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汽车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汽油发动机的点火系统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各种控制方式,各种分配形式层出不穷,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部分老师自己都难以梳理清楚,这就给教学带来了麻烦。本文把各种点火的形式梳理清楚,帮助师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其工作原理、技术状态及应用状况。
关键词:汽油发动机; 点火系统; 发展
历程汽车专业的教学内容中,传统汽车的基本工作原理教学还是占有绝大部分的篇幅,其中汽油发动机的点火工作原理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汽车电器’这门专业课的教学中,点火系统的教学内容占有很大的比例。但是,由于从汽车发明到现在汽车的普及,发动机技术经历了巨大的进步,其中汽油发动机的点火方式也同样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造成现在路上跑的汽车各种点火方式都有。这就给教师的教学增加了难度,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点火方式,各自的优缺点,特别是年轻的专业教师,很难搞得清楚。在此,我们从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工作原理入手,讲解该系统的发展历程和结构变化,给从事汽车电器教学的青年教师梳理出一条清晰的路径。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从发明至今大致可以分为3代。第一代是触点式点火系统(也有的叫蓄电池点火系统)。这是最早使用的点火系统,该系统随着汽油机的诞生而出现,一直使用到上个世纪90年代,是一种非常经典的点火系统。该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凸轮的旋转,带动断电器K的接通和断开。当断电器K接通时,点火线圈的初级线圈W2通电,在线圈中储存电能;当断电器K断开时,线圈中的电流突然中断,引起磁通的突变,在点火线圈的次级线圈W1中会激发出感应电动势,由于点火线圈是一个升压的变压器,所以在次级会产生一个2万伏左右的高压,通过高压线输送到配电器的中心,然后再依次配送到各个火花塞上,高压击穿火花塞前端的空气间隙,引发火花,点火成功。凸轮由发动机的曲轴或凸轮轴带动旋转,这样就能在正确的时刻(气缸的压缩上止点位置)在火花塞前端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产生爆炸,完成发动机的做功行程。
触点式点火系统已在汽车上应用了近百年,技术很成熟。具有简单、价格便宜、维护方便的优点。但其缺点也非常的明显。(1)断电器的触点容易产生火花,使触点烧蚀,造成接触不良,从而引起发动机缺火的故障,使发动机运行抖动、无力。系统触点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减少火花的产生,例如,并联一个电容器,断电器的接触点用铂金制作等改进措施,但毕竟不能彻底消除火花。(2)断电器是由弹簧和触点构成的,是纯机械部件,存在触点接触不良和弹簧金属疲劳而断裂等故障隐患。(3)点火提前角控制不精确。在触点式点火系统中,点火提前角的控制是由离心提前和真空提前两部分组成的。其控制由机械装置完成,只能进行大致的控制,很不精确。只适用于在对发动机的综合控制要求还不严格的早期。现代社会,对汽车动力性的要求和尾气排放控制越来越苛刻,这种机械控制方式已达不到要求。针对以上缺点的改进,电子式点火方式就应运而生了。第二代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是电子式点火系统。如果用一个开关三极管代替断电器的触点(如下图1所示)。三极管有B(基极)、C(集电极)和E(发射极)三个极,C和E之间相当于一个开关,一个没有触点的电子开关,当B极出现一个正的触发信号时,C和E就导通了,当B极的信号消失时,C和E又断开了。当C和E接通时,点火线圈的初级充电,C和E断开时,点火线圈的次级产生感应电动势,形成高压,再送到高压电分配装置上,最终到达火花塞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三极管B端子的触发信号可以由曲轴或凸轮轴信号盘产生,以保证能在正确的时刻产生火花。由于CE间是三极管构成的电子开关,所以不存在前一代接触不良的故障,同时也不会在触点两端产生火花。故而克服了触点式的缺点。CE开关的通和断受B极信号的控制。在此,我们把这个起开关作用的三极管叫做点火控制器或点火模块。整个电路的工作原理还是同触点式点火系统,只是在点火控制器的输入端增加了信号触发电路。普通电子点火系统相对于触点式点火系统来说,由于利用晶体管的开关特性控制点火线圈初级电路的导通与切断,取消了分电器内的断电器触点,并增加了闭合角控制电路,点火特性的动、静态电路控制等,使点火系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调整精度距发动机最佳点火控制的要求相差很远。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及运用,由计算机控制的点火系统应运而生了。第三代是ECU(电控单元)式点火系统。
