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方法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作为传承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语文,这门人文性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小学语文课堂低效的现象也出现了转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教学方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学一直是“教师讲,学生听”的古老教学方式,而教师普遍反映教学效率低下。究其根本,虽然新兴的教学手段和方式不断涌现,但教师不相信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学手段难以吸引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导致小学语文教学呈现“高开低走”的趋势,课堂效率低下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纠正。对此,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学手段和方式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只有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基本水平,有针对性的采取教学手段,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教学效果。
一、利用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高,喜欢动画、视频等动态的事物,就是可利用这一点合理开展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指教师充分利用动画、视频、图片等创设生动形象的场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式。另外,创设与生活现实相符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利用生活中真实的感悟体会情境。例如,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时,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植树活动,尽量避免带领小学生外出,在学校内部提前规划好的空地植树即可,以免出现安全事故。在活动中,学生分外兴奋,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种树的小窍门,如挖的坑至少是树苗根部宽度的两倍,帮助树苗梳理它的根部等,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到些许知识。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回到课堂,并提示学生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教师:“今天大家一起植树了,有人知道植树的意义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看看文章中是怎么说的。”在学生经历过植树活动后,对于有关植树的内容都特别感兴趣,新课的学习也就更顺利了。
二、结合思维导图,构建整体框架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上直接开始新课的讲解,有时要求学生预习,但预习的结果教师从不检查,导致学生在课上只能听教师的讲解,头脑中没有要学习的新课的概念,更别提整节课的框架了。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的积极性形同无物,课堂教学的效率也越来越低。对此,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的大体框架在课下让学生预习,课上再帮助学生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以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例如,由于《守株待兔》是一篇寓言故事,大多数学生课下已经阅读过这篇课文,在进行该课的教学前,教师可提供给学生一个思维导图的框架,见图1,只写明事情的起因,其余部分由学生课下查阅课文和其他资料进行补充。虽然学生的补充不一定尽善尽美,但学生的头脑中会有这个故事的整体结构,这有利于学生从课文中提取关键性句子,达到预习目的。课上,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的形象性,结合课文讲解,和学生一起将导图补充完整,从而更加深了学生对于《守株待兔》的印象,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重点难点
小学生喜欢说,喜欢表达自我,往往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观点比教师的还多。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课堂,如小组合作学习,满足学生要表达自我的需求。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合作的目标告知学生,最好是学生一人无法探究明白的重点难点,避免学生讨论一些不值得讨论的话题,从而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例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时,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并将观察到的事物具体写出来。这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还存在一点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积累课外阅读量,学习他人的写作手法,并将其运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对此,教师可要求学生课下观察一种动物,并将动物的名称隐藏,只写该动物的外形、动作和神态,由小组成员猜出这是哪种动物。课上,要求学生将写的小动物随笔放在桌子右上角,教师边让学生阅读课文边认真记下学生描写的动物,随后将描写不同动物的学生分为一组,以免同组学生的描写对象相同。学生在小组内将自己的写作内容读给其他小组成员,这在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独立发言,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会倾听,在倾听的过程中获取同学随笔中的优秀句子和词语,并积累到自己的好词好句本子上,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四、利用教学反思,及时巩固所学
教学反思包括教师教的反思和学生学的反思。教师在自身做好充分备课的前提下进行授课,在课下要总结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自己的预期,如果没有,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学生的反思要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自己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还有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或是存在易混淆概念。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更进一步的改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上一次授课的不足促进下一次授课的进步,从而达到更好的教;有助于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情况,指导自己哪方面有缺欠缺,从而更好的学。例如,在学完《晏子使楚》后,教师明显感觉这节课教得很吃力,很多基本的字词学生都不知道,阅读时更是磕磕绊绊,教师的教案并没有针对字词有过多的解释,这可能导致学生在不理解的情况下阅读缓慢的原因。对此,教师深切地感受到不考虑学生学情的后果,课堂教学效果基本为零。教师要从基本的字词开始入手,由浅入深,毕竟小学生的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尤其是文言文的教学。学生感觉到学习时处处是困难,这可能是大多数学生没有提前预习的原因。教师可以在授课伊始,以一两个文中经典词汇考核学生的预习效果,预习情况不佳,就要从最基本的入手,以免因小失大。在学完《草船借箭》后,教师的反思为这节课环节设置上的优点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因为这节课学生课下已经预习过,且大多数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接触过《三国演义》,对课文中出现的人物有大概的了解。课上教师组织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完成课本对话内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进一步的促进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总之,随着新课改号召下各种教学理念的涌现,小学语文教师不要“闭关锁国”,要不断接收新理念,在实际教学实践中运用新的教学手段,以满足教学的要求,满足学生的“胃口”,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寿彩.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低年级“有趣有效”教学方法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8,(23):37.
[2]李晓飞.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教学研究和方法[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S1):137.
[3]许兴华.有关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2014,(12):211.
作者:王克玲 单位:淄博市沂源县历山街道鲁山路小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