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启发式教学越来越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启发式教学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适应时展需求的教学模式。文章从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启发式教学的意义、启发式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方法四方面具体加以阐述。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方法
生物是一门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学科,尤其高中生物具有实践性和直观性等特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应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高中生物是一门比较理性的科目,隶属于理科的范畴;死记硬背的机械式学习方式并不适合高中生物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充分理解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会将课本知识灵活运用于生活实践中,这样才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教育部门设置高中生物课程的目的。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教师可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点,制订出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
一、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分析
高中生物在高考中占据的比重较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和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未能有足够的重视,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兴趣不高,自学能力和主动探讨能力严重不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课堂气氛相对沉闷。学生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解决问题能力未能得到有效的培养,甚至已经习惯了“教师讲,自己听”的教学模式,缺乏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此外,高中生物虽然属于理科范畴,但对于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而言,生物仍然是一门偏向于文科的科目;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而忽略了对其学习技巧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学习效率无法达到有效的突破[1]。基于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出整改措施,优化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时代对人才的定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教学模式下的“书呆子”式学生已经无法满足时展的需要,因此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创新探索意识较强的综合型人才成为当代教育的重中之重。在教育改革大背景的影响下,启发式教学受到各校师生的广泛关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教师的提问、自己的思考以及教师的总结过程中,多层次锻炼自身的思维模式,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效率;还有助于学生充分感知生物课程的学科特点,避免学生死记硬背,忽略对知识的理解而一味追求对课本知识点的记忆[2]。此外,生物是一门理科性课程,单纯的机械性记忆并不适合高中生物课程的学习,高中生物需要学生归纳总结、动手操作、理解记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逐渐学会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探索创新,才能成为适应时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三、启发式教学原则
(一)学生主导原则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启发式教学有意将教师形象淡化,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导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起引导和启发作用。启发式教学是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探究能力。在启发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只活动于讲台上的教书先生,开始逐渐走下讲台,与学生融为一体,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启发者。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实现学生的自主化学习。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采用诙谐幽默的教学方式,适时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语言及动作的启发引导,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独立思考原则启发式教学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问题导学、构建思维情境等教学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启发,将生活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许多问题的答案是发散性的,并没有统一的答案,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创新型想法,求同存异,切勿墨守成规。同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合理地把握课堂教学方向,在学生遇到学习障碍时及时予以帮助,保障教学环节的继续推进。
(三)动手动脑原则在当代教育的大背景影响下,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培养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启发式教学注重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启发式教学还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中通过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的有效结合,使学生充分意识到生物的实用性,并设置问题导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联系到其他的与生物相关的问题。此外,生物是一门注重培养动手能力的实用性学科,在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启发引导,可使其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同时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四)民主教学原则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启发式教学下的师生关系更为和谐平等,它摒弃了传统教学中教师高高在上的形象,坚持师生平等的教学原则,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教师更为全面地了解到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在启发式教学中坚持民主原则,有利于营造一个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学习效率。
四、启发式教学方法
(一)生活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高中生物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目,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随处都是生物教学的典型案例。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具有了基本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与生物相关的信息,通过生活实践中的典型情境,引发学生对生物相关知识的深度思考。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将生活实践与理论知识充分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认识到生物课程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会了探索生活中的生物问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巧妙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近年来,问题导学法经常被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并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对于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而言,问题导学法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带着问题投入到课程学习中,让学生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促使学生集中课堂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设置合情合理的问题进行导学,避免生搬硬套,适得其反。教师针对已经提出的问题,要进一步引导启发学生,切忌在问题提出的同时将答案一并告诉学生,否则就会失去启发教学的意义。某高中生物教师在讲“酶”的相关内容时,通过巧妙设置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首先,该教师在教学开展之前,向学生提了这样一个问题:人为什么在临近中午的时候会感觉到饥饿?我们吃进去的食物是如何被消化的?为什么馒头会越嚼越甜?教师通过一连串的问题,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有效集中起来,然后通过实验的方法让学生更为直观地感受酶的神奇之处,启发学生思考酶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然后组织学生们交流讨论,教师再做最后的点评总结[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在学生具体思考讨论过程中,培养他们的自学意识和探究创新能力。
(三)优化课堂模式,改变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式教学法,也是一种比较注重教学策略的教学手段,要想有效运用这种方法,就需要教师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巧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有助于节省教师的板书时间和画图时间,从而留下更多的时间用以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多媒体教学集画面、声音、文字于一体,是一种更为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有助于学生对课本上的抽象事物有一个更为直观、具体的认识,为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奠定和夯实基础。比如某教师在DNA分子结构这一章节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很难通过书本知识和教师的语言表达对DNA的分子结构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该教师便利用多媒体技术将DNA的双螺旋结构以动画的形式播放出来,既令学生全面认识了DNA双螺旋结构,也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印象。教师在动画播放的过程中,及时引发学生对碱基对、五碳糖、脱氧核糖核苷酸等相关问题的思考,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此外,由于高中生物这门课程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因此,在高中生物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将实验教学与启发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综上所述,启发式教学是一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科目的教学活动中。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可使学生意识到生物本身独特的魅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还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以及探究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燕.分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5):83.
[2]周志全.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44):165.
[3]孙忠青.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23):177.
作者:董菁 单位:甘肃省秦安县第三中学
拼音教学论文 高中地理论文 素描教学论文 舞蹈教学论文 教学探究论文 音标教学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模式论文 案例教学论文 播音主持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 化学实验论文 政治教学论文 教育学论文 赏识教育论文 高效课堂论文 入学教育论文 实验教学论文 职教论文 外语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 学科建设论文 开放教育论文 教学设计论文 教学质量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培训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教育思想论文 教师教学论文