效率低、质量差等现象,甚至还存在着互相推诿的现象,需要进行合理的制度改革。我国市政事业单位现象的会计制度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无法满足实际的会计核算要求,在核算中经常出现精确度差等问题,与企业相比,具有很大的潮剧,特别是国家对其核算要求较低,为此需要合理的改进。
2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2.1收付实现制的约束
收付实现制是事业单位的常用核算制度,事业单位具有业务少、会计往来少等特点,比较适用于收付实现制。但是这种制度会限制事业单位的发展,存在较多的弊端。例如,在进行单位资产负载的核算时,这种核算制度缺乏对当期款项的合理记录,在后续核算时,容易出现精确度较低的问题,无法为资产核算提供保证。在进行成本的计算工作时,这种核算制度容易出现偏差,无法为单位的成本决策提供最精确的数据。负债风险是比较常见的财务风险,这种核算制度无法对其做好把控,限制了单位的发展进步。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各种新型的核算制度不断涌现,这种简单粗糙的核算制度已经无法满足事业单位的核算需求,应该被淘汰。
2.2预算制度不灵活
市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方法老旧,特别是在预算这一部分,还使用落后的预算方法,没有及时吸收和学习新的方法。很多单位将预算制度的重点放在理论方面,对现实工作缺乏重视,这就导致理论和实际脱轨,没有发挥出预算制度的实际作用。预算制度属于财务部门的工作内容,很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责任心不足,没有认真负责的进行预算工作,在实际的工作中,完全抄袭上一年度的预算,没有将本年度的预算项目合理考虑,这种照搬预算的工作方法,导致预算与实际工作出现严重偏差,不能为今后一年的工作起到任何直到作用,甚至还会出现指导错误的情况,不但造成了资金、人力的浪费,还给事业单位的发展起到了误导。预算的编制属于一个复合工作,需要多方面的配合,但是大部分部门配合度基地,导致预算工作相应支持。由于上述现象的发生,最终导致事业单位的预算缺乏实际意义,成为一种形式化的工作。
2.3会计信息公开性差
在预算编制结束以后,基本只是想上级汇报,并不向单位内部或者社会公开,这就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公开性。事业单位属于一个面向社会的公共部门,应该将预算内容合理的公开,接受社会的监督,根据人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合理的改进,这才能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进步。而且现阶段大部分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不完善,使用报表种类不全,无法将整个事业单位的经营运行状况反应在报表中,会计信息缺乏完整性。
3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求
预算编制、执行都是事业单位财务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也需要随着国家进行改变,使用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预算制度。我国原先的预算制度建立至今已经有了将近七十年的历史,随着财务系统的改革,预算制度也随着改变,出现了两次比较大的改革。事业单位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面向公众,为公众提供服务和帮助,更要做好预算制度的改进,与国家的发展要求相符。
3.2单位内部维护发展的内在需要
行政事业单位的责任是巨大的,需要对社会公共资源进行合理的管控,也是人民行使权力的重要部门。随着时代的变化,事业单位的运行形态也在变化,从原先的管理型单位逐渐准变为服务型的单位。这种转型是从单位内部开始,不能浮于表面,要先做好财务制度的改变,具体变现为预算会计制度的改革。一定要接受社会监督,根据公众的意见对自身合理改变,直到满足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将财务报表公开,明确每笔资金的动态,按照制定的计划合理执行。
4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
4.1引入权责发生制的影响
权责发生制可以很好的消除收付实现制在成本控制上的缺陷,完善对资产、负债的计算。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对自己风险的了解和控制,保证了账实的结合,把控制前移。权责发生制是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改革的重要环节,为改革提供内在的动力,完善了政府对公共资产的管理和控制。
4.2部门预算改革的影响
以部门为单位编制预算,是预算在纵向的延伸,可以把预算的编制更加的细化,更加贴合实际。部门预算可以时刻作为部门工作的参照,知道各部门开展一个周期的工作。单位的总预算是各部门预算的总和,方便在一个会计年度对预算的执行状况进行监督和追踪。方便单位严格规划项目资金的执行,防止预算资金的互相占用。
4.3建立政府采购的影响
财政部门不再是购买过程的参与方,而是授权给国库,由国库直接把款项向销售方拨付。相对于财政部门出面采购,改革后的政府采购制度完成了管理权和执行权的分离,有利于制止在行政上的腐败现象,也更便于控制国库资金的来源去向,建立统一的财政口径。
4.4实行国库单一账户的影响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来说,也加强了资金的流动性,完善了预算资金的流转程序。国库统一支付,可以减少现金的使用,而是直接从国库单一账户到企业账户的直接划转。在年底,国库单一账户也可以分级次为各单位制作相关的会计报表,有利于政府部门考核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效果。
5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
首先,要加强监督机制的实行,明确职责。预算改革制度的实行,对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提出了不小的挑战。为此,要严格依据国家法规,充分发挥会计部门的职能。加强监督机制的实行,对财务共走进行合理的监管,并且落实职责,为预算改革制度的实行奠定基础。其次,合理引入权责发生制。通过该制度的实行,可以加强对公共资金的管控力度,对实际的资金利用率进行分析,将资金作用充分发挥,规范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情况。要严格按照啊权责发生制进行财务的核算。一方面,将所有以实现的费用作为当期收入,另一方面,主要将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合理确认。在财政资金的收支核算与国库集中支付的管理方面均采取权责发生制,该方面的改革应用从下到上,有基层单位的收入核算开始进行,然后准不的向上进行扩展,在财政资金的支出核算上采取权责发生制,而经费的支出继续采用收付实现制会计基础进行核算。最后,加强财务队伍的建设。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财会队伍的建设问题。因为保证会计改革有效性的基础就是单位的财务人员,那么优化其队伍的结构,并且提升财务人员的基础素质,不仅仅是引入市场经济新思想和新观念的重要途径,更是进一步提高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再次过程中已改重视优化会计队伍的年龄问题,在积极引入年轻化财务人才的同时,让会计队伍可以形成老中青三代共同组成的结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从而更加高效的为行政事业单位服务。
6结论
我国事业单位的预算改革制度存在不小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改革,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运行。事业单位做一个公共部门,主要目的是为了服务社会,预算制度的改进,可以帮助事业单位的转型,变成服务型的事业单位,更好的为公众服务。本文对事业单位预算制度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制度改革给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带来积极作用,完善事业单位的预算制度,并增加预算的公开性,避免腐败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形成事业单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晓莹.论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36-236.
[2]李晓静.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11):217+219.
[3]陈利剑.预算会计制度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影响探究[J].财经界,2017(08):134-136.
[4]沈庆柄.论预算会计制度改革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优化[J].中国经贸,2017(3).[5]
作者:韩谧 单位:盘锦市财政事务服务中心
会计制度论文 会计毕业论文 会计实习论文 会计电算化论文 管理会计论文 财务会计论文 预算会计论文 成本会计论文 法务会计论文 银行会计论文 基础会计论文 商业会计论文 会计审计论文 税务管理论文 网络会计论文 金融会计论文 企业会计论文 会计核算论文 部门会计论文 林业会计论文 会计信息论文 会计监管论文 成本核算论文 会计控制论文 会计基础论文 会计教育论文 人力资源会计论文 会计实践论文 职业道德论文 内部审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