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务实,创新进取,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华智刊网
〖智行天下★刊心刻骨〗您身边的期刊发表专家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育论文 > 培训论文 > 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

农民教育培训问题及对策 

中华智刊网 中华智刊网日期:2020-11-19 13:23:00人气:488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可以逐步缓解目前我国农村面临“未来无人种地”“土地撂荒”等问题。本文介绍了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理论,分析了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过程中农民自愿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意识差、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要培养青年农民,增强农业后备力量;建立职教体制,提高教育培训质量等解决对策。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政府

1新型职业农民的相关理论

1.1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出现新型职业农民。至今为止,研究学者并未形成统一的认识。2017年,农业部印发的《“十三五”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规划》中有相对较确切的表述,“以农业为职业、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同年召开“两会”期间在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用“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了精确的概括。

1.2新型职业农民的特征

新型职业农民特征:在知识储备及专业技能方面,新型职业农民掌握更多的农业知识理论和现代农业技能,但实践经验可能相对较弱;在职业生涯方面,新型职业农民不仅仅重视自己的收入,也时刻关注职业发展前景;在工作环境方面,他们不满过去传统农民单调乏味的耕作方式,喜欢尝试新技术和现代化的农业设备,这有利于农业推广的实施;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种职业。

2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面临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十分注重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技术装备的不断优化,农村涌现出了一批高质量高素质的新型职业农民群体。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依旧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农村的发展。

2.1农民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主体意识差

农民自身是否愿意转变为新型职业农民是直接关系到培训效果和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很多农民一直受传统小农意识的影响较大,对新职业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大多数生活在贫穷、落后农村的农民,其生活方式保守、政策法律观念弱化、市场竞争意识淡薄,每天忙着去打工挣钱养家,很少有空闲时间去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而且没有明确政策去支撑农民转变现有观念接受现代农业新理念,导致他们缺乏信心;二是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导致农业发展缺乏“继承人”。留下来的农民大都是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普遍偏低,以其现有知识储备难以实现身份和职业的转变;三是农民主动参与培训的人员数量严重不足。有的政府通过给补贴等方法带动培训者的积极性,使得很多他们参加培训的动机发生变化。

2.2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机制不健全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本身存在着一定不足。一是教学方案设计不合理。新型职业农民不同于传统的农民,他们是真正热爱“三农”,能运用现代农业技术进行耕作而且懂得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教学方案不仅要传授教学对象全面的农业知识理论和现代化的耕作技术,同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市场运行、经营管理能力。但从各地方的教学方案来看,存在教学方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健全和培训的内容过时的问题。二是师资不符合要求。目前,参加培训的教师出现两种较极端的情况:一种是专业知识理论扎实,长期处于教学一线的老师,但他们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类是农业技术经验丰富,但缺乏专业知识理论。这些培训老师都不符合该培训对师资的要求。三是合作机制之间沟通不畅。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涉及的方面比较多,需要各部门及时沟通保证培训质量,但从目前来看,政府和培训机构以及农民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的问题,导致培育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3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不完善

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健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但从执行效果来看并不乐观。一是无健全的投入制度。政府没有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仅依靠政府的资金投入并没有通过其他渠道筹集资金,有限资金无法满足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资金缺口;二是无合理的教学制度。目前,这种培训主要是依靠政府出资进行短期的培训。没有依托高等院校和专业的培训机构实行全面长期教育,农民学到的知识技能不全面,无法成为真正的新型职业农民。

3完善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对策

3.1培养青年农民,增强农业后备力量

从长远来看,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将该培训以青年人为重点对象。一是鼓励青年返乡创业,并提供政策上的扶持。返乡创业的青年农民工有资金上的优势,理解接受新事物和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较强,政府应该对他们给予高度重视,根据其实际需要为其提供精确优质的服务;二是注重培养有志于服务“三农”的青年大学生,他们在校园里接受系统的农业知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可以在很短的时间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应该在政策上给予大学生一定的优惠条件和补助,支持大学生下乡;三是现在农村的青年,应该是培训的重点对象。政府应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了解他们在从事农业生产以及参加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帮助和教学方案,指导他们使用先进的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专业系统的培训,逐步改变陈旧的农业经营观念,成为合格的新型职业农民。

3.2建立职教体制,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重要的步骤就是培训,政府应该从实际出发,科学的设计教学方案,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制。一是培训目标清晰。政府应该以每年最新的政策文件为指导,整合各方资源,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以提高农民专业知识为目标,打造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熟练掌握的现代操作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二是多元化的职业教育体制。政府整合各种教育资源,鼓励农业院校和农业部门兴办开放式的教育平台,形成各区域教育资源的相互高效联动,新型职业农民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三是建立雄厚的师资队伍。由农业方面、经营方面、管理方面的老师,分别进行系统的指导教学,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基础知识、生产技术、市场营销、农业管理等综合能力,高质量输出农业人才。

3.3强化政府职能,提供优质社会服务

政府是培训的组织者,其应该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一是优化制度体系,提高政策的执行效果。政府应继续出台优惠政策,建立健全的培训保障体系,给参加培训的人员发放生活补贴。同时,鼓励民间农业组织、龙头企业等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提供专业的支持;二是加大资金的投入。政府加大对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的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对取得资格证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同时,还鼓励民间资本、信贷资金等下乡,拓宽融资渠道;三是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政府时一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能够使新型职业农民形成规模经营;要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对师资力量进行合理配置,为培训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政府还必须制定高质量的教学计划和有效的考核机制,为“三农”输出更多优秀的领军者。

参考文献

[1]李嫣.新型职业农民教育模式创新实践研究[J].农机服务,2017,(34).

[2]康红芹.新型职业农民:概念辨析与内含新解[J].当代职业教育,2018,(05).

[3]丁萃华.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路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8,(15).

作者:张梦梦 张冉 张丽元 范晓军 单位: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
关键字: 课外阅读论文篇

栏目分类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19933070666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324187102@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北省 ICP备案号:冀ICP备20013286号-1

【免责声明】:中华智刊网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关注”中华智刊网”
 
QQ在线咨询
论文发表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