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培训论文 > 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分析

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1-08-23 18:20:00人气:937

摘要:新时代加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呈现内容主题鲜明、方式丰富多样、效果两极分化等特征,同时存在教育目标与教育效果存在差距、教育方法与学生偏好存在偏差、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存在脱节等问题。应当完善教育培训考评制度、丰富教育培训学习内容、创新政治理论学习形式、推动教育培训常态化日常化。

关键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

党的指出,“要增强学习本领,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国。”大学生党员,作为高校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和优秀群体,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大学阶段正值青年学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必须深入抓好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着力提升青年学生党员的政治素养、道德水平、理论功底、实践能力等。

一、当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基本情况

为了解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基本现状,本文选取X大学129名学生党员(其中正式党员57人,预备党员72人),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基本情况如下:

(一)培训内容呈现鲜明的政治性调查结果显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内容主要涵盖国内外时政热点(68.22%)、相关会议精神(65.12%)、党的理论方针政策(58.14%)、理想信念和意识形态教育(48.06%)、党的相关知识(38.76%)等。内容紧跟时展,对接理论前沿,贴近政治生活实际,呈现出鲜明的政治性和方向性,旨在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党员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二)培训方式呈现显著的多样性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采用多种方式,主要涵盖实践教育法(59.69%)、榜样模范教育法(57.36%)、理论灌输法(56.59%)、激励教育法(48.84%)等。具体组织途径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方式。多种方式协同推进,互相配合,致力于提升青年学生党员的综合素养。

(三)培训效果呈现明显的分化性调查显示,认为党员教育培训“成效显著”的学生党员有49.61%,认为“效果一般”的有34.11%,认为“无任何效果”的有13.95%。41.86%的学生党员认为所在党支部党员教育培训“全面系统,扎实有效”,28.68%的学生党员认为所在党支部党员教育培训“被动开展,良莠不齐”,20.93%的学生党员认为所在党支部党员教育培训“学用脱节,缺乏实效”,还有6.98%的学生党员认为所在党支部党员教育培训“流于形式,纯粹应付”。这其中暴露出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效果呈现明显的分化性。

二、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

因受外部环境以及高校自身因素影响,学生党员培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育目标与教育效果存在差距调查显示,因受专业课程压力较大、主观学习意识不足等因素影响,学生党员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同学没有系统掌握党的基本理论知识,通过培训获得的也局限于一些零碎知识,对一些宏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政策方针了解不多,这与教育培训目标要求的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学生党员这一标准有显著差距。

(二)教育方法与学生偏好存在偏差调查显示,学生党员更倾向于通过更加直观、直接的方式获取的有用的知识和信息,更青睐于生动的、活泼的组织和表达形式,更喜欢依托线上APP、小程序等开展学习。然而当前一些党员教育培训方式还局限于传统的单向的“授课”,内容呈现形式单调且枯燥,无法吸引新时代青年党员的兴趣,从而无法有效契合学生需求,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和参与兴趣。

(三)理论学习与实践教育存在脱节在当前的高校党员教育培训中,教育者越来越意识到实践教育的重要性,也积极通过实地参观、实践教学的方式来进一步丰富培训内容和方式。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造成理论和实践脱节,呈现出“两张皮”的状况,导致理论无法通过实践活动进行检验、实践活动缺乏理论指导从而流于形式的局面。

三、优化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建议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既要制定完整规范的体制机制,确保教育培训常态化、长效化,也要遵循教育规律,科学设置教育培训的内容,优化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建构“整体性、全过程、系统性”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增强教育培训和理论学习的实效。

(一)在总体谋划上下功夫制度最能管根本、管长远。良好的体制和机制是营造良好的党员理论学习氛围,保证党员教育培训效果的重要环节。一是从制度上谋划大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相关规章制度,包括学生党员的管理制度、学习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培训过程的管理制度等,使教育培训紧紧围绕教育核心开展,增强严肃性。二是根据学生党员的的教育规律和发展规律,制定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培训方案,选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按需施教,分类施教。如区分高年级和低年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的侧重点,文科和理工科学生党员的教育培训深度和广度,以此提升教育培训的效率和质量。三是构建科学的考核体系,制定相应的细则,衡量学生学习效果,教育培训情况,内容合理性设置等。同时,考核可以强化学生党员对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准确把握教育培训的本质和目的,也让教育培训方及时掌握学生党员对教育培训和理论学习的反馈和建议,有选择地调整培训方案。

