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思想下食品营养学课程的思考
摘要:就如何提高学生高效率地自主学习专业课是高效教育改革创新的重要环节,其成果对于推动学生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对教育思想大讨论中提出的学生自主学习“食品营养学”的重要性进行论述,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采用教学制度的改革创新同移动慕课的混合教学的方式,同时结合食品营养学就业导向这种三位一体的方式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旨在培养更多的食品营养学方向的人才。
关键词:教育思想大讨论;自主学习;食品营养学
1“食品营养学”的教学现状
1.1授课方式的传统化
虽然现代化高等教育的逐步发展,但大部分课堂仍然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完全由以教师讲授为主、考试为辅的教学模式,学生不能真正参与到教学学习中去,使本应该作为主体地位的学生,处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食品营养学”的教学大纲及课本的单一化完全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由于缺乏创新及自主学习教导导致学生很难将所学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授课模式单一化,部分教师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教学基本功掌握不够扎实,使学生对于重点、难点的理解程度不够。
1.2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差
食品营养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理论知识都仅仅是基于前人的研究结果及生活经验,知识点冗杂且分散、不具体,理论内容不足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此对该课程的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同时,以目前的教学模式来看,学生仅以课堂学习书本知识为主,完全独立于生活之外,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发散性,对于生活中出现的简单营养问题,不能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不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
1.3学生毕业后的抉择困惑
近年来,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高考录取率达到了72%左右,高等教育的教育方式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2]。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就业、考研、考公务员、创业这4个选择点。考研的比例虽然正在逐年攀升,但是基数之多、录取率之低、备考压力之大,使大部分学都选择另辟蹊径;部分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不能满足公务员报考条件的要求而被拒之门外;虽然目前国家正在鼓励支持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工作,但由于大学生缺乏经验、而且难度之大、风险之高,使成功率仅为3%左右;因此,绝大部分食品类大学生毕业后都会选择直接就业这一方式。但大部分食品专业的学生对于自身的就业岗位不是十分满意,主要体现在薪资待遇方面、工作条件及发展空间这3个方面。造成这一局面主要是因为对所学专业不够扎实,不能学以致用同时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事本职业的价值观不够清晰,大学生的人生目标和人生态度在职业选择方面的具体表现是职业价值观,即个人对本职业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职业目标的追求和向往[3]。
2提升大学生自主学习“食品营养学”的探索
2.1优化教学制度
我国最新出台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学生应该作为教育的主体,全面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4]。针对教学大纲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改创新。在教材应用方面可以采取多种教材融合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采用国内教材为主、国外教材为辅的方法,并且要不断更新知识,拓宽领域,达到知识点的全面覆盖。调整教学方法,教师通过设置身边常见的、有针对性的问题,与学生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式[5]。“食品营养学”与“食品分析”“食品化学”等课程存在一定的交叉[6],针对不同课程要明确侧重点,如碳水化合物是维持机体正常发育的必要组分,“食品营养学”应重点讲授碳水化合物的概念、来源及功能等。在“食品化学”中主要侧重在碳水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如焦糖化反应及聚合反应等方向。通过2门课程从不同角度的讲解,使学生能够系统化地了解碳水化合物相关知识。
2.2移动慕课混合式教学方法
鉴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而且还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主要的是不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移动慕课是指使学习回归主体,拥有学习的决定权,重新梳理课堂的教学模式[7]。移动慕课混合式教学能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认知,增强了“你教,我学”过程中的互动性,拓宽学生的学习领域,使其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移动慕课的运用将会营造出“团结协作、自主学习、深入探究”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模式,从而达到提升大学生的好奇心、进取心及创新能力的目标。例如,教师可以采用面对面的理论授课,结合平台提出研究食物中营养成分与人体健康关系的专业性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讨论,让其通过查阅资料、小组研讨等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兼得相关的就业本领,提高了“食品营养学”的教学质量。
2.3以“食品营养学”课程为就业导向
针对食品专业的学生而言,就业压力大并且工作条件不满足于学生自身需求的问题。“食品营养学”课程可以作为其就业导向,坚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本的指导思想,围绕食品行业及岗位中所需的食品营养专业技能,重点培养具有管理能力、营养检验能力、营养学教育及营养师等领域的学生,进而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对达到专业课的培养目标至关重要,是“学”与“用”系统性体现,使学生在学习了“食品营养学”之后,不仅能科学地制定营养食谱,还能针对不同的人群给出全面的膳食建议。
3结语
高等教育的教学改革直接关系到教育体制的发展及学生本身能力的培养,关系到就业指向及社会发展。“食品营养学”课程改革是教育思想大讨论的重要组织部分。通过对课程理念、教学制度及授课方式的改革创新,间接赋予学生自主学习外围环境,通过将移动慕课混合式教学方式应用于“食品营养学”授课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构建“食品营养学”为就业导向调动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三者有机结合旨在为更好地强化学生自主学习“食品营养学”的能力,使其成为食品营养学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宋雪健 迟晓星 钱丽丽 王坤 唐彦君 于开源 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