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教育思想论文 > 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哲学基础

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及哲学基础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8-06 16:25:00人气:607

摘要:本文首先试着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以及认识论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辨析,然后结合辨析的结果,对建构主义应用于深化教育改革活动的反思进行精炼,以期能提升建构主义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反思

近些年来,建构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学者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提出了不同的声音,现就其中两个主要角度辨析如下。

一、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认识论辨析

西方建构主义认为,教育就必须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而体现其自身在学习中的作用与价值的同时也为其创新精神培养营造良好的条件。相反,我国的传统教学模式中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学生是教师的附属品,只需要根据教师的安排开展学习活动即可。在这个对弈中,我们曾对于西方的优秀教育文化深信不疑,但是通过建构主义应用于教育改革以及对西方学校的调查来看,当前许多学者也开始怀疑建构主义的价值。一些美国的小学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事:老师在讲台上干别的事情,只把任务布置给学生让学生自己看书、学习,甚至可以出去玩。在这样的条件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习能力真的能够有提升的作用吗,恐怕要画一个问号。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建设祖国是我们的重任,所以与西方享乐主义不同,教育思想的辨析实际上就是发展思路的辨析,所以建构主义在中国适不适合还要看具体环境。认识论方面,西方认为内部刺激比外部管理更重要,但是实际上许多美国小学的教育水平也在走下坡路,而我国的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相比之下其认识论的合理性也需要进行质疑。

二、建构主义应用于深化教育改革的反思

在引入建构主义之初,我们的教育工作者第一次认识到建构主义的价值与优势,那个时期全国都在搞学习建构主义应用于深化教育改革的作用,并对此深信不疑。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建构主义应用于我国也持续了二十余年,在总结的过程中许多学者也对建构主义应用于深化教育改革的活动进行了反思,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国家的教育特征不同建构主义在应用于教育改革时具有重要的价值,但是其是在当时的历史时期中特定的阶段才能够实现的。从本质上来看,我国受到传统封建礼制的影响,“为人师表”“传道授业”等词汇对教师的尊敬就不难帮我们分析出,我国的教学工作是以“教师为核心”的工作,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也践行了这个理念。在建构主义眼中,这种师德是万万不可以存在的,是必须要消除的。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尽管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学习能力,但是同时也融化了教师的重要性甚至是引导性。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受到学生的重视,无法实现其监控教学过程的作用,所以依然存在各种不同的缺陷。相较之下,美国的教育教学体系就较为开放,所以他们在实施构建主义体系教学时并没有太多的阻碍,但是依然会存在局部学生的个性过于张扬,难以控制的局面,这或许就是美国校园枪击案频发的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2.多种指导思想并存一些学者在针对建构主义应用于教育改革活动中争论最多的论点恐怕就是是否要使用建构主义,但是很少有论述建构主义中的某些点在教育中的应用可行性,这不符合我国的国情,同时也不利于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经过二十年的应用,当前建构主义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有目共睹,但是其弱点也暴露了许多,如何对这些弱点与不足进行反思和改进才应该是下一步的重点。笔者认为,通过引入一些传统教学思想与新的教育教学改革相适应与融合,实现多种指导思想并存的教育教学体系可能对于开展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帮助。3.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从教育的基本目标的角度上来看,大家的教育目标都是培养出适合国家、社会以及时代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人才要具备专业素质水平、道德水平以及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教育改革的目的也就不难解释,其应用建构主义是具有价值的,因为西方国家与东方国家在教育上具有共性,所以技术手段上也可以进行共享。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我国人口众多、基础教育水平薄弱,平均文化水平方面与西方依然存在较大差距,这就要求我国的教育工作不但要具有强制性,同时也要具有引导性,这是个性,是独立于共性之外的需求,认识到这部分需求再开展建构主义与教育改革之间的讨论才具有现实的价值与意义。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当下建构主义的理论核心以及其在深化教育改革中的作用与地位依然不可动摇。但是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发展后,我们也开始学会审视建构主义的特征以及其与我国教育发展自身特点之间的融合可行性,这相较于初期的盲目学习与崇拜可以说是巨大的进步。本文试着从不同国家的教育特征区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及多种思想并存的角度对建构主义在深化教育改革中的应用进行了反思,也希望能够为学术研究界的研究提供提供新的思路,为教育改革活动的顺利开展创设条件.

参考文献

[1]高鸾.当代西方建构主义教师教育思想简述[J].比较教育研究,2016,38(09):85-91.

[2]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J].基础教育参考,2004,(10):4-7.

[3]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上)――对建构主义的反思[J].中小学电教,2004,(04):4-7.

单春辉 内蒙古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