(二)在内容设置上动脑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教育人,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要提升党员教育培训实效,必须丰富完善教育内容,重点抓好理想、信念、宗旨教育。一是注重教育培训各环节的关联性和逻辑性,实现全过程教育培养。思想入党是新时代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内在要求,党员教育培训的一大重要目标就是提升党员的思想素质和政治意识,实现党员再组织上、思想上、行动上的入党。因此,在内容要突出不同层次学生党员的特殊性,强化不同环节之间的连续性,把集中培训和个别教育,研究式学习和共享式学习相结合。二是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党员教育培训应以“增强党性,提高素养”为重点,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内省思想、义利之观、知行合一等,提升党员服务意识,纯洁党员作风,树立正确观念,磨砺实践能力。三是增加党员教育培训的实践性。党员教育培训和理论学习应找准学生的“兴奋点”,强化实践环节的落实和指导,将党支部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公益志愿服务活动、校园文化建设等内容有机结合,提升教育培训的范围和空间,增加教育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党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实践锻炼中自我管理、自我教育。

(三)在创新形式上做文章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去中心化愈加明显。在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党员更偏向于使用互联网、新媒体技术进行学习,也更青睐于具有科技感、现代感的方式。学生党员在获取信在进行理论学习的过程中,不再是单一的“接收者”,传统的线下教育培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党员的学习需求,在大学生党员教育实践中,高校基层党组织应进一步运用科技力量,与时俱进地创新教育形式和载体,扩大党员网络教育空间,提升教育引导能力、吸引力和应对能力。一是充分利用新媒体的技术特点,如线上网络教育培训可通过直播、影视、H5等形式增强吸引力和关注度,学生党员可通过弹幕、评论等方式进行理论交流,解答疑问和困惑,既能实现同步实时学习,提高教育培训的互动性。二是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线下培训时可以将学生学习情况以“小组排名”“小组积分”“学习成绩单”等形式公开展示,起到监督学习、培养学习习惯的作用,营造“比学赶超”式的浓厚学习氛围。三是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可通过辩论、讨论、主题发言、理论解读等方式,提高学生党员对理论的把握,加深对理论的解读和宣讲,增强对实证热点的政治敏锐度和辨别力,坚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站位。

(四)在提升实效上求突破党员教育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党员在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能主动自觉学习、终身学习,并从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政治思想等方面感染和带动其他同学,传扬党员优良作风,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一是注重动态把控。党员教育培训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结合,具有持久性、隐蔽性、复杂性的特点。大学生党员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熟发展的时期,党员教育培训的有效实施,不仅需要知识灌输和理性思考,还需要情感冲击、意志磨练,通过反思、内省和体验,最终达到行为的改进。二是注重调查研究。在互联网时代,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会对其思想认识产生影响,因此,党员教育培训不仅仅是“教”与“学”的过程,还需要调查把握大学生党员的思想动态,及时开展“需求侧”的研究,综合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科学规划、实时追踪,探索建构全过程教育培养体系。三是注重关键环。坚持在“七•一建党”“八•一建军”“十•一国庆”等重大节日节点开展集中教育,加强党员党性教育,提升党员政治素质。总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既要继承传统的思想政治文化等内容,也要结合时展的特点,及时跟进创新方法和途径探索“互联网+”学生党员教育培训模式,让网络成为滋养党员教育培训的新土壤,让党员教育教育成为网络生态系统的能量源泉。

参考文献:

[1]陈晓晖,庞丹.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训的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3,1(02).

[2]黄丽丽.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学周刊,2019(11).

作者:徐赞 单位:邬永嘉 中南大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