微机控制点火系统主要由电控单元(ECU)、执行器(VT点火器)、点火线圈、火花塞和各种传感器组成。ECU根据各个传感器输入信号的变化,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点火提前角、闭合角和爆震三个方面进行控制和调节。由于计算机功能的逐渐强大,点火系统的电控单元通过各种传感器,能够随时监测汽车发动机的各种状况变化,随时调整点火的控制参数,使点火越来越精确,结果就是发动机运行更加平稳安静,加速性增强,燃烧更充分,尾气的排放控制更加清洁。例如,通过爆震传感器,监测发动机是否发生爆震,从而改变点火提前角;根据水温传感器的信号,感知发动机的温度而决定点火提前角避免水温过高;通过油门踏板位置信号、发动机转速和车速信号判断出是在运用发动机制动功能下坡时,可以不喷油不点火,从而节省燃油等等诸多功能。综上所属,点火的控制分成了3代,其中第1和第2代均已淘汰,目前市面上的车都采用的是第三代:电脑控制点火系统。在第3代点火系统中,高压电的分配又有3种形式,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技术水平。第1种分配形式是:分电器式。该形式是利用一个高压线圈产生高压电,再用一套分配电装置把高压电传到各个气缸的火花塞上。该形式运动部件很多,对高压电的传输有损失。同时,高压线太多、太长,高压线时间长了会发生老化,开裂,造成漏电现象。漏电引起的后果,轻则能量损失,重则引起汽车火灾。所以,分电器式现在已经基本淘汰,只有在老旧的车上还可看见。第2种分配形式是:同时点火式。该形式配有2套点火线圈,每套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分别同时送到2个气缸点火。比如4缸直列发动机,一套点火线圈的高压电就同时送到1、4两缸,另一套点火线圈产生的高压电就同时送到2、3两个缸。此种点火形式减少了运动部件,高压线的数量也有减少,提高了系统的可靠度。该方式也叫分组点火式。第3种形式是:独立点火式。该形式为每个气缸都配一个单独的点火线圈和点火模块,由于只给一个火花塞供电,体积可以做得很小,因此直接装在火花塞的上面。点火的控制电路和点火线圈集成封装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可靠度,且与外界的联系均为低压线路,消除了高压线漏电的缺点。当某个缸出现点火故障时,可以直接单独更换该缸的点火模块迅速排出故障。给故障的修理提供了极大地便利。把前面叙述的知识进行总结,把点火系统前面的控制部分和后面的分配部分进行组合,可以得到如下几种点火分配形式:(1)触点控制分电器形式,已经淘汰,在老爷车上还可看见。(2)电子控制分电器形式,已经淘汰。(3)电子控制分组点火形式,在汽车界已经淘汰,但在摩托车上大量存在于非电脑控制点火车型上。2016年后,国内推行摩托车的国4排放标准,强迫摩托车改用电脑控制的点火系统。(4)电脑控制分电器形式,在上世纪80年代大量运用,现在基本见不到了,只在那个年代留下来的车上还可看见,只是数量越来越少了。(5)电脑控制分组点火形式,在此前10年该种汽油发动机点火形式大量流行,一通江湖。近几年的新车只有部分经济型车型采用,技术成熟、便宜。如微型轿车车、小型面包车等。(6)电脑控制独立点火形式,目前采用的主流形式。了解了点火系统的不同形式,有助于我们辨别汽车发动机的不同生产年代和技术水平,对于修理,销售以及2手车的鉴别都有着极大地帮助。例如,修理、翻新老爷车就具有潜在的市场;修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进口车等等。但愿我的这些经验积累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些许帮助。
参考文献:
[1]侯岳峰主编.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9787313133335.
[2]曹建华主编.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ISBN:9787560348667.
作者:江舸 单位: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