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政服务培训研究与实践路径
摘要在当前的形势下,面对不断增加的家政服务行业人才的需求,一些家政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不利于家政行业人才的发展。因此,我们应该致力于培养标准化的家政服务人才,探索一条适合区域服务人才培养的发展途径,从而打造顶层的家政服务设计和实践内容。
关键词家政服务人才培养现状路径
1分析家政培训需求
1.1分析不同类型家政工作的行业需求
对家政工作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分析,是开展家政培训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培训者要深入了解当前的社会情况和家政工作人员的特征,以此来制定培训模式。力求培训的过程更科学,培训的内容更有特色。通过对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可以更加准确地把握家政服务员工的工作水平和知识能力,从而可以结合家政人员自身的特点来安排适合其工作的内容。对于家政服务工作人员来讲,由于自身工作环境以及工作经验的不同,他们在业务能力、知识水平以及整体素质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如果培训工作完全相同,将很难完全符合每一个家政人员的需求。鉴于此,培训工作可以根据家政人员工作服务内容的不同来进行划分。为了最大程度上满足广大居民对于家政服务的需求,可以借助调查问卷、访谈以及观察等多种形式来进行全面综合性的了解,然后再根据社会需求制定出相应的培训内容。如雇主的兴趣爱好需求、服务人员做饭口味、业务能力以及对文化素质的需求等方面。
1.2分析家政服务工作者的实际情况
准确地分析家政服务工作者的实际情况,主要就是为了找出工作者个体需求与市场需求的差别,然后再依据家政服务工作者的工作年限、工作经验以及综合能力来选择适合其培训的方向。那么如何分析家政工作人员的实际情况呢?可以通过工作考核来进行考察,特别是对于刚刚进入家政行业的工作人员来说,培训者可以通过面谈以及业务考核来分析家政服务工作者的综合能力,然后根据其整体成绩来确定从业人员的个人能力以及工作发展方向,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促使家政服务工作更加专业化。
2制定培训内容和模式
2.1职业素养培训
对于每一位家政服务人员而言,具备优良的职业素养能够为自身提供更多的选择。因此,对家政服务工作者的培训首先需要进行职业素养培训。在培训的过程中,需要家政服务工作者遵守诚信的原则,用心照顾雇主的家庭,特别是对于需要看护的儿童和老人,要有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同时要充分尊重雇主家的生活习惯和特点,在做好自身本职工作的同时,尽可能地满足雇主家庭的需求,不能私自藏匿雇主家里的任何东西,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在培训的过程中,要做好家政服务工作者的心理工作,要知道职业素养培训是进行整个业务培训的基础,也是所有家政服务工作者需要学习和把握的内容,只有将职业素养培训做到位,才能从整体上提升家政服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提升家政服务的整体质量。
2.2专业技能培训
家政服务工作者的技能培训主要包括家庭卫生的保洁、家具家电的使用以及烹饪技术水平等几个方面,这也是家政工作人员必须要掌握的工作技能。家政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熟练的家庭保洁能力,这样才能够使雇主在干净的环境中工作和生活。烹饪是考验家政服务工作者的一项重要标准,只有满足雇主对口味的要求,才能够使其体会到幸福感,提升雇主的愉悦程度。此外,如果雇主家里有老人和病患,家政人员要具备相应的常识,合理安排膳食营养,注意一些饮食禁忌,从而增强雇主的信任度。对于从事病人看护以及婴幼儿保姆的家政工作人员而言,更应该掌握基本的护理常识,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差错。
3如何完善家政服务人员的技能培训体系
3.1树立法律意识,遵守职业道德
家政服务培训师需要引导家政服务工作者树立强烈的法律意识,在法律规范的约束下,不断提升个人的职业能力。例如,培训师要引导家政工作者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公德,在工作的过程中爱岗敬业、自尊自强,同时要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最大程度上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益,在自身的权益受到侵犯时,也可通过法律的手段来进行维护。对于家政服务工作人员而言,职业道德是衡量其综合业务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关键因素,因此应重点培训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训师要引导家政服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雇主的生活习俗,主动去适应其生活特点,不虐待所照看的老人、幼儿、病患以及残疾人员,尊重和保护消费者的隐私,不参与雇主与邻里家庭之间的任何矛盾纠纷,避免出现矛盾激化的情况。
3.2履行工作职责,增强专业技能
培训师要严格按照规定公司的经营规范以及雇主的需求来开展培训,指导服务工作者认真履行工作职责,避免在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纠纷。例如,指导家政服务工作者遵守合同规定,不无故违反约定、无故换客户或者是不通知雇主和经营者就主动放弃工作;如果与雇主发生了一些不可解决的矛盾纠纷,或者是家政工作人员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要第一时间通知经营者去处理,自行处理可能会产生更多不必要的麻烦。鉴于家政服务行业的服务类型较为广泛,所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增强家政服务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只有工作者熟练地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服务类型和项目,才能够给雇主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家政服务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雇主的要求来执行,这也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3.3丰富培训方法,提升培训效果
(1)授课法。集中授课的方式能够全面高效地传授相关的家政知识,培训者可以统一组织家政工作者进行学习,这样在培训的过程中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学习者对于相关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以便于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同时,采取集中授课的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培训的成本,节省更多的人力物力,但是可能会导致培训不够全面。因此,基于这种情况,在培训的过程中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基础知识、沟通技巧以及安全责任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培训,从而充分发挥授课法的优势和特点。(2)案例分析法。相较于授课法而言,案例分析法能够同时涵盖知识型和技能型的学习内容,需要培训者结合有效的教学案例来开展培训工作。在具体落实的过程中,培训者可以借助多样的形式开展教学,如现场模拟、观看短片以及沟通交流等形式,通过细致地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促使学习者熟练掌握相关的工作技能。同时对于一些失败的服务案例,可以组织家政服务人员进行经验交流,使其从中吸取教训,提升自身能力。对于一些优秀的服务案例,可以让学习者在现场进行模拟学习,通过学习他人的优秀经验,达到提升自身工作能力的目的。(3)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的培训方法具有一定的繁琐性,特别是针对婴幼儿保姆、病患看护以及月嫂等方面的培训,家政工作人员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要能够采取应急措施,如病人心脏病突发、孩童哭闹等。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考查家政从业人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专业技能,在此之后,可以让家政人员自由交流经验,从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从而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当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3.4培训效果评估,改进培训工作
培训阶段的最后一步,就是评估培训的效果,可以借助追踪调查,如调查消费者对于家政工作者的满意程度,对于家政工作人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等,从而使参与培训的工作人员能够应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雇主服务。也可根据培训的效果来确定下一步培训的内容,从而不断提升培训工作的实效性。总而言之,对家政服务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是一项非常系统化的工作内容,通过培训能够有效地促进家政行业的发展。因此,首先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家政服务培训内容,并采取有效的培训方式来提升家政服务工作者的个人业务能力,这样一来,既可以满足雇主的需求,同时又提高了家政工作人员的社会地位和个人能力。
参考文献
[1]葛杨.家政服务从业人员培训模式的探析[J].时代经贸,2018(26):70-71.
[2]邢明强.创新培训模式提升专业技能[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8-08-08(003).
[3]郑惠芳,叶大明.家政服务人才培训现状与对策[J].新农村,2013(12):43-44.
作者:许洪灵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