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思想论文 >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

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加强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06-29 02:14:00人气:472

摘要:互联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台、新空间,也是意识形态和社会舆论斗争的新阵地、新战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构建“N位一体”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一体化云平台,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品牌化建设,构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移动网络“E”课堂,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网络育人的新方法,切实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实践

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2016年,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深入把握新时代新要求,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探索网络育人的新方法,切实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

随着信息社会不断发展,网络已经深度融入人们的生活。根据《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9.86亿。移动新闻软件和各类社交媒体成为很多年轻人接受信息的第一来源,网络给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带来巨大深刻的影响。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2019年,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坚持一体化发展方向”,“通过流程优化、平台再造,实现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有效整合”。高校要通过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化的立体传播体系,着力打造有时代热度、有人文温度、有思想深度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1.坚定政治立场,巩固高校舆论阵地。互联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平台、新空间,也是意识形态和社会舆论斗争的新阵地、新战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用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学生的网络行为和价值判断,把学习和宣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长期的重要政治任务,积极弘扬主旋律、正能量,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要遵循导向性原则,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强化政治意识、阵地意识;要深入认识互联网传播规律,把握互联网特点,加快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发展步伐;要建立校园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严格管理各类网络平台,保证网络规范化发展;要建立网络信息审核制度,杜绝虚假信息的传播,守好网络思政“责任田”;要做好学校舆情常态化上报与管理,准确把握师生思想变化,确保校园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2.提升专业水平,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在具备过硬政治素质的同时兼具优良的网络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水平,找寻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点。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牢牢抓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要加强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研究和对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不断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新方法,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完善管理体系与培训机制。在教育教学中,要遵循系统性原则,统筹规划,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遵循及时性原则,使教育教学内容紧跟时展,及时反馈学生诉求。

3.丰富内容形式,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和载体,高校各类网站、新媒体的内容质量直接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要抓住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覆盖面广、针对性强、传播力大等特点,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组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功能灵活的思想政治工作项目,构筑学生喜欢、信任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同时,要积极适应时代潮流,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联网上线”,提高育人实效。

二、新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

面对在互联网中成长的新一代大学生,高校要深入把握网络平台的功能特性,拓宽思想政治工作思路,革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

1.构建“N位一体”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阵地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依托,青年在哪里,我们的阵地就在哪里。面对日益复杂的网络环境,高校应该自上而下、同心协力,整合各种优质资源和各类优势力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和弘扬正能量,占领网络思想高地,全方位、多角度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党委宣传部是高校网络新媒体中心,学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等是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高校应扩大校管新媒体的宣传力度,提高内容质量,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有效结合,运用新媒体技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高校团委、学生工作处、学生指导服务中心等机关直属部门也要依据部门职能,充分运用新媒体,以短视频、动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宣传新时代新思想新理论,吸引学生的关注。同时,各二级学院可以根据学院特点打造自己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有针对性地丰富学生的网络学习内容。此外,还可以成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媒体工作室,鼓励学生通过资料查阅、实践探索等方式进行自我学习,树立正确的互联网观念。让学生成为网络平台宣传和内容制作的中坚力量,发挥朋辈育人优势,提升网络育人效果。在此基础上,要发挥党员、学生干部的带动作用,充分运用“学习强国”等网络学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学习习惯。如此充分发挥高校各部门力量,形成多层次联动机制,构建“N位一体”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更好地形成育人合力。

2.创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一体化云平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在继续完善已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基础上,引入大数据分析系统和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不断创新工作途径和方法,打造更便捷的教育管理方式。创建大数据一体化云平台,整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推动高校网络平台工作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大数据一体化云平台可以整合学院、专业、班级以及每一位在校生的基本信息。在云平台中可以建立学生管理信息化系统,在校园一卡通记录、奖助学金发放、学习绩点、宿舍管理、食堂管理、事务服务等方面,实现校园网络一体化管理。云平台还可以对教师信息、课程信息、学生信息、科研信息、就业信息等数据进行搜集和分析,为高校提供决策支持。在重大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云平台可提供网络教学服务,对大量的教学资源进行不同形式的整合和呈现,保证学生可以在线进行学习、完成作业和考试。打造就业云平台,可以为学生提供线上招聘会、线上简历投递、面试等服务,形成学生参与的具体数据,并通过对学生简历投递率、就业率、签约率的分析,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同时,云平台还可以实现一站式迎新、疫情期间个人健康状况申报、疾病预防宣传、课堂签到、寝室签到、食堂消费管理等功能。运用大数据思维,实现对庞大的资源和信息的系统化管理,并根据需求进行数据分析和对比,可以为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和分析学生发展动态提供可靠有力的保障。云平台能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使教育管理更加精细,教育评价更加精准,教学科研更加高效。

3.加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品牌化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在理论上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高校应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媒体品牌化建设,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黏性。品牌化建设包含新媒体专属名称设计、形象和品牌系列推送等方面内容。在新媒体专属名称、形象方面,如东北大学指南针驿站微信公众号的标志图案“指南针”、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微信公众号中的卡通形象“小外”和“小语”等都是非常成功的设计。这种深受学生喜爱的形象,能够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的兴趣,也可以提高相应新媒体的传播力。在新媒体内容时,可结合时政热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适时设计明信片、书签、帆布包、马克杯等新媒体品牌形象文创产品,增加学生对宣传内容的认同感。在品牌系列推送方面,要形成有特色、成体系的专题内容。如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的“CRH计划”系列推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12个词融入每个月的宣传工作,进行全年全方位不间断的宣传和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生动活泼。这种成功的品牌化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新媒体公众号在学生群体中的影响力,还可以增强教育内容的系统化和完整化。同时,在运行新媒体平台的过程中,要深入把握互联网发展规律,深入研究网络数据在形成、接收传递、评论转发、互动反馈等各环节的特征,提高网络信息传播的效率和效果。

4.构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E”课堂。要加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E”课堂建设,使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学习资源,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增强教育教学效果。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应紧跟时展步伐,借助移动网络,充分发挥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优势和辅导员的实践经验优势。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可以利用VR技术、直播课堂、网络电台、微电影、个人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形式,突破时空的局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信息。学生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E”课堂网络平台对社会热点和现象进行分析和讨论,并与同学和教师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和交流。

参考文献:

[1]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作者:高歌 单位